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6-本草品汇精要-第110页

疮疥饲马主虫颡毛焦等病(名医所录)【名】戴星草【苗】〔图 经曰〕春生于谷田中叶KT 俱青根花并白色一名戴星草以其叶细花白而小圆似星故以名尔 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节根微赤出秦陇间古方稀有今口齿药中多用之【地】〔图经曰〕旧不载 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道地〕江宁秦州【时】〔生〕春生苗〔采〕二月三月取【收】阴干【用】
苗叶【色】青【味】辛【性】温【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口齿风痛【治】〔疗〕〔 别录云〕治偏正头风痛以谷精草一两为末用白面调摊纸花上贴痛处干即易之 <目录>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丛生\x 牛扁(音褊)主身皮疮热气可作浴汤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神农本经)【名】扁特扁毒 【苗】
〔图经曰〕叶似三堇石龙芮等根如秦艽而细多生平泽下湿地即苏恭注云太常贮名扁特是也今 潞州一种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结实根苗主疗大都相似疑此即是牛扁但扁便不同其亦声近而讹 乎【地】〔图经曰〕出桂阳川谷今宁州亦有之〔道地〕潞州【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 月取根【收】日干【用】根叶【色】青绿【味】苦【性】微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也【臭】
朽【主】洗热疮【合治】根捣末合油调敷杀虮虱 <目录>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苦 (音袄)主面目通身漆疮(名医所录)【苗】〔蜀本图经云〕子若猫蓟茎圆无刺其苗 五 月采之堪以生啖而今人以为漏芦非也【地】〔蜀本图经云〕生所在下湿地〔陶隐居云〕处处 有之【时】〔生〕春生苗〔采〕五月五日取茎【收】曝干【用】茎【色】绿【味】苦【性】
微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也【主】漆疮丹毒【制】烧灰或生用【治】〔疗〕〔陶隐居云〕烧作 灰 <目录>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丛生\x 酢浆草主恶疮 捣敷之杀诸小虫(名医所录)【名】酸浆 醋母草 鸠酸草 小酸苗 【苗】〔图经曰〕叶如水萍丛生茎端有三叶叶间生细黄花实黑其叶切生嫩时小儿多食之南人 用揩 石器令白如银【地】〔图经曰〕旧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道傍今南中下湿地及人家园圃 中多有之北地亦或有生者【时】〔生〕春生苗〔采〕四月五月取叶【收】阴干【用】叶【质】
类水萍【色】青绿【味】酸【性】寒收【气】气薄味浓阴也【臭】腥【主】疮 热渴【制】
捣碎用 <目录>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丛生\x 昨叶何草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名医所录)【名】瓦松【苗】〔唐本注云〕初生叶似 蓬高尺余生年久瓦屋上远望如松故名瓦松【地】〔图经曰〕生上党屋上今处处有之【时】〔生〕 春生苗〔采〕六月七月【收】日干【用】苗【色】青绿【味】酸【性】平收【气】味浓于气 阴中之阳【臭】腥【治】〔疗〕〔唐本注云〕生眉发膏中为要〔别录云〕治头风白屑烧灰淋 汁热洗头不过五七度瘥 <目录>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音弱)头主痈肿风毒摩敷肿上捣碎以灰汁煮成饼五味调和为茹食性冷主消渴生戟人 喉 出血(名医所录)【名】 (音矩) 【苗】〔图经曰〕春生苗高一二尺茎似由跋而有斑叶亦 似 由跋半夏根大如碗生阴地而雨滴叶下生子名 又有斑杖苗相似斑杖即虎杖也至秋有花直出 生赤子其根敷痈肿毒甚好根亦如 头但毒猛不堪食又云如天南星夏开花似蛇头黄色秋结子作 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采者当辨之但茎斑花紫者乃是 也又有白 亦曰鬼芋根都似 天南星但南星小柔腻肥细炮之易裂差可辨尔【地】〔图经曰〕生江南吴蜀阴地〔道地〕扬州 【时】〔生〕春生苗〔采〕二月八月取根【收】日干【用】根【质】类芋头【色】黑白【味】
辛【性】寒散【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主】消肿毒【制】捣碎或摩汁用【禁】生 不可食戟人咽喉出血【赝】斑杖根为伪 <目录>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夏枯草主寒热瘰 鼠 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神农本经)【名】夕句 乃东 燕 面郁臭【苗】〔图经曰〕冬至后生叶似旋复三月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至 五月枯〔衍义曰〕今又谓之郁臭自秋便生经冬不瘁春开白花中夏结子遂枯初生嫩时须浸洗淘 去苦水作菜食之【地】〔图经曰〕生蜀郡川谷今河东淮浙州郡亦有之〔唐本注云〕生平泽处 处有之【时】〔生〕冬至后生苗〔采〕四月取茎叶【收】日干【用】茎叶【质】叶似旋复而 短【色】绿【味】苦辛【性】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香【主】瘰 鼠 【助】
土瓜为之使【治】〔疗〕〔衍义曰〕烧灰合紧面药【合治】夏枯草半两合香附子一两共为末 每服一钱匕无时候用腊茶调服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眼羞明怕日 <目录>卷之十五\草部下品之下<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x 燕蓐草主眠中遗溺不觉烧令黑研水进方寸匕亦主哕气(名医所录)【收】日干【用】燕 窠 中者【主】遗溺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