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3-本草从新-第34页

\x鹤虱\x(泻、杀虫。)苦辛。杀五脏虫。治蛔咬腹痛。(面白唇红、时发时止、为虫 痛、肥肉汁 调末服。)即天名精子。最黏人衣。有狐气。炒熟则香。(怪疾奇方、大肠虫出不断、断之复 生、行坐不得、鹤虱末水调半两服、自愈。)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山慈姑内容:\x泻热解毒。\x 甘微辛而寒。功颛清热散结。治痈疮疔肿,瘰 结核。(醋磨涂。)解诸毒。蛊毒。蛇虫 狂犬 伤。根类慈姑小蒜。去毛壳。(有毛壳包裹者真、故今人俱称为毛姑。)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茵芋内容:\x宣、去风湿。\x 辛苦微温。治风湿拘挛痹痛。(时珍曰∶古方治风痫、有茵芋丸、治风痹、有茵芋酒、
治产 后风、有茵芋膏、风湿诸证多用之、茵芋、石楠、莽草、皆治风妙品、世所罕知。)茎赤。
叶似石榴而短浓。炙用。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莽草内容:\x宣、去风湿。\x 辛苦而温。治头风痈肿。乳痈疝瘕。(苏颂曰∶古方风湿诸酒多用之、今人取叶煎汤、
热 含、治牙虫喉痹甚效、甄权曰∶不入汤。)取叶细锉。以生甘草、水蓼二味同盛。入生稀绢 袋 曝 干。(圣惠方、治头风久痛、莽草煎汤沐之、勿令入目。)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仙茅内容:\x燥、补肾命。\x 辛热。助命火。益阳道。明耳目。补虚劳。治失溺无子。心腹冷气不能食。(温胃。)腰 脚冷 痹不能行。(暖筋骨。)专于补火。唯精寒者宜之。(唐婆罗门始进此方、当时盛传服之多效 、如法制、阴干蜜丸、酒服、禁食牛乳牛肉、许真君书云∶甘能养肉、辛能养节、苦能养气 、咸能养骨、酸能养筋、滑能养肤、和苦酒服之、必效也。)火炽者。有偏绝之虞。叶如茅 而略阔。根如小指。黄白多涎。竹刀去皮切。糯米泔浸一宿。去赤汁。则毒出。忌铁。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耳内容:\x一名苍耳、即诗卷耳。轻、发汗、散风湿。\x 甘苦而温。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
肢 挛痹痛。瘰 疮疥。(李濒湖集简方、采根煎熬、名万应膏。)遍身瘙痒。(作浴汤佳。)散气 耗血。虚人勿服。去刺酒蒸。忌猪肉。(千金翼、治毒攻手足肿痛欲断、苍耳捣汁渍之、并 以滓敷之、立效、春用心、冬用子。)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木鳖子内容:\x泻、外用治疮。\x 味苦微甘。利大肠。治泻痢疳积。瘰 疮痔。乳痈蚌毒。消肿追毒。生肌除 。(音旱、
黑 斑。)颛入外科。核扁如鳖。绿色。(去油者。番木鳖、形较小、有毛、治咽喉痹痛、消痞 块。)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凤仙子内容:  \x一名急性子。泻、软坚。\x 微苦而温。治产难积块,噎膈骨哽。(凡咽中骨哽欲死者、白凤仙子研、水一大钟、以 竹筒 灌入咽、其物即软、不可着牙、或为末吹之。)透骨通窍。(时珍曰∶凤仙子其性急速、故能 透骨软坚、庖人烹鱼肉硬者、投数粒、即易软烂、是其验也。)缘其透骨。最能损齿。与玉 簪根同。凡服者。不可着齿。多用亦戟人咽。(摘元方、金凤花子研末、入砒少许、点疼牙 根、取之。)花(又名金凤花。)甘温而滑。活血消积。治腰胁引痛不可忍。(研饼晒干为末、
空心酒服三钱。)又治蛇伤。(擂酒服效。)根叶、苦甘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治杖扑肿 痛。(叶廷器方、捣叶如泥、涂肿破处、干则又上、一夜血散即愈、冬月收取干者、研末、
水 氏 方、用根捣烂噙咽、骨自下、鸡骨尤效、即以温水漱口、免损齿 为要。)误吞铜铁。(方同上。自 茹至凤仙、皆小毒之品。)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土连翘内容:\x宣、行血。\x 苦温。治风寒湿痹。历节肿胀。扑损疼痛。(为末、同没药、血竭、酒服。)大损新血。
无瘀 勿用。(体虚有瘀、亦忌之。)
<目录>卷四草部<篇名>烟内容:\x宣、辟秽杀虫。\x 辛温。宣阳气。行经络。治山岚瘴气。(明时征滇、深入瘴地、军中皆染病、独一营以 服烟 得免、由是遍传远迩、人皆服之矣。)寒湿阴邪。辟秽杀虫。(捣汁、可毒头虱、烟筒中水、
能解蛇毒。)其气入口。顷刻而周一身。令人通体俱快。(其性纯阳、能行能散。)用以代酒 代茗。终身不厌。(故一名相思草。)然火气熏灼。(最烁肺阴、今人患喉风咽痛、嗽血失音 之证甚多、未必不由嗜烟所致。)耗血损年。卫生者宜远之。闽中产者最佳。(质细、名金丝 、沈氏露书云∶吕宋国有草、名淡巴菰、漳州人自海外携来、莆田亦种之、今处处有之、不 独闽矣。
<目录><篇名>卷五草部内容:\x蔓草类\x \x补益肝肾、调和气血、涩精气、化虚痰。\x 苦坚肾。温补肝。甘益阴。涩收敛精气。强筋益髓。养血祛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 自灭 。)乌须发。(故名首乌。)强阳事。令人有子。为滋补良药。(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 不热、禀中和之性、而得天地之纯气、所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