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6-本草品汇精要-第229页

臭】
朽【主】明目利小便【治】(疗)(图经曰)子主翳目黑花肝风客热紫苋主气痢又取捣汁饮一 升 滓以水和涂疮上○赤苋主血痢及射工毒中人令寒热发疮偏在一处有异于常者连茎叶捣汁饮一 升瘥○猪苋主众蛇螫人(唐本注云)赤叶苋主射工沙虱毒(日华子云)苋菜通九窍(孟诜云)
苋除 热(补)(日华子云)苋子益精(孟诜云)苋补气【合治】五月五日采苋菜和马齿苋等分为 末服之 治妊娠易产【禁】不可与鳖同食生鳖症以鳖细锉和苋于近水湿处置于土穴内上以土盖之一宿 尽成鳖也 <目录>卷之三十八\菜部上品<篇名>菜之草内容:\x微毒附子 丛生\x 胡荽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沙疹豌豆疮不出作酒 之立 出通心窍○子主小儿秃疮油煎敷之亦主蛊五痔及食肉中毒下血煮冷取汁服(名医所录)【名】
香荽芫荽【苗】谨按胡荽即今芫荽也布子熟地生苗叶似芹而圆小嫩时食之其味香美至春暮开 白花结实如防风子其茎经冬不萎焚之亦可以辟秽也【地】(图经曰)出并州今处处有之【时】
(生)春秋皆莳(采)夏收子五月五日取(别录云)春夏取叶秋冬取茎根【收】阴干【用】
茎叶及 子【色】青绿【味】辛【性】温【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补益筋脉消谷能食【制】
子炒用【治】(疗)(陈藏器云)子治虫毒五野鸡病(食疗云)胡荽利五脏(别录云)小儿赤 丹不止 捣汁敷之瘥脱肛细切一升烧烟熏即入○齿痛以子五升水五升煮取一升含之○根治热气经滞经 年数发以五月五日采半斤阴干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服春夏用叶秋冬用茎根 (补)(食疗云)益筋脉【合治】子合醋煮熨肠头出甚效○合生菜食治肠风热饼裹食甚良○ 胡荽 二三两切合酒二大盏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泄气候冷去滓治小儿疹痘欲令速出者微微 从顶以下喷遍身除面不喷○根绞汁半斤合酒服之立下蛊毒神验【禁】胡荽久食令人多忘损精 神发腋臭及 齿口气臭患金疮者不可食食之疾更加久冷人食之脚弱根发痼疾【解】食诸毒肉 吐下血不止顿蒌黄者取净胡荽子一升煮令腹破取汁停冷服半升一日一夜二服即止 <目录>卷之三十八\菜部上品<篇名>菜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邪蒿主胸膈中臭烂恶邪气利肠胃通血脉续不足气作羹食良(名医所录)【名】山花群蒿 【苗】谨按邪蒿春生苗叶其茎微方高一二尺节间敷叶叶似青蒿而细软至夏繁茂开黄白细花作 穗秋末茎叶凋残嫩时人亦采作羹食之【地】出山野及园圃中皆有之【时】(生)春苗(采)
无时 【收】阴干【用】茎叶【色】青绿【味】辛【性】温平【气】气之浓者阳中之阴【臭】腥香 【主】利肠胃通血脉【合治】煮令熟和酱醋食之治五脏邪气厌谷者及肠 大渴热中暴疾恶疮 【禁】不可与胡荽同食令人汗臭气 <目录>卷之三十八\菜部上品<篇名>菜之草内容:\x无毒 丛生\x 茼蒿主安心气养脾胃消水饮(名医所录)【名】蓬蒿【苗】谨按茼蒿不限时月播子于畦 至 旬日而苗叶渐生及月遂繁茂开碎黄花作荚而生细子其叶似蓬又谓蓬蒿人取其嫩者以作菜茹或 入菜食之更香美然治疗之功则未可据【地】人家园圃皆种之【时】(生)无时(采)无时【收】
阴干【用】茎叶【色】青绿【味】辛【性】平散【气】气浓味薄阳中之阴【臭】香【禁】不 可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 <目录>卷之三十八\菜部上品<篇名>菜之走内容:\x小毒附根实有毒 蔓生\x 胡瓜叶主小儿闪癖一岁服一叶以上斟酌与之生 绞汁服得吐下○根捣敷胡刺毒肿○实味 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热上逆少气发百病及疮疥损阴血脉气发 香港脚天行后不可食小儿切忌滑中生疳虫不与醋同食(名医所录)【名】黄瓜【苗】谨按胡瓜 即 今之黄瓜也圃人二月布子于地三月生苗移植渐茂蔓延垣篱而开黄花叶青黄色皆有微刺其叶稍 大于甜瓜叶结实圆径一二寸长尺许北人呼为黄瓜为石勒讳因而不改然有青皮者亦有白皮者人 以为蔬而生啖之别无功用食之亦不益人一种秋间生者质颇相同俗呼为秋黄瓜也【地】处处有 之【时】(生)春苗(采)夏秋取【收】阴干【用】叶及根实【色】青白【味】苦【性】平 泄【气】
味浓于气阴也【臭】腥【治】(疗)(孙真人云)蛇咬取胡瓜敷之数易良【合治】胡瓜一个破 作 两片不出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烂空心顿服治水病肚胀至四肢肿服后须臾下水 <目录>卷之三十八\菜部上品<篇名>菜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石胡荽通鼻气利九窍吐风痰不任食亦去翳熟 纳鼻中翳自落(名医所录)【名】鹅不食 草 【苗】谨按石胡荽春生苗叶茎圆而中空折之有白汁节间生叶青绿色其花细白至夏作丛而开子 叶与胡荽无异此草鹅皆不食故名鹅不食草人采入药欲辨之必以饲鹅鹅不食者为真鹅误食之则 死也【地】生田野及水岸间皆有之【时】(生)春生苗(采)秋取【收】阴干【用】茎叶【色】
青绿【味】辛【性】寒【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 <目录>卷之三十八\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