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那一天又在打坐,硬抑心怀,不料康七等二人领了一班无头野鬼,又来与他相扰。正在危急之际,忽见一位青颈菩萨,一首三面。正面作慈悲熙怡之状,右边作狮子面,左边作猪面,首戴宝冠,冠中有化身的无量寿佛。一身四臂,右第一臂执杖,第二臂执把莲花,左第一臂执轮,第二臂执螺,以虎皮为裙,以黑虎皮于左臂角络,披黑蛇为神线,在八叶莲花上立足,璎珞环佩,光焰威‘猛。不片刻功夫,把一群野鬼完全吃尽,用杖向一峰和尚一击,顿觉心地光明,不留尘滓。
次日,做完课诵,便将夜来之事去请教元寂禅师,所见的究竟是什么菩萨?
元寂禅师道;“善哉,善哉!你所见的却是青颈观自在菩萨啊!是观音菩萨所变的明王相,虔念此尊观音,可以脱离一切怖畏。”
于是便将《青颈观自在菩萨陀罗尼经》一卷,传给一峰,叫他在发生怖畏时,便念此经,可以解除。
从此一峰和尚功行精进,数年之后,便到各处去朝礼名山。因念观世音菩萨屡屡点化之恩,遇到名山奇石,便相度情形,雕刻一尊菩萨法像,留示后世。所刻的就是他曾经看见的宝相,故至今各地所留的菩萨石像,不是龙头观音,就是一叶观音或青颈观音。一叶观音俗称为童子拜观音,其像最多,几乎到处可见,却都是一峰和尚的手迹啊!
一峰和尚后来往朝南海,又无意间在海滨巨浪之中,见到一尊琉璃观音法像,方长一尺三寸,遍体通明,庄严七宝。一峰便在巨浪之中,设法捞起,带归杭州灵隐寺去供养。这一尊或称为琉璃观音,或者因为他是从水中汆来,便叫做汆来观音,也是大家的附会。
后来,一峰和尚在灵隐寺住持多年,坐化之时,预先知道。
香汤沐浴,趺坐禅龛,一室之内,香气缭绕,鼻垂玉筋二尺有余,拜送的在万人以外,见他如此,都说是罗汉后身,故示寂时有这种种瑞兆,如今又重回佛国去了。
自此之后,杭州人的笃信佛教,更比前增加几倍信心。正是:
善因从早种,好果此时收。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第三十六回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欣逢孝子
话说上一回书中,因为叙述一峰之事,把菩萨那边搁过。如今却又要回转笔来,补叙菩萨的行踪了。
菩萨自从救度了贾一峰,当时姑苏的人们见贾一峰行善得了恶报,妻子被杀,自己又吃冤枉官司,屈打成招,免不了杀身之祸,甚是替他不平,有的竟指菩萨没有灵感。直到后来,县官审清了这一桩无头案,知道是菩萨留偈指点,才能破案,于是又把疑团打破,一发深信菩萨的威力,虔诚供养。
菩萨游踪,一路来到太仓,又遇见一位善人。此人姓王名锡爵号叫荆石,曾经做过显宦,现在息影家园,享清闲之福。他虽然曾做显宦,但乐善好施,终身不二色。晚年喜欢谈佛学,信心坚定,凡远近大小寺院,他都亲自写了匾额送去悬挂,为众倡导。
恰好那时有位圆通法师,乃是一位有道高僧,来到太仓,创兴佛法。荆石与他往来极密,谈禅说法,非常透澈。当时太仓有了这一位显宦,一个高僧的提创,大家都自影从,佛法极为兴盛。
荆石十分高兴,又想起观世音菩萨的种种灵迹,便发愿聘请名手画家,画一千幅菩萨法像,施舍民间,使他们一心向善。这一来是他信佛心虔,二来也可以借此移风易俗,使合境的人们不要为非做恶,补政教所不及。
他打了这一个主意,便去和圆通法师商议道:“我闻得观世音菩萨列代显迹,所现宝相,各各不同。我今欲画菩萨像一千幅,施舍民间,使大家信奉,不知画何种宝相为宜?”
圆通法师道:“居士肯如此尽力佛教,功德真是无量。若问菩萨宝相,照《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上边说,共有八相。第一是金刚观自在菩萨,第二是与愿观自在菩萨,第三是数珠观自在菩萨,第四是钩召观自在菩萨,第五是除障观自在菩萨,第六是宝剑观自在菩萨,第七是宝印观自在菩萨,第八是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八尊菩萨有八付相,各有一般神通。究竟宜画哪一相,贫僧也不敢断定,还待居士自决。”
荆石踌躇了一会道:“那么如此吧,我们就多雇几个画工,先期命他们斋戒沐浴,虔诚祷告菩萨,请赐一兆,菩萨显现何相,即叫他们看见。然后依梦中所见的照画,岂不是好?”
圆通法师道:“如此却好。”
荆石于是命人招雇画工,一月之内,恰恰招到八位。便将画像祈梦的事,告诉了他们一遍,大家自然照办。可是一连几日,八人中一个也没有得到梦兆,荆石心中甚为不解。
其时,菩萨恰巧在此经过,闻得此事,便化身为一个白衣秀士模样,造门请见,说是善画各相观音。荆石一听此话,甚是喜悦,连忙请入相见。谈论之下,甚为合意。秀士自称曾七次梦游佛国,敌熟悉诸般菩萨的面目,既是善士发此宏愿,愿相助成功。
荆石又问:“究竟画哪一副宝相?”
秀士道:“既然圃通法师向善士说起八相,愚意不如八相都画,以免缺陷。”
荆石大喜,使命设下香案,预备了金银汁、纯净笔砚、清洁纸张,请秀士动手。秀士略不凝思,提起笔来就画,出手迅速异常,真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