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明水内容:\x一名方诸水。补阴。\x 甘寒。主治明目。定心止渴。去小儿烦热。(时珍曰∶明水者、取其清明纯洁、敬之至 也、
周礼司 氏、以夫燧取明火于日、鉴取明水于月、以供祭祀、魏伯阳参同契云∶阳燧以取火 、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淮南子云∶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注者或以方 诸为石、或以为大蚌、或以为五石炼成、皆非也、按考工记云∶铜锡相半、谓之鉴燧之剂、
是火为燧、水为鉴也、高堂隆云∶阳燧一名阳符、取火于日、阴燧一名阴符、取水于月、并 以金作之、谓之水火之镜、此说是矣、搜神记云∶金锡之性一也、午月丙午日午时铸、为阳 燧、子月壬子日子时铸、为阴燧。)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露水内容:\x润肺解暑。\x 甘平。止消渴。宜煎润肺之药。秋露造酒最清洌。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霜杀物、
露滋 物、性随时异也、露能解暑、故白露降则处暑矣、疟必由暑、故治疟药、露一宿服。)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霜内容:\x泻热。\x 甘寒。解酒热。治伤寒鼻塞。酒后诸热面赤。和蚌粉。敷暑月痱疮及腋下赤肿。立瘥。
(时 珍曰∶阴盛则露凝为霜、干象占云∶天气下降而为露、清风薄之而成霜。)凡收霜、以鸡羽 扫之瓶中。密封阴处。久而不坏。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腊雪内容:\x止瘟泻热。\x 甘寒。治时行瘟疫。宜煎伤寒火 之药。抹痱良。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冬 至后 第三戊为腊、腊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用水浸五谷种、则耐旱不生虫、洒几席间、
则蝇自去、淹藏一切果食、不蛀蠹、岂非除虫蝗之验乎、春雪有虫、水亦易败、所以不用。
)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冰内容:\x泻热。\x 甘寒。太阴之精。水极似土。变柔为刚。所谓物极反兼化也。伤寒阳毒。热甚昏迷者。
以一 块置膻中。良。(两乳中间。)解烧酒毒。(藏器曰∶盛夏食冰、与气候相反、冷热相激、却 致诸疾也、食谱云∶凡夏用冰、止可隐映饮食。令气凉耳、不可食之、虽当时暂快、久乃成 疾也、宋徽宗食冰太过、病脾疾、国医不效、召杨介、进大理中丸、上曰∶服之屡矣、介曰 、疾因食冰、臣请以冰煎此药、是治受病之原也、果愈、若此可谓活机之士矣。)以上天水 类。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潦水内容:甘平。宜煎调脾胃,去湿热之药。(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煎 用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湿气利热也。)降注雨水为潦。(韩愈时、潢潦无根源、朝灌夕已 除。又淫雨为潦、反助湿热、不可用。)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半天河水内容:甘微寒。治鬼疰狂邪恶毒。洗诸疮。主蛊毒。杀鬼精。恍惚妄语与饮之。勿令知之。槐 树间 者。主诸风。及恶疮风瘙疥痒。一名上池水。(此竹篱头水、及空树穴中水也、战国策云∶ 长桑君饮扁鹊以上池之水、能洞见脏腑、注云∶上池水、半天河水也。)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流水内容:\x时珍曰∶天下之水、灭火濡枯则同、至于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未尝同也。\x 千里水、东流水、甘烂水。(用流水以瓢扬万遍、故又名劳水。)
甘平。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阳盛阴虚。目不能 瞑。及霍乱吐利。伤寒后欲作奔豚。(藏 器曰∶千里水、东流水、皆堪荡涤邪秽、煎煮汤药、思邈曰∶江水流泉远涉、顺势归海、不 逆上流、用以治头、必归于下、故治五劳七伤羸弱之病、煎药宜以陈芦劳水、取其水不强、
火不盛也、无江水则以千里东流水代之、如泾渭之类、时珍曰∶劳水即扬泛水、仲景谓之甘 烂水、用流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杓高扬之、千万遍、有沸珠相逐、乃取煎药、盖水性本咸 而体重、劳之则甘而轻、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医学正传云∶甘烂水、甘温而性柔、故 烹伤寒阴证等药用之、顺流水、性顺而下流、故治下焦腰膝之证、及通利大小便之药用之、
急流水、湍上峻急之水、其性急速而下达、故通二便风痹之药用之、宗 曰∶东流水取其性 顺、疾速通膈下关也、张从正曰∶昔有患小便闭者、众工不能治、令取长川急流之水煎前药 、一饮立溲、水可不择乎。)
逆流水。性逆而倒上。治中风卒厥。头风疟疾。咽喉诸病。宣吐痰饮。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井泉水内容:\x补阴。\x 新汲者,疗病宜人。(若停污浊暖、非直无益、亦且损人。)解热闷烦渴。平旦第一汲。
为井 华水。其功极广。凉能清热。甘可助阴。宜煎补阴药及气血痰火药。(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 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沟渠污水杂入者成咸、用须煎滚、停一时、候咸 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雨后水浑、须擂入桃杏仁澄之。)
<目录>卷十四水部<篇名>醴泉内容:甘平。治心腹痛。疰忤鬼气邪秽之属。并就泉空腹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