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6-本草品汇精要-第215页

土故曰陈仓胡桃薄皮多肌阴平胡桃大 而皮脆击之易碎江表亦尝有之梁沈约集有谢赐乐游园胡桃启乃其事也今京东亦有其种而实不 佳南方则无【地】(图经曰)生陕洛及江表间亦多有之(道地)北土者佳【时】(生)四五月 生(采)
秋冬取实【收】曝干【用】肉皮【色】肉白皮青【味】甘【性】平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 阴【臭】微香【主】润肌黑发【制】凡使去壳汤浸剥去肉上薄苦皮用【治】(疗)(日华子云)
润肌肉益发(孟诜云)除风冷令人能食不得并渐渐食之通经脉润血脉黑鬓发又服法初一日一 颗 五日加一颗至二十颗止之常服骨肉细腻光润能疗一切痔(别录云)穣烧令黑杵如脂敷火烧疮 【合治】肉合破故纸捣筛蜜丸如梧桐子大朝服三十丸补下元○肉捣和酒温顿服疗压扑损伤○ 肉和细米各等分煮粥顿服疗石淋便中有石子○肉一筒合炒橘核为末一钱匕温酒调服以知为度 疗患酒 风鼻上赤【禁】多食动痰饮及发风过夏至则不堪食【解】食酸齿 (初举切)细嚼 此 解之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走内容:\x无毒 蔓生\x 猕猴桃止暴渴解烦热冷脾胃动泄 压丹石下石淋热壅反胃者取汁和生姜汁服之○枝叶杀 虫煮汁饲狗疗 也(名医所录)【名】藤梨 木子 猕猴梨【苗】(图经曰)藤生着树叶圆有 毛 实似鸡卵大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衍义曰)十月烂熟色淡绿生则极酸子繁细其色如芥子枝 条 柔弱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浅山傍道则有存者深山则多为猴所食皮亦堪作纸也【地】(图经曰)
生山谷(衍义曰)出永兴军南山甚多【时】(生)春生叶(采)十月取实【用】实【质】类 鸡卵【色】
褐【味】酸甘【性】寒收【气】气薄味浓阴中之阳【臭】香【主】止消渴除烦热【制】捣汁 用【治】(疗)(陈藏器云)除骨节风瘫痪不随长年变白野鸡内痔病调中下气○藤中汁至滑 下石 淋【合治】取汁合生姜汁服之主胃开○候熟收之取穣和蜜作煎去烦热亦能止消渴【禁】多食 令人脏寒泄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海松子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名医所录)【苗】(图经曰)如小栗 三 角其中仁香美东夷食之当果与中土松子不同(海药云)食之甚甘美味与卑占国偏桃仁相似与 云 南松子不同云南松子似巴豆其味不浓多食发热毒【地】(图经曰)生新罗【时】(生)春(采)
秋 取【收】曝干【用】仁【质】如小栗三角【色】白【味】甘【性】小温缓【气】气浓于味阳 也【臭】香【主】祛诸风温肠胃【制】去皮取仁【治】(疗)(日华子云)逐风痹寒气(补)
(日 华子云)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海药云)久服轻身延年不老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柰多食令人胪(音闾)胀病患尤甚(名医所录)【苗】谨按木高丈余叶似梨叶二三月开 红白 花四月结实渐大如林檎六七月成熟据陈士良云此有三种长大者为柰圆而夏熟者为林檎小而秋 熟味涩者为 也【地】(陶隐居云)江南乃有北国最丰【时】(生)春生叶(采)六月七月取 实【收】
晒干【用】实【质】类林檎而长【色】红黄【味】苦【性】寒泄【气】气薄味浓阴也【臭】
香【主】益心气和脾胃【治】(疗)(日华子云)治饱食多肺壅气胀(孟诜云)卒患食后气 不通生 捣汁服之(补)(孟诜云)补中焦诸不足气(别录云)耐饥【禁】多食令人胀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庵罗果食之止渴动风气(名医所录)【苗】(图经曰)树若林檎而极大叶似茶叶(衍义曰)
西 洛甚多亦梨之类也其状亦梨先诸梨熟七夕前后已堪啖色黄如鹅梨才熟便松软入药绝稀用 【地】(衍义曰)西洛甚多【时】(生)春生叶(采)七夕前后取实【用】实叶【质】类鹅梨 【色】
黄【味】甘【性】温缓【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止渴生津【治】(疗)(别录云)
调 妇人经脉不通丈夫营卫中血脉不行○叶可作汤饮疗渴疾(补)(别录云)久服令人不饥【禁】
天 行病后及饱食后俱不可食之又不可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黄病 <目录>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篇名>果之木内容:\x无毒 植生\x 橄(音敢)榄(音览)主消酒疗 (音侯)鲐(音怡)毒人误食此鱼肝迷闷者可煮汁 服之必解其 木作楫拨着鱼皆浮出故知物有相畏如此也○核中仁研敷唇吻燥痛(名医所录)【苗】(图经 曰)
其树似木 子树而高且端直可爱春敷叶二月开花秋晚结实其实长寸许形似生诃子无棱瓣南人 尤重之咀嚼则满口香久不歇山野中生者子繁而木峻不可梯缘但刻其木下方寸许纳盐于中一夕 子皆落木亦无损苏东坡诗云纷纷青子落红盐是也其枝节间有脂膏如桃胶南人采得并其皮叶煎 之如黑饧谓之榄糖用胶船着水益干牢于胶漆邕州又有一种波斯橄榄色类相似但其核作三瓣可 以蜜渍食之【地】(图经曰)生岭南交趾及邕州闽广诸郡皆有之(道地)泉州【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