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2-本草乘雅半偈-第44页

瘀;假湿为疸;假伪非真者,苏苏震行,缓散自释矣。别名疆 、荆芥。疆画界分,荆方芥 辛也。言能画疆界,殊方域,悉新以辛也。
<目录>第四帙<篇名>麻黄内容:(本经中品)
纤细虚中,宛如毛孔。故可对待满实之毛孔。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汗出,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 症 【核】曰∶出荥阳、中牟、汴京者为胜。所在之处,冬不积雪。二月生苗,纤细劲直,
外黄内赤,中虚作节如竹;四月梢头开黄色花,结实如百合瓣而紧小,又似皂荚子而味甜;
根色紫赤,有雌雄两种,雌者开花结实。修治,去根及节,煮十多沸,掠去白沫,恐令人烦 根节能止汗故也。浓朴、白薇为之使。恶辛夷、石苇。
【 】曰∶表黄里赤,中虚象离,生不受雪,合辅心王,宣扬火令者也。主治寒风温疟,
标见头痛之标经,侵淫部署之首,形层之皮,致毛孔满实,逆开反阖者,宣火政令,扬液为 汗而张大之,八万四千毛孔,莫不从令,而去邪热气矣。但热非病反其本,中标之病,即寒 风炎威之气,使人毛孔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劲切之性,仍未反乎本气之寒也。咳逆上气者,
毛孔满闭,则不能布气从开,故上逆而咳。症坚积聚者,假气成形,则不能转阖从开,故积 坚而症。盖不独本性不迁,即本气犹未变易,故仍可转入为出,易冬为春,否则妄汗亡液,
败乱心王矣。
<目录>第四帙<篇名>葛根内容:(本经中品)
合葛根、石膏、麻黄三种,则知仲景处方大局。仲景为立方祖,三种为诸方始也。
【气味】甘辛平,无毒。
【主治】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核】曰∶鹿食九草,此其一也。出闽、广、江、浙,所在有之。有野生,有家种。春 生苗,引藤延蔓,长二三丈,取治 ,各以地土之宜,以别精粗美恶耳。叶有三尖,似枫 叶而长,色青翠,七月开花成穗,累累相缀,紫粉色,似豌豆花,结实似小黄豆,荚上有毛,
荚中之子,绿色而扁,似盐梅核,生嚼腥气,即本经所谓葛谷也。根大如臂,外紫内白,长 八九尺,以入土最深者良。五月五日,采根曝干,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先人云∶外阳内阴,有三阴渐长,化炎热为清凉之象。
【 】曰∶读本经主治,合仲景葛根汤法,此从阳明中治之气化药也。谓阳明之上,燥 化主之,不从本气之四气,标阳之二阳,从乎中见太阴之湿化者,如消渴身大热,及阖逆,
或热逆之呕吐,与邪郁,或热郁之诸毒,此正中见之阴气勿起,致令阳明之上,燥涸殆甚。
葛藤延蔓显明,葛根阴润在中。具备阳明上中下之全体者,无出其右。故能从乎中治,以撤 诸痹,痹撤则中见上下,各各从令,此以化合化,亦以化逆化也。假以治本,偏于风盛,以 风木必动脾土之湿化,使脾土营运,风斯息矣。亦不必另配甲己,方始化合,亦不必转生子 金,以复母仇,即本有辛味可作甲,兼甘可作己,湿化亦己,形似肌腠亦己也。白色可作金,
味辛亦金,腥臭亦金,藤络坚劲亦金也。假以治标,偏于二阳,二阳即阳明也。论部署,己 深入首太阳之次阳明,论形层,己深入一肤二皮之肌分,若邪停太阳之部署,亦必太阳之阳 明,若邪停太阳之形层,亦必太阳之肌分,即正阳阳明,亦属外证延蔓之邪,非内证坚凝之 实,但体性阴润,或寒本湿本主气,及寒化标阴专令者,所当避忌,或邪在部署之首,而非 风木本盛,或邪在形层之肤,未成转热之势,未有不致寇至者。世人不但目为轻浅,且以之 从治严寒,恐非所宜也。
(本经痹字,与风寒湿相合之痹不同,如消渴身热呕吐,及阴气不起,与诸毒皆痹也,
故云 (显明即阳明,在中即中见。)
(化合化者,中见之湿化,在上之燥化也。)
<目录>第四帙<篇名>竹叶内容:(本经中品)
尸录贞五年,禹有海犯盗禁,罪罗浮,入至十三岭,巨竹百,围二一尺,二十九,长二 丈,海户因破之为筏,后献于刺史李复陆可为图而记之。观其节候,则策数刻,定无盈亏。
青白之交曰茹,可称部署之少阳分形层之层,胁所□。
通中有节,界节似经,顾如环无端者奇之,八偶之十二可默会矣。
合天之文并合地之理矣,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之阴 阳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每见种竹人,三岁者尽删之,并锄前根之老夙者,此唯更历六期 之半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咳逆上气,血溢,筋急,恶疡,杀小虫。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
实 【核】曰∶土中苞笋,各以时出,旬日落箨成竹也。茎有节,节有枝,枝有节,节有叶。
叶必三之,枝必两之。枝下之枝,一为雄,二为雌,雌者孕笋成竹。根鞭喜行东南,六十年 一花,花实则枯。枯曰 ,实曰 ,小曰筱。大曰 。按戴凯之竹谱云∶植物之中,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