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8-集藏 -06-小说

357-飞龙全传-清-吴璿-第172页

岸。黄天祥见周师登岸,大惊不迭,领所部兵来迎,正遇匡胤,两马相交,兵器并举,战不数合,天祥败走。此时正近黄昏,忽听南阵一声炮响,摇旗擂鼓,火把通红,正遇狂风大作,显明营寨尽被延烧。唐兵大乱,自相践踏。显明见势不好,即弃营逃走俏遇高琼杀来,阻住去路。显明心慌,放马欲逃,不期马失前蹄,一交翻下,被高琼趁手一刀,斩为两截。
部下尽数投降。高琼遂与匡胤合兵攻杀天祥。天祥料不能胜,抽出宝剑,自刎而死。
正是:
可怜英雄节义士,只见空鞍匹马回。
水军见主将已亡,降的降,走的走,一时干净。
匡胤得胜,威声大震,远近皆惊,于是会合李重进军马,直犯泗州,分门攻击。
守城宫范载,知势难支,开门纳款。匡胤入城,禁约部兵,不许抢掳,扰害民间,如违斩首。兵士闻令,整肃而入,百姓尽皆欢悦。正是:
王师遍处施仁义,黎庶归芸如故常。
十一月,匡胤兵取通州。守将郭廷与部将孙信等议道:“周兵势盛,难与争锋,不如归降,方为上策。”诸将皆称其善。郭廷道:“谁可作降表?”孙信道:“参军李廷邹可作降表。”郭廷命延邹为之,廷邹道:“二公乃唐之宿将,屡受国恩;且通州城郭坚固,粮草充足,正可以挡住周师,或战或守,以尽臣职。岂可不为备敌,而先为不义之行耶?”郭廷道:“吾岂不知?但时势如此,徒劳无益。公今且顺天心,以救生灵之涂炭也。”廷邹坚执不肯。孙信以刀胁之道:“公不识时务,执意不从,吾先斩汝首,然后迎接周师。”廷邹大叹道:“大丈夫以忠义自誓,岂惧一死?吾安肯以堂堂之身,从汝狗彘,偷生于世间,而作降表乎?”孙信大怒,一刀将廷邹杀死于地。次日,举城降周。有诗证之:
男子要为天下奇,忠心不屈贯清微。
未经草表先丧命,徒向阶前血染衣。
匡胤既得通州,长驱直进,兵至楚州。有防御使张彦卿坚城固守,周兵攻围四十余日,再不能下。世宗闻之,自领大兵前来监督。匡胤见驾奏道:“楚州守将张彦卿深得民心,为之死守,是以臣等不能即克。近闻城中粮草不继,臣与诸将合兵击之,早晚可破也。”世宗道:“御弟可分付诸将,各皆用心,朕当照功升赏,决不负也。”匡胤受命。次日,即与李重进等分门攻打,将士齐心,军兵奋力,自早至午,只见城西北角早坍了一阙。曹英身先士卒,手执蛮牌,提剑鼓勇登城,把守城军乱砍,下面军士蜂拥上城。唐兵遮拦不住,各自下城逃命。曹英开了西门,众兵齐进,城中鼎沸起来。张彦卿见周兵已至,即与都监郑招业领兵拒敌。郑招业杀奔南门,正遇李重进奋勇而来,不待交战,一刀劈个正着,招业翻于马下。李重进大杀唐兵,往东门而来。张彦卿见势已急,无可挽回,仰天叹道:“今日得报我主矣!”遂掣出宝剑,自刎而死。手下部兵一千余人,尽皆自杀。有诗为证:
固守坚城势不回,推恩部下气相随。
天心已去身全节,义过田横不泯坠。
匡胤既得楚州,随与李重进收兵屯扎,迎驾入城,出榜安民,开仓赈济。于时周兵势盛,所到莫敌。消息传入金陵,唐主大惧,饮食俱废,如坐针毡,又耻降号称臣,乃传位于太子弘冀,遣使奉表,臣事中朝。计南唐所管地界,只有庐州、舒州、蕲州、黄州四郡未下。差使表奏世宗,献其地土,乞求罢兵。世宗取表视之,见其言词哀切,情意凄恻,遂言道:“朕本意只取江北而已,今唐主既能举国纳降,复何言哉?”乃赐答唐主书云:
大周皇帝书达唐主:朕兴师,非为贪求土地,残害人民;实以天下一家,各守封域,以抚治人民,永享安静和平之福,将子子孙孙,实加赖之。通好方新,书旨更不多及。
差使领书,回金陵见唐主。唐主看书,心始感激,遂仍差使奉表来谢。其表云:
唐国主臣李璟谨顿首拜表上皇帝陛下:臣遣臣陈觉,奉表天朝。钦奉诏书,休兵息战,允许和好,容小国仰天涵地育之德,臣不胜衔感。谨献江北四州,每岁纳贡银一百万缗,以供上国岁时之用。昧死谨言,伏候赦书。
世宗得表,群臣称贺。江北悉平,共得十四州六十县。复赐唐主书,谕以:“自今以后,朕已罢战,不须传位。”赐钱弘俶、高保融等犒军钱帛数十万。唐主仍差平章冯延已献银、钱、茶、谷共二百万,赴御营前犒军。世宗待之甚厚。冯延巳复命,称世宗之德。于是唐主倾心臣服于周。有诗为证:
大将南征拥战旗,归降纳土建功奇。
欲知边境生民恨,烽火年来望眼迷。
世宗喜南方平定,下令班师还京。各营得令,无不欢欣。明日,拔寨起行。正是:
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驾返汴京,世宗论功封爵,给赏三军,大开龙宴,庆赏功臣。自是君臣勤政,百姓安乐,置兵戈而不用,渐见太平之象矣。
一日,世宗于文书中得一木简,长三尺,上写着“检点作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