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化,化则去泥纯水,本色本味,和盘托出,毋自倾弃,以失性真。
(月枢笔记)
贮水瓮,须置阴庭,覆以纱帛,使承星露,则英花不散,灵气常存。假令压以木石,封 以纸箬,暴以日中,则外耗其神,内闭其气,水神敝矣。(茶解)
茶记言养水,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不远。然石子须取深溪水中,
表里莹彻者佳 瓮中,徙倚其侧,应接不暇,非但益水,亦且娱神。(茗笈)
仁智者性,山水乐深,载 清 ,以涤烦襟。(茗笈)
【评】曰∶得泉寻茗,得茗寻泉,如选俦觅偶,事主相夫,两家仔细,万一失所,此身 已矣。
七、候火 其火用炭,曾经燔炙为腻脂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古人识劳新之味,信哉。(茶传)
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本性未尽,尚有余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 烟焰,兼取性力猛识,水乃易沸,既红之后,方授水器,乃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手停,
停过之汤,宁叶而再烹也。(茶疏)
炉火通红,茶铫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汤有声,稍稍疾重,斯则文武火候也。若过乎文,
则水性柔,柔则水为茶降,
若过于武,则水性烈,烈则茶为水制,皆不足于中和,非茶家之 要旨。(茶录)
苏 仙芽传,载汤十六;云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忌烟,燃柴一枝,浓烟满室,安有 汤耶?又安有茶耶?可谓确论。田子 以松实、松枝为雅者,乃一时兴到之语,不知大谬茶 政。
(
【评】曰∶好茶好水,固不容易,火候一着,更是烦难,如媒妁一般,谋合二姓,济则 皆同其利,败则咸受其害。李陵传云∶媒 其短。孟康曰∶媒酒酵也。 ,酒曲也。谓酿成 其罪也。师古曰∶齐人名曲饼,亦曰媒妁,君子司火,有要有伦,得心应手,存乎其人。
八、定汤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巳上水 老,不可食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沫饽,汤之花也。花之薄者为沫,浓者为饽;细轻者 为华,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
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渭水;又台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皓 皓然若积雪耳。(茶传)
水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 时。
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时老汤,决不堪用。(茶疏)
沸速则鲜嫩,风逸沸迟,即老熟昏钝。(茶疏)
汤有三大辩∶一曰形辩,二曰声辩,三曰捷辩。形为内辩,声为外辩,气为捷辩。如虾 眼蟹眼,鱼目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 声、振声、骇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为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缕及缕乱不分,
氤氲乱绕,皆为萌汤。直至气直冲贯,方是纯熟。蔡君谟因古人制茶,碾磨作饼,则见沸而 茶神便发,此用嫩而不用老也。今时制茶,不暇罗碾,仍俱全体,汤须纯熟,元神始发也。
(茶录)
余友李南金云∶茶经以鱼目涌泉连珠,为煮水之节。然近世瀹茶,鲜以鼎 ,用瓶煮水,
难以候视,则当以声辩一沸、二沸、三沸之节。又陆氏之法,以未就茶 ,故以第二沸为合 量而下,未若以令汤就茶瓯瀹之,则当用背二涉三之际为合量,乃为声辩之。诗云∶砌虫唧 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磁杯,其论固已精矣。然瀹茶之 法,汤欲嫩而不欲老,盖汤嫩则茶味甘,老则过苦矣。若声如松风涧水而遽瀹之,岂不过于 老而苦哉。惟移瓶去火,少待其沸止而瀹之,然后汤适中而茶味甘,此南金之所以未讲者也 。
(林玉露罗硕,字大经着)
李南金谓当用背二涉三之际为合量,此真赏鉴家言。而罗 林惧汤老,欲于松风涧水后,
移瓶去火,少待沸止而瀹之,此语亦未中 。殊不知汤既老矣,去火何救哉。(茶解)
【评】曰∶茶经定汤三沸;茶录酌沸三辩。通人尚嫩,伯渊贵老, 林别出手眼,高君 因以驳之,各有同异。各取死机,三沸而往,三辩随之,老去嫩来,无有终时。
又评∶定汤谈说似易,措制便难。急即鼎沸,怠则瓦解。须具燮阴阳,调鼎鼐,山心水 味始 九、点瀹 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瀹时壶盖必仰,置磁盂,勿覆案上,漆气食气,皆能 败茶。(茶疏)
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若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
量投 投茶有序,无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 。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茶录)
握茶手中,俟汤入壶,随手投茶,定其浮沉。然后泻以供客,则乳嫩清滑,馥郁鼻端,
病可令起,疲可令爽。(茶疏)
酾不宜早,饮不宜迟。酾早则茶神未发,饮迟则妙馥先消。(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