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3-本草从新-第87页

惊风后、瞳神不正者、
以阿胶倍人参服、最良、阿胶有神、人参益气也、按阿井乃济水伏流、其性趋下、用搅浊水 则清、故治瘀浊及逆上之痰也。大抵补血与液、为肺大肠要药。)胃弱作呕吐。脾虚食不 消者。均忌。用黑驴皮、阿井水煎成。以黑光带绿色。顿之易化。清而不腻并不臭者良。蛤 粉炒。(化痰。)蒲黄沙。(止血。)酒化。水化。童便和用。得火良。山药为使。畏大黄。(
月水不止、阿胶炒焦为末、酒服二钱、妊娠尿血、阿胶炒黄为末、食前、粥饮下二钱。)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驴溺内容:\x泻、杀虫。\x 辛寒。杀虫。治反胃噎膈。(须热饮之、张文仲随身备急方云∶昔患反胃、奉敕调治、
竟不 能疗、一卫士云∶服驴尿极验、遂服二合、只吐一半、再服二合、食粥便定、宫中患反胃者 五六人同服之、俱瘥。)肉、甘凉。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白玷 风、用驴尿姜汁等分、和匀频洗、妙。)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白马溺内容:\x泻、杀虫消症。\x 辛寒。杀虫破症积。治反胃。(祖台之志怪云∶昔有人与奴、皆患心腹痛病、奴死、剖 之得 一鳖、尚活、以诸药投口中、不死、有人乘白马观之、马溺堕鳖而鳖缩、遂以灌之、即化成 水、主乃服马溺而愈、反胃亦有因虫积者、故亦治之。)马肉、辛苦冷。有毒。不宜食。煮 汁洗头疮、白秃良。以上畜类。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虎骨内容:\x宣、去风健骨。\x 辛温。属金而制木。故啸则风生。追风健骨。定痛辟邪。治风痹拘挛疼痛。惊悸颠痫。
犬咬 骨哽。(为末、水服、犬咬敷患处。)以头骨胫骨良。(虎虽死、犹立不仆、其气力尽在前胫 、时珍曰∶凡辟邪疰、治惊痫、瘟疟、头风、当用头骨、治手足风、当用胫骨、治腰脊风、
当用脊骨、各从其类也。)肚、治反胃。(取生者、存滓秽、勿洗、新瓦固 存性、为末、入 平胃散一两、每服三钱、按、虎肚丸宜于食膈、若寒膈气膈血膈痰膈、恐难见功。)睛、为 散。竹沥下。治小儿惊痫夜啼。爪、主辟邪杀鬼。肉、酸平。益气力。止多唾。疗恶心欲呕 。治疟。辟三十六种精魅。入山。虎见畏之。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象皮内容:\x外用、敛金疮、长肌肉。\x 象肉壅肿。以刀刺之。半日即合。治金疮不合者。用其皮灰。亦可熬膏入散。为合金疮 之要 药。长肌肉之神丹。(烧灰、和油敷下疳、神效。)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犀角内容:\x泻心胃大热。\x 苦酸咸寒。凉心泻肝。清胃中大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治伤寒时疫。发黄发斑。(伤 寒 下早、热乘虚入胃则发斑、下迟、热留胃中、亦发斑。)吐血下血。畜血发狂。痘疮黑陷。
消痈化脓。定惊明目。(时珍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饮食药物必先 入胃、角、犀之精华所聚、足阳明胃药也、故能入阳明、解一切毒、疗一切血、及惊狂斑痘 之证、抱朴子云∶犀食百草之毒及棘、故能解毒、饮食有毒、以角搅之、则生白沫、段公路 北户录云∶凡中毒箭、以犀角刺疮中、立愈。)大寒之性。非大热者。不敢轻服。妊妇服之 。能消胎气。乌而光润者良。角尖尤胜。(鹿取茸、犀取尖、其精气尽在是也。)现成器物。
多 剂。磨汁用。入丸散。锉细。纸裹纳怀中。待热捣之。立碎。(欧 阳修归田录云∶人气粉犀。)升麻为使。忌盐。(热利下鲜血、犀角地榆生地等分、为末、蜜 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煎半盏、去滓温服。)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熊胆内容:\x泻热。\x 苦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治惊痫五痔。(涂之取瘥。)实热则宜。虚家当戒。通明者 佳。
(性善辟尘、扑尘水上、投胆米许、即开。)肉、补虚羸;掌,御风寒。又益气力。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羚羊角内容:\x泻心肝火。\x 苦咸寒。羊属火。而羚羊属木。入足厥阴。(肝。)手太阴、少阴经。(肺、心。)目为肝 窍。
清肝。故明目去障。肝主风。其合在筋。祛风舒筋。故治惊痫搐搦。骨痛筋挛。肝藏魂。心 主神明。泻心肝邪热。故治狂越僻谬。梦魇惊骇。肝主血。散血。故治瘀滞恶血。血痢肿 毒。相火寄于肝胆。在志为怒。(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下气降火。故治伤寒 伏热。烦满气逆。食噎不通。羚之性灵。而精在角。故又辟邪而解诸毒。(今痘科多用以清 肝火。)性寒。能伐生生之气。无火热勿用。出西地。似羊而大。角有节。最坚劲。能碎金 刚石与貘骨。(貘音麦、能食铁。)夜宿防患。以角挂树而栖。(角有挂纹者真、一边有节而 疏、乃山驴山羊、非羚也。)明亮而尖不黑者良。多两角。一角者更胜。锉研极细。或磨用 。
<目录>卷十六禽兽部<篇名>鹿茸内容:\x大补阳、添精血。\x 甘咸温。添精补髓。暖肾助阳。健骨生齿。治腰肾虚冷。四肢酸痛。头眩眼黑。一切虚 损劳 伤。小儿痘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