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3-本草从新-第74页

胸膈。除哮截疟。(今方伎家、每用几厘、常见捷效、而害人者亦不少。)外用蚀败肉。杀 虫枯痔。出信州。(故又名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衡州次之。锡之苗也。(故锡亦有毒 。)畏羊血、冷水、绿豆。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青礞石内容:\x重、泻、坠痰。\x 甘咸有毒。体重沉坠。色青入肝。制以硝石。能平肝下气。为治顽痰癖结之神药。(痰 着青 礞、即化为水、王隐君养生主论、有礞石滚痰丸、礞石焰硝各二两、 研、水飞净一两、大 黄蒸八两、黄芩酒洗八两、沉香五钱为末、水丸、量虚实服、时珍曰∶风木太过、来制脾土 、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上中二焦、变生诸病、礞石重坠、硝性疏快、使痰积通利、诸 证自除。)气弱血虚者大忌。坚细青黑、中有白星点。硝石礞石等分。打碎拌匀。入砂锅。
至硝尽。石色如金为度。如无金星者。不入药。研末水飞。去硝毒。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花蕊石内容:\x一名花乳石。涩、止金疮血、化瘀。\x 酸涩气平。颛入肝经血分。能化瘀血为水。止金疮出血。(刮末敷之、即合、仍不作脓、
局 方治损伤诸血、胎产恶血血晕、有花乳石散。)下死胎胞衣。(恶血化、则胞胎无阻。)大损 阴血。出陕华代地。体坚色黄。 研水飞。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石燕内容:\x通、利窍、行湿热。\x 甘凉利窍。行湿热。治诸般淋沥。月水湛浊。赤白带下。肠风痔 。眼目障翳。出零陵。

宋人修本草、以食钟乳禽石燕、混收入此石燕下、故世俗误传此石能助阳、不知其正相反也 。)或煮汁,或磨汁,或为末水飞。(襁褓吐乳、久患咳嗽、蜜调末、涂唇上、日三五次。)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石蟹内容:\x重、泻、明目。\x 咸寒。治青盲目翳。天行热疾。解一切金石药毒。醋磨敷痈肿。出南海。体质石也。而 与蟹 相似。细研水飞。(圣济总录方、治喉痹肿痛、石蟹磨水饮、并涂喉外。)以上石类。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食盐内容:\x泻热润燥、补心、通二便、宜涌吐、为诸药引经。\x 咸。甘辛寒。咸润下。故通大小便。咸走血而寒胜热。故治目赤痈肿。血热。咸补心。
故治 心虚。(以水制火、取既济之义、故补心、药用盐炒、一人病笑不休、用盐炒赤、煎沸饮之 而瘳、经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心火也、用盐水、制火也、一妇病此半年、张子和亦用 此法而愈。)咸入肾(故补肾药用盐汤下。)而主骨。故坚筋骨。治骨病齿痛。(擦牙甚佳、
清 火固齿、齿缝出血、夜以盐浓敷龈上、沥涎尽乃卧、或问咸能软坚、何以坚筋骨、不知骨消 筋缓、因于湿热、泻热即安矣。)咸润燥而辛泄肺。(煎盐用皂角收、故味微辛、今南方多石 灰收。)故治痰饮喘逆。咸软坚。故治结核积聚。又能涌吐醒酒。(水胜火。)解毒。(火热即 毒也、能散火凉血。)杀虫。(浙西将军中蚯蚓毒、每夕蚓鸣于体、一僧教以盐汤洗身、数日 而愈。)定痛止痒。(体如虫行、风热也、盐汤浴三四次、佳、亦治一切风气、凡汤火伤、急 以盐末掺之、护肉不坏、再用药敷。)洗目去风。凡痰嗽哮证。(盐能伤肺。)血病消渴(走 血渗 或 引痰生。或凝血脉。或助水邪。或损颜色。或伤筋力。故西北人 不耐咸。少病多寿。东南人嗜咸。少寿多病。(嘉言曰∶经谓味过于咸、大骨气劳、以食盐 过多、峻补其肾、腰骨高硕之所、其气忽积、喜于作劳、气既勃勃内动、则精关勃勃欲开、
虽不见可欲、而不觉关开莫制矣、尝见高僧高道、栖真习定、忽焉气动精倾、乃知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之说、不尽关于情欲也、经谓强力入房、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此固嗜欲无节者 之本病、奈何清修卓练之士、每于菜蔬间多食咸、藏浓味以亏道体、无有以内经之理一陈其 前者、及病已成而食淡斋、长年累月自苦、亦足补偏救弊、然不如当日味勿过咸之超矣。
盐品颇多、江淮南北、盐生于海、山西解州、盐生于池、四川云南、盐生于井、戎盐生于 土、光明盐或生于阶成山崖、或产于五原盐池、状若水晶、不假煎炼、故一名水晶盐、石盐 生于石、木盐生于树、蓬盐生于草、造化之妙、诚难穷也。)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戎盐内容:\x一名青盐。补肾、泻血热。\x 甘咸而寒。入肝肾。助水脏。平血热。治目痛赤涩。(散肝经风热。)吐血溺血,齿舌出 血,
坚骨固齿。(擦牙良。)明目乌须。功同食盐而更胜之。出西羌。不假煎炼。方棱明莹色青者 良。(风眼烂弦、戎盐化水点之。)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凝水石内容:\x泻热。\x 辛咸大寒。治时气热盛。口渴水肿。盐精渗入土中。年久结成。清莹有棱。入水即化。
亦名 寒水石。(古方所用寒水石、是凝水石、唐宋诸方用寒水石、即石膏。)
<目录>卷十三金石部<篇名>元精石内容:\x泻热救阴。\x 太阴之精。咸寒而降。治上盛下虚。救阴助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