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4-词话

63-蕙风词话-清-周颐-第39页

沂中坐罚金。元《黄文献公溍集》有《先居士乐府后记》云:旧传太平楼秦桧所建。按沂中罚金时,桧已去相位。则楼之建,当在桧秉政初。洎桧再相,和议成日,使士人歌咏太平中兴之美,乐府《满庭芳》所由作也。此事《咸淳临安志》不载。”云云。(按:此与元刊本《金华黄先生文集》所载不同。)按《吴兴备志》:“黄溍,字晋卿,本姓丁,世居吴兴。父铸育于义乌之黄。溍登延佑二年进士第,累官翰林学士,谧文献。”据此知溍父名铸。元吴师道《敬乡录》,载宋何茂恭(恪)《跋黄槐卿题太平楼乐府》云:“予友黄槐卿,有胆略之士也。当秦氏侧目磨牙以脔忠肉义骨之际,独不为威惕,成长短句以靡其须。其仇因挟为奇货以控之,且二十年矣。会秦桧下世,遂不及发。其脱于虎口者幸也。”云云。据此,知铸字槐卿。两宋词学极盛,士流束发受书,大都研究宫律。顾其所作幸而得传,钜公华胄而外,十之一二云尔。槐卿《满庭芳》词,具见平生风节,乃竟湮没失传,尤为可惜。宋元已还,小说杂编之属,未见者不少,容或记述及之。俟异日考求焉。《绝妙好词》卷六,有黄铸《秋蕊香令》一首。铸,字晞颜,号乙山,邵武人,官柳州守。乃别是一人。姓名偶同耳。(按:据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三载《记先世墓志铭》一文,太平楼乐府,乃其六世祖所撰。黄溍六世祖,名中辅,见宋濂所撰《金华黄先生行状》。黄溍生于元至元十四年,距南宋初约一百三四十年,其父决不能与秦桧同时。)
○审斋好事近
审斋词,《好事近·和李清宇》云:“归晚楚天不夜,抹墙腰横月。”只一“抹”字,便得冷静幽瑟之趣。
○高竹屋金人捧露盘
高竹屋《金人捧露盘·咏梅》二阕:“念瑶姬,翻瑶佩,下瑶池。冷香梦、吹上南枝。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溪痕浅,雪痕冻,月痕淡,粉痕微。江楼怨、一笛休吹。芳信待寄,玉堂烟驿雨凄迟。新愁万斛,为春瘦、却怕春知。”又,“楚宫闲。金成屋,玉为阑。断云梦、容易惊残。骊歌几叠,至今愁思怯阳关。清音恨阻,抱哀筝,知为谁弹。  年华晚,月华冷,霜华重,鬓华斑。也须念、闲损雕鞍。斜缄小字,锦江三十六鳞寒。此情天阔,正梅信、笛里关山。”《绝妙好词》录前一阕。余则谓以风格论,后阕较尤遒上也。
○张芬回文词
评闺秀词,无庸以骨干为言。大都嚼蕊吹香,搓酥滴粉云尔。亦有浚发巧思,新颖绝伦之作。《闺秀正始集》:张芬《寄怀素窗陆姊》七律一首,回文调寄《虞美人》词。诗云:“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望倚高楼。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欲将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词:“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  楼高倚望长离别。叶落寒阴结。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芬字紫蘩,号月楼,江苏吴县人,箸有《两面楼偶存稿》。
○潘瀛选新荷叶
无名氏(按:或云唐人)《鱼游春水》云:“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余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玉茵。媚柳轻拂黄金缕。莺啭上林,鱼游春水。”李元膺《洞仙歌》云:“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词中此等意境,余极喜之。潘瀛选《新荷叶》云:“日丽风柔,水边天气鲜新。闲坐斜桥,数完几折溪痕。酒旗戏鼓,怯余寒、未满前村。  小红怎乳,莺声一巷纔匀。节过收灯,风光尚未逾旬。粉糁疏篱,谁家香玉粼粼。雏晴嫩霁,似垂髫、好女盈盈。江南烟景,殢人犹在初春。”此词亦韶令可诵。瀛选,顺治朝宜兴人。
○李汝珍行香子
大兴李松石(汝珍)箸《李氏音鉴》,自以三十三字母为词。调《行香子》云:“春满尧天。溪水清涟。嫩红飘、粉蝶惊眠。松峦空翠,鸥鸟盘旋。对酒陶然,便博个醉中仙。”“春满尧天”即“昌茫阳(梯秧切)”下仿此。侄书圃调《青玉案》云:“垂杨低现红桥路。看碧鸟、飞无数。残照平塘人过渡。清尊把酒,迷离秀树,南浦天街暮。”侄安辅调《谢池春》云:“细雨才晴,便踏春泥沽酒,指人家、数条嫩柳。酩酊独醉,把汉书详剖,看闲门、问奇来否。”徐声甫(镛)调《锦缠道》云:“对酒南楼,门掩春花天晓。林边千点苍山小。三桥腾跨纹袅。明镜平铺,舟放人归早。”许石华调《凤凰阁》云:“喜窥巢新燕,低飞屋角。呢喃频对清閟阁。争把柳绵桃蕊,常时衔却。盼将子、数来庭幕。”许月南(音鹄),调《醉太平》云:“春暖莺狂,花团蝶嚷。云岚滋味曾尝。劝君频举觥。  软饱醉乡。黑甜睡方。悬琴端按宫商。宁知辛苦忙。”各词调皆三十三字,并与字母双声恰合,无一复音。作者非必倚声专家,即亦煞费匠心矣。
○事林广记多雅故珍闻
《群书类要事林广记》,西颍陈元靓编。康熙三十九年版行于日本。(彼国元禄十二年。)凡所记载,起自南宋,迄于元季。涉明初,则续增也。中间雅故珍闻,往往新奇可喜。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