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0-新修本草-第65页

之使,恶葛根。今出建平、宜都间,累累相连如丸。《本经》云∶利丈夫。

事相反。
〔谨案〕雷丸是竹之苓也,无有苗蔓,皆零出,无相连 者。今出房州、金州。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溲疏内容:味辛、苦,寒、微寒,无毒。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通利水道,除胃中热,
下气,可作浴汤。一名巨骨。
生掘耳川谷及田野故丘墟地。四月采。
漏芦为之使。李云溲疏一名杨栌,一名牡荆,一名空疏。皮白,中空,时时有节。子似 枸杞子,冬月熟,色赤,味 甘、苦,末代乃无识者,此实真也,非人篱援之杨栌也。李当之此说,于论牡荆,乃不为大 乖,而滥引溲疏,恐斯误矣。
又云∶溲疏与空疏亦不同。掘耳疑应作熊耳,熊耳山名,而都无掘耳之号也。
〔谨案〕 溲疏,形似空疏,树高丈 许,白皮,其子八月、九月熟,色赤,似枸杞子,味苦,必两两相并,与空疏不同。空疏一 名杨栌,子为荚,不似溲疏。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举树皮内容:大寒。主时行头痛,热结在肠胃。山中处处有,皮似檀、槐,叶如栎、槲,人亦多识用 之。削取里皮,去上甲,煎 服之,夏日作饮去热。
〔谨案〕此树,所在皆有,多生溪涧水侧。叶 抱,高数仞,皮极粗浓,殊不 似檀。俗人取煮汁,以疗水气断下利,
取嫩叶,挪贴火烂疮有效也。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白杨树皮内容:味苦,无毒。主毒风,香港脚肿,四肢缓弱不随,毒瓦斯游易在皮肤中,痰 等。酒渍服之。
取叶圆大、蒂小、无风自动者良。(新附)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水杨叶内容:嫩枝,味苦,平,无毒。主久利赤白。捣和水绞取汁,服一升,日二,大效。
此陶注柳者是。(新附)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栾荆内容:味辛、苦,温,有小毒。主大风,头面手足诸风,癫痫,狂 ,湿痹寒冷疼痛。俗方大 用之,而本草不载,亦无别 名,但有栾花,功用又别,非此花也。
案其茎、叶都似石南,干亦反卷,经冬不死,叶上有细黑点者,真也。今雍州所用者是,
而洛州乃用石荆当之,非 也。(新附)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小柏内容:味苦,大寒,无毒。主口疮,疳KT ,杀诸虫,去心腹中热气。一名山石榴。
其树枝叶与石榴无别,但花异,子细黑圆如牛李子耳。生山石间,所在皆有,襄阳岘山 东者为良。陶于柏木附见二 种,其一是此。陶云皮黄,其树乃皮白,今太常所贮乃叶多刺者,名 附)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荚内容:味甘、苦,平,无毒。主三虫,下气,消谷。叶似木槿,及似榆,作小树,其子如溲疏,
两 色赤味甘。煮树枝汁和作粥,甘美。以饲小儿,杀蛔虫,不入方用 。陆机《草木疏》∶名击迷,一名羿先,盖檀、榆之类也,所在山谷有之。(新附)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钓藤内容:微寒,无毒。主小儿寒热,十二惊痫。出建平,亦作吊藤字,惟疗小儿,不入余方。
〔谨 案 有刺,形若钓钩者是。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药实根内容: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一名连木。生蜀郡山谷。采 无 〔谨案〕此药子也,当 今盛用,胡名那绽,出通州、渝州。《本经》用根,恐误载根 字。子味辛,平,无毒。主破血,止利,消肿,除蛊注蛇毒。树生叶似杏,花红白色,子肉 味酸甘。用其核仁也。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皂荚内容:味辛、咸,温,有小毒。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
疗 囊结,妇人胞不落,明目益精。可为沐药,不入汤。生雍州川谷及鲁邹县,如猪牙者良。九 月、十月采荚,阴干。
柏实为之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今处处有,长尺二者良。俗人见其皆有 虫孔,而未尝见虫形,皆言 不可近,令人恶病,殊不尔。其虫状如草菜上青虫,荚微欲黑,便出,所以难见尔。但取生 者看,自知之也。
〔谨案〕此 物有三种,猪牙皂荚最下,其形曲戾 而无润,若长六七寸,圆浓 节促直者,皮薄多肉,味浓,大好。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楝实内容:味苦,寒,有小毒。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根,微寒,
疗蛔虫,利大肠。生荆山山 谷。
处处有,俗人五月五日皆取花叶佩带之,云辟恶。其根以苦酒磨涂疥,甚良。煮汁作糜,食 〔谨案〕此物有两 种,有雄有雌。雄者根赤,无子,有毒,服之多使人吐不能止,时有至死者。雌者根白,有 子,微毒,用当取雌者。
<目录>卷第十四<篇名>柳华内容:味苦,寒,无毒。主风水,黄胆,面热黑,痂疥,恶疮,金创。一名柳絮。叶主马疥痂 疮。取煎者,以洗马疥,立 愈。又疗心腹内血,止痛,实主溃痈,逐脓血。子汁疗渴。生琅 柳即今水杨也,花熟随风起,状如飞雪。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