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4-本草便读-第25页

除。
(密蒙花其色紫。故入肝。甘寒无毒。故能润肝燥。养肝血。因其凡花皆散。故能散肝家之 风热。风热得去。肝血得养。故一切目疾皆可除也。)
<目录>木部\灌木类<篇名>枸杞子内容:\r枸杞子\pq82a.bmp\r 性平色赤。养肝补肾益真阴。质润味甘。明目添精退虚热。(枸杞子以甘肃甘州者 为上。味甘。子少润泽有脂。其余土产者。子多味苦而劣。不堪用。其性平和。不寒不热。
凡子皆降。有收束下行之意。故能入肝肾。生精养血。精血充则目可明。渴可止。筋骨坚利。
虚劳等证悉除矣。)
<目录>木部\灌木类<篇名>地骨皮内容:\r地骨皮\pq82a.bmp\r 退伏热以除蒸。深入黄泉。下归肾部。降肺火而定喘。甘寒白色。清肃金家。(地 骨皮即枸杞树根。入土最深。故名之。去外粗黑皮。取白皮用。味甘。大寒。性降。入肺 肾。退伏热。肺热降则喘咳除。肾热除则骨蒸盗汗等病皆愈矣。)
<目录>木部\灌木类<篇名>酸枣仁内容:\r酸枣仁\pq82.bmp\r 入肝脏藏魂镇摄。用疗胆怯无眠。走心家敛液固虚。可治表疏有汗。性颇平滑。味 属甘酸。(酸枣仁凡仁皆可入心。酸者皆入肝。酸甘而平。润泽之品。故能入心肝。敛液固 虚。但善滑大肠。至于炒熟。治胆虚不眠。生用治胆热好眠之说。亦习俗相沿。究竟不眠好 眠。各有成病之由。非一物枣仁可以统治也。)
<目录>木部\灌木类<篇名>鬼箭羽内容:\r鬼箭羽\pq83.bmp\r 味苦气寒能破血。杀虫辟鬼并宣风。(鬼箭羽以其形似箭羽。故有鬼箭羽之名。其 功能辟鬼魅。治中恶。杀虫治蛊。然考其苦寒之性。枝叶之用。所入者肝肺两经。所主者祛 风破血耳。)
<目录>木部\灌木类<篇名>川槿皮内容:味苦性凉。虽润燥和营。内方罕服。质粘色赤。可杀虫治癣。外用多需。(川槿皮 川产者佳。土产者即土槿皮。俗称之谓槿茄。可捍可插。植之为藩篱者也。皮浓色红。性极 粘滑。味甘苦平。微寒。入心肝血分。虽能润燥活血。治肠风血痢等证。然内服之方甚少。
总以杀虫治癣为外治耳。)
<目录>木部\香木类<篇名>肉桂内容:\r肉桂\pq84a.bmp\r 辛甘大热。补命门助火消阴。紫赤多香。益肝肾通经行血。腹痛疝瘕等疾。可导可温 。风寒痹湿诸邪。能宣能散。(肉桂产南方粤西安南等处。种类甚多。大抵以色紫肉浓味甜 有油者佳。然甜中带辛。自有一股香窜温暖之气。入心肝脾肾四经血分。温散血分寒邪。破 血结。除症瘕。同补肾药用。能补命门元阳不足。如格阳戴阳等证。又能引火归原。如欲补 心阳。益脾阳。均可各随佐使。桂水炒白芍。大能平肝。肉桂皮也。观其性味。察其主治。
无论内寒外寒。在于营分者。皆可治之。)
<目录>木部\香木类<篇名>桂枝内容:体用可通肢。由卫入营宣腠理。辛甘能入血。温经达络散风寒。(桂枝即桂树之枝。
故性味与肉桂相同。而主治略异。药之为枝者达四肢。故能走四肢。通经络。解散营分风 寒。由汗而出表。较肉桂轻清气味为薄耳。)
<目录>木部\香木类<篇名>松节内容:\r松节\pq84.bmp\r 治肢节有功。燥湿宣风痹可去。味苦温无毒。骨强筋利病能除。惟松香具止痛之能。
甘温略异。除消肿与和营之外。功用相同。(松节。松乃木之长。故字从公。其质坚。其性 燥。味苦而温。节乃松之骨也。故能治骨节间风湿。凡一切痹痛香港脚等证。皆可治之。浸酒 良。因其能利筋骨。故入肝肾可知。松香即松之脂也。苦而带甘。其性本燥。其质变润。故 能活血止痛。治风杀虫。古人炼服之法颇多。皆谓有轻身延年辟谷之功。而今人但知外治耳。

<目录>木部\香木类<篇名>柏子仁内容:\r柏子仁\pq85a1.bmp\r 补心脾而畅中快膈。味贵甘辛。定惊悸以益智安神。性平香润。(柏子仁味甘辛平 。芳香而润。入心脾气分。以其入心。故能益智安神。疗惊悸。治健忘。以其入脾。故又能 快膈调中。美颜色。泽肌肤。盖柏禀坚贞之气。而子乃柏之精英也。)
<目录>木部\香木类<篇名>侧柏叶内容:凉血消瘀。能入肺通肝。芳香且燥。宣风胜湿。可除崩止痢。甘苦而寒。治脏毒之 难痊。医肠风而易愈。(侧柏叶万木皆向阳。而柏独西指。盖禀西方之气而有贞德者也。入 药惟取叶扁而侧生者良。甘苦而寒。芳香而燥。入肝肺大肠血分。凉血燥湿。是其本功。
故凡一切吐血衄血血痢血崩肠风脏毒等证。血中有湿热瘀结者。皆可用之。金能制木。治风 辟邪。又其余事耳。)
<目录>木部\香木类<篇名>辛夷内容:\r辛夷\pq85a.bmp\r 禀春阳之气。味薄而辛。具香窜之能。气温且散。开窍搜邪于肺部。鼻塞堪通。升清 助胃于上焦。头风亦愈。(辛夷一名木笔花。一云即玉兰花蕊也。此物初生如笔。重重有毛 。当去净用。否则毛射肺中。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