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3-本草从新-第36页

时取服、可疗三十年嗽。)杀蛔蛲蝇虱。(同秦艽为末、入竹笼烧烟、熏衣被、去虱、亦可 煎汤洗衣被、作汤洗牛犬、去虱。)一切树木蛀虫。(触烟即死。)疗骨蒸传尸。疳积疥癣。(
皆有虫、与天门冬形相类而用相仿、故名野天门冬、但天门冬治肺热、此治肺寒为异耳。)
能伤胃滑肠。脾胃虚人。须与补气药并行。根多队成百。故名。取肥实者。竹刀劈去心皮。
酒浸焙。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马兜铃内容:\x泻肺下气。\x 体轻而虚。熟则四开象肺。故入肺。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时珍曰∶钱乙补肺 阿胶 散用之、非取其补肺、取其清热降气、则肺自安也、其中阿胶糯米、乃补肺之正药。)治痰 嗽喘促。血痔 疮。肺大肠经热。(痔属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肺移热于大肠、故肠风痔 、清脏热则腑热亦清、千金方、单服治水肿、以能泻肺行水也。)亦可吐蛊。(汤剂中用之 、多作吐。)根名土青木香。涂诸毒热肿。肺虚挟寒者。畏之如螫。实如铃。去筋膜。用子 。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栝蒌仁内容:\x俗作瓜蒌。泻火润肺、滑肠止血、治热痰。\x 甘补肺。苦寒润下。能清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为治嗽要药。(肺受火迫、失下降之 令、
故生痰作嗽。)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生津止渴。(丹溪曰∶消渴神药。)清咽利肠。(通大 便、王 是斋指迷方、焙研酒调、或米饮下、治小便不通。)通乳消肿。治结胸胸痹。酒黄 热痢。二便不通。炒香酒服。止一切血。寒胃滑肠。胃虚食少。脾虚泄泻。勿投。实圆长如 熟柿。子扁多脂。去油。枸杞为使。畏牛膝、干漆。恶干姜。反乌头。(脱肛、生栝蒌汁温 服、以猪肉汁洗手、按令自入。)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天花粉内容:\x泻火、润燥、治热痰。\x 酸能生津。甘不伤胃。微苦微寒。降火润燥。滑痰解渴。生肌排脓消肿。行水通经。止 小便 利。(膀胱热解、则水行而小便不数。)治热狂时疾。胃热疸黄。口燥唇干。肿毒发背。乳痈 疮痔。脾胃虚寒者。均宜戒用。即栝蒌根。澄粉食。大宜虚热人。畏恶同栝蒌。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王瓜内容:\x即土瓜根。泻热、通、利水行血。\x 苦寒。泻热利水。治天行热疾。黄胆消渴。(捣汁饮。)便数带下。月闭瘀血。利大小肠。
排 脓消肿。下乳。(通乳药多用之、单服亦可。)堕胎。唯实热壅滞者宜之。稍稍挟虚。切勿妄 投。根如栝蒌之小者。味如山药。根子通用。(经疏曰∶主治略似栝蒌、伤寒发斑、用王瓜 捣汁、和伏龙肝末服、甚效。黄胆变黑、医所不能治、用土瓜根汁、平旦温服一小升、午 刻黄水当从小便出、愈。)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白蔹内容:\x泻火散结。\x 苦能泄。辛能散。甘能缓中。寒能除热。杀火毒。散结气。生肌止痛。治痈疽疮肿。面 上 疮。金疮扑损。(箭镞不出者、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敛疮方多用之。(故名、每与白 芨相须。)搽冻耳。(同黄柏末、油调。)赤蔹功用皆同。(郑奠一曰∶能治温疟血痢、肠风 痔漏、赤白带下。)蔓赤。枝有五叶。根如卵而长。三五枚同窠。皮乌肉白。反乌头。(外台 方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山豆根内容:\x泻热解毒。\x 苦寒。泻心火。以保肺金。去肺大肠之风热。(心火降、则不灼肺而金清、肺与大肠相 表里 、肺金清则大肠亦清。)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龈肿齿痛。含之咽汁、喘满热咳。腹痛 下痢。五痔诸疮。解诸药毒。敷秃疮、蛇狗蜘蛛伤。疗人马急黄。(血热极所致。)大苦大寒 。脾胃所恶。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苗蔓如豆。经冬不凋。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金银花内容:\x除热解毒。\x 甘平。除热解毒。补虚。(凡物甘者皆补。)疗风养血止渴。(丹溪曰∶痈疽愈后发渴、
黄 六一汤吞忍冬丸、切当、忍冬养血、黄 补气、渴何由作。)除痢宽膨。(士材曰∶今人但入 疮科、忘其治痢与胀、何金银花之蹇于遇乎。)治痈疽疥癣。杨梅恶疮。肠 血痢。五种尸 疰。禀春气以生。性极中和。故无禁忌。其藤叶名忍冬。(经冬不凋。)干者不及生者力速。
酿酒代茶。熬膏并妙。(忍冬酒、治痈疽发背、一切恶毒、初起便服、奇效、忍冬五两、甘 草一两、水二碗、再入酒一碗、略煎、分三服、一日一夜吃尽、重者日二剂、服至大小肠通 利、则药力到、忍冬丸、照前分两、酒煮晒干、同甘草为末、以所煮余酒、打糊为丸、藏器 云∶热毒血痢、浓煎服之、为末、糖调常服、能稀痘。)须多用乃效。(近今有以漆花伪银花 、为祸最烈、漆花短小梗多、色黑不香为异、亦易辨尔。)
<目录>卷五草部<篇名>蔷薇根内容:\x泻湿热。\x 苦涩而冷。入胃、大肠经。除风热湿热。生肌杀虫。治泄痢消渴。牙痛口糜。(煎汁含 咽。)
遗溺好眠。痈疽疮癣。(千金曰∶蔷薇根、角蒿、口疮之圣药、角蒿所在多有、开淡红紫花 、角微弯、长二寸许、辛苦有小毒、治恶疮有虫及口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