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3-本草从新-第23页

肉、青蒿灰、锻石等分、淋汁熬膏点之。)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连翘内容:\x轻宣散结、泻火。\x 味苦微寒。而性升浮。其形似心。(实似莲房有瓣。)故入手少阴、厥阴。(心、心包。)
而泻 火。兼除手足少阳(三焦、胆。)手阳明经(大肠。)湿热。散诸经血凝气聚。利水通经。杀 虫 止痛。消肿排脓。(皆结者散之、凡肿而痛者、为实邪、肿而不痛、为虚邪、肿而赤者、为 结热、肿而不赤、为留气停痰。)为十二经疮家圣药。(经曰∶诸疮痛痒、皆属心火。)苦寒 之物。多饵即减食。痈疽溃后勿服。(集验方、治痔疮肿痛、连翘煎汤、熏洗后、以刀上飞 过绿矾、入麝香贴之。)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紫花地丁内容:\x泻热解毒。\x 辛苦而寒。治痈疽发背。疔疮瘰 。无名肿毒。叶似柳而细。夏开紫花、结角。生平地 者起 茎。生沟壑者起蔓。(乾坤秘药、治稻芒粘咽不得出、地丁草嚼咽下。)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漏卢内容:\x泻热解毒。\x 苦下泄,咸软坚,寒胜热。入胃大肠。通肺小肠。散热解毒。通经下乳。排脓止血。生 肌杀 虫。治遗精尿血。痈疽发背。(古方以漏卢汤为首称。)出闽中。茎如油麻。枯黑如漆者真。
甘草拌蒸。连翘为使。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恶实内容:\x一名牛蒡子、一名鼠粘子。泻热解毒。\x 辛苦而寒。泻热散结除风。宣肺气。清咽喉。理痰嗽。治痘证。消斑疹。利二便。行十 二经 。散诸肿疮疡之毒。利腰膝凝滞之气。性冷而滑。惟血热便闭者宜之。否则禁用。痘证虚寒 泄泻者。切勿妄投。实如葡萄而褐色。酒拌蒸。待有霜。拭去用。根苦寒。竹刀刮净。绞汁 。蜜和服。治中风。汗出乃愈。捣和猪脂。贴疮肿及反花疮。(肉反出如花状。小儿咽肿 、牛蒡根捣汁、细咽之。)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大小蓟内容:\x泻、凉血破血。\x 甘苦凉。皆能破血退热。治吐衄肠痈。小蓟力微。能破瘀生新。不能如大蓟之消痈毒。
(丹 溪曰∶小蓟治下焦之结热血淋、本事方、一人冷气入阴囊、肿满疼痛、煎大蓟汁服、立瘥。
)两蓟相似。花如髻。大蓟茎高而叶皱。小蓟茎低而叶不皱。皆用根。(舌硬出血不止、或 九 窍出血、鲜蓟捣汁、酒服、干者为末、冷水服。)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马鞭内容:\x泻、破血、消胀、杀虫。\x 味苦微寒。破血通经。杀虫消胀。治气血症瘕。下部 疮阴肿。(捣涂、发背痈疽。杨 梅毒 气。颛以驱逐为长。疮证久而虚者。斟酌用之。下地甚多。春月生苗。方茎。叶似益母对生 。夏秋开细紫花。作穗如车前穗。其子如蓬蒿子而细。根白而小。用苗叶。(集验方、男子 阴囊肿大如升、核痛、人所不能治、马鞭草捣涂之。)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刘寄奴内容:\x泻、破血止血。\x 苦温。破血通经。除症下胀。止金疮血。多服令人吐利。一茎直上。叶尖长糙涩。花白 蕊黄 。如小菊花。有白絮如苦 絮。子细长。亦似苦 子。茎叶花子皆可用。(风入疮口肿痛、
刘寄奴为末、掺之即止。)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红花内容:\x古名红蓝花。通、行血润燥。\x 辛苦甘温。入肝经而破瘀血。活血(瘀行则血活、有热结于中、暴吐紫黑血者、吐出为 好、
吐未尽、加桃仁红花行之、大抵鲜血宜止、瘀血宜行。)润燥。消肿止痛。(凡血热血瘀、则 作肿作痛。)治经闭便难。胎死腹中。(非活血行血不能下。)产后血晕口噤。(有产妇血闷而 死、名医陆氏、以红花数十斤煮汤、寝妇于上而熏之、汤冷再加、半日而苏、金匮有红蓝花 酒 、治妇人六十二种风证。)喉痹不通。痘疮血滞。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酒喷微焙。胭 脂活血。解痘毒。敷痘疔。(挑破、以油胭脂敷之。)子功与花同。叶捣涂游肿。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王不留行内容:\x通行血。\x 甘苦而平。其性行而不住。(虽有王命、不能留行、故名。)能走血分。通血脉。乃阳明 冲任 之药。(阳明多气多血。)除风去痹。止血定痛。利便通经。催生下乳。(气盛血滞者、可暂 用以行之、否则宜慎。)治金疮。(止血。)痈疮疔疮。(散血。)出竹木刺。失血后、崩漏家 及孕妇。并忌之。花如铃铎。实如灯笼。子壳五棱。取苗子蒸。浆水浸。
<目录>卷三草部<篇名>瞿麦内容:\x通、利水破血。\x 苦寒。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若产后淋、宜与蒲黄同用、五淋 大抵 皆属湿热、热淋、宜八正及山栀滑石之类、血淋、宜小蓟牛膝膏、肾虚淋、宜补肾、不可独 泻、老人气虚者、宜参术兼木通山栀、亦有痰滞中焦作淋者、宜行痰兼通利药、不可发汗、
汗之必便血。)破血利窍。决痈消肿。明目去翳。通经堕胎。(性利善下。)小肠虚者忌服。
恐心热未除。而小肠复病矣。当求其属以衰之。花大如钱。红白斑斓。色甚妩媚。俗呼洛阳 花。用蕊壳。丹皮为使。恶螵蛸。(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