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0-新修本草-第21页

>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 草。第一出始兴,而江陵及东境名山 石洞亦皆有。惟通中轻薄如 鹅翎管,碎之如爪甲,中无雁齿,光明者为善。长挺乃有一二尺者。
色黄,以苦酒洗刷则白。《仙经》用之少,而俗方所重,亦甚贵。
〔谨案〕钟乳第一始兴,
其次广、连、澧、朗、郴等州者,虽浓而光润可爱,饵之并佳。今峡州、青溪、房州三洞出 者,亚于始兴。自余非其土地,不可轻服。多发淋渴,止可捣筛,白练裹之,合诸药草浸酒 服之。陶云钟乳一、二尺者,谬说。
<目录>卷第三<篇名>朴硝内容: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胃中食 饮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炼之白如银,能寒能热,能滑能涩,能辛能苦,能咸能酸,入地千岁不变,色青白者佳,
黄者伤人,赤者杀人。一名硝石朴。生益州山谷有咸水之阳,采无时。
畏麦句姜。今出益州北部汶山郡、西川、蚕陵二县界,生山崖上,色多青白,亦杂黑斑。
俗 石用之,当烧令汁沸出,状如矾石也。《仙经》惟云硝石能化他石。
今此亦云能化石,疑必相似,可试之。
〔谨案〕此物有二种∶有纵理、缦理,用之无别。白 软者,朴硝苗也,虚软少力,炼为硝石,所得不多,以当硝石,功力大劣也。
<目录>卷第三<篇名>硝石内容:味苦、辛,寒、大寒,无毒。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 气,疗五脏十二经脉中百二十疾、暴伤寒、腹中大热,止烦满消渴,利小便及 蚀疮。练之 如膏,久服轻身。天地至神之物,能化成十二种石。一名芒硝。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
西羌,采无时。
萤火为之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菀。疗病亦与朴硝相似,《仙经》多用此消化诸石,
今无正识别此者。顷来寻访,
犹云与朴硝同山,所以朴硝名硝石朴也,如此则非一种物。先时有人得一种物,其色理与朴 硝大同小异, 如握盐雪 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 硝乃是练朴硝作之。与后皇 甫说同,并未得核研其验,须试效,当更证记尔。化硝石法,在三十六水方中。陇西属秦州,
在长安西羌中。今宕昌以 此诸山有咸土处皆有之。
〔谨案〕此即芒硝是也。朴硝一名硝石朴,今练粗恶朴硝,淋取汁 煎,练作芒硝,即是硝石。《本 经》一名芒硝,后人更出芒硝条,谬矣。
<目录>卷第三<篇名>芒硝内容:味辛、苦,大寒。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 脉,利大小便及月水,破五淋,推陈致新。生于朴硝。
石苇为之使,畏麦句姜。案《神农本经》无芒硝,只有硝石,名芒硝尔。后名医别载此 说,其疗与硝石正同,疑此 即是硝石。旧出宁州,黄白粒大,味极辛、苦。顷来宁州道断都绝。今医家多用煮练作者,
色全白,粒细,而味不甚烈。
此云生于朴硝,则作者亦好。又皇甫士安解散硝石大凡说云∶“无朴硝可用硝石,生山之阴,
盐之胆也。取石脾与硝石,
以水煮之,一斛得三斗,正白如雪,以水投中即消,故名硝石。其味苦,无毒。主消渴热中,
止烦满,三月采于赤山。
朴硝者,亦生山之阴,有盐咸苦之水,则朴硝生于其阳。其味苦无毒,其 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 气,亦得水而消,其疗与硝石小异”。按如此说,是取芒硝合煮,更成为真硝石,但不知石 脾复是何物?本草乃有石脾、
石肺,人无识者,皇甫既是安定人,又明医药,或当详。练之以朴硝作芒硝者,但以暖汤淋 朴硝,取汁清澄煮之减半,
出着木盆中,经宿即成,状如白石英,皆六道也,作之忌杂人临视。今益州人复炼矾石作硝 石,绝柔白,而味犹是矾石 尔。孔氏解散方又云∶熬炼硝石令沸定汁尽。如此,
硝石犹是有汁也。今仙家须之,能化他石,乃用于理第一。
〔谨案〕晋宋古方,多用硝石,
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硝,鲜言硝石,岂古人昧于芒硝也。《本经》云生于朴硝,朴硝 一名硝石朴,硝石一名芒硝,理既明白,不合重出之。
<目录>卷第三<篇名>矾石内容:味酸,寒,无毒。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除固热在骨髓 ,去鼻中息肉。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歧伯云∶久服伤人骨。能使铁为铜。一名羽 KT,一名羽泽。生河西山谷,及陇西武都、石门,采无时。
甘草为之使,恶牡蛎。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 绝白,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 矾。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惟堪镀作以合熟铜。投苦酒中,涂 内质不变。《仙经》单饵之,
丹方亦用。俗中合药,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疗齿痛,多即坏齿,是伤骨之证,而去坚骨齿,
诚为疑也。
〔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