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制蛇之田父(洽闻记云)虾蟆大者名田父见蛇则啮其尾良久蛇死尾后数寸皮不损 而 肉已尽矣蛇令豹止而有食蛇之貘(淮南子云)蛇令豹止物相制也貘乃白豹食蛇及铁龟蛇同气 而 有呷蛇之龟见摄龟元龟食蟒(王起云)以小制大禽之制在气也螂蛆甘带出庄子螂蛆蜈蚣也带 蛇 也(陆佃云)蜈蚣见大蛇能以气禁之啖其脑眼蟾蜍食螂蛆螂蛆食蛇蛇食蟾蜍物畏其天也(墨 客 挥犀云)蜈蚣逐蛇蛇即张口乃入其腹食之鸩步则蛇出 鸣则蛇结出禽经鸩鸟能禹步禁咒使大 石自转取蛇食之蛇入口即麋也鹳亦然 伯劳也鹳鹤鹰鹘 皆鸟之食蛇者也蛇鹰蛇鹘余见本条 虎猴麂麝牛皆兽之食蛇者也 猴食蛇牛食蛇则独肝有毒蛇所食之虫则蛙鼠燕雀蝙蝠鸟雏所食 之草则芹茄石楠茱萸蛇粟 子也所憎之物则 荷庵 蛇芮草鹅粪所畏之药则雄黄雌黄 羊角 蜈蚣(千金云)入山佩武都雄黄雌黄或烧 羊角烟或筒盛蜈蚣则蛇不敢近误触莴菜则目不见 物 (出续墨客挥犀)炙以桑薪则足可立出(陈藏器云)蛇有足见之不佳惟桑薪火炙之则见不足 怪也 (陶弘景云)五月五日烧地令热以酒沃之置蛇于上则足见蛇蟠人足淋以热尿或沃以热汤则自 解 蛇入人窍灸以艾炷或辣以椒末则自出以艾炷灸蛇尾或割破蛇尾塞以椒末即出内解蛇毒之药则 雄黄贝母大蒜薤白苍耳外治蛇 之药则大青鹤虱苦苣堇菜射 姜黄干姜白矾黑豆叶黄荆叶蛇 含草犬粪鹅粪蔡苴机粪 <目录>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篇名>鳞虫内容:\x音序无毒 卵生\x 鱼肉主温中益气多食令人热中发渴(本草纲目)【名】鲢鱼 (李时珍云)酒之美者 曰 鱼之美者曰 (陆佃云) 好群行相与也故曰 相连也故曰鲢(传云)鱼属连行是矣【地】
处 处有之【时】(采)无时【用】肉【质】状如 而头小形扁细鳞肥腹故(西征赋云)华鲂跃 鳞素 扬 失水易死此弱鱼也亦有花鲢【色】甚白【味】甘【性】温【禁】不宜多食发疮 <目录>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篇名>鳞虫内容:\x无毒 卵生\x 鳟鱼肉主暖胃和中(本草纲目)【名】 鱼(音必)赤眼鱼 (李时珍)按(说文云)
鳟赤目 鱼也(孙炎云)鳟好独行尊而必者故字从尊从必【地】处处有之【时】(采)无时【用】肉 【质】
状似 而小赤脉贯瞳身圆而长鳞细于 好食螺蚌善于遁网【色】青质赤章【味】甘【性】温 【禁】不宜多食动风热发疮癣 <目录>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篇名>鳞虫内容:\x无毒 卵生\x 竹鱼肉主和中益气除湿气(本草纲目)【地】出桂林湘漓诸江中【时】(采)无时【用】
肉 味如鳜鱼肉为广南珍品【质】状如青鱼大而少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爱鳞下间以朱点【味】
甘【性】平 <目录>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篇名>鳞虫内容:\x音感无毒 卵生\x 鱼肉主食之已呕暖中益胃(本草纲目)【名】 鱼(音绀)鳏鱼黄颊鱼 (李时珍云)
敢也 KT 也KT 音陷食而无厌也健而难取吞 同类力敢而KT 物者也其性独行故曰鳏 (诗云)其鱼鲂鳏是矣【苗】(异苑云)诸鱼欲产 以头冲其腹世谓之众鱼生母然诸鱼生子 必雄 鱼冲其腹仍尿白以盖其子不必尽是 子也【地】出江湖中【时】(采)无时【用】肉【质】
体 似而腹平头似鲩而口大颊似 而色黄鳞似鳟而稍细大者三四十斤啖鱼最毒池中有此不能畜 鱼(东山经云)姑儿之水多 鱼是也【色】黄【味】甘【性】平 <目录>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篇名>鳞虫内容:\x无毒 卵生\x 勒鱼肉主开胃暖中作鲞尤良(本草纲目)【名】(李时珍云)鱼腹有硬刺勒人故名【地】
出 东南海中【时】以四月至渔人设网候之听水中有声则鱼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止【用】肉鳃 骨甜瓜生者用勒鲞骨插蒂上一夜便熟石首鲞骨亦然【质】状如鲥鱼小首细鳞腹下有硬刺如鲥 腹之刺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像【色】白【味】甘【性】平【臭】腥【行】走胃经【助】佐 补脾之药【制】以盐腌之晒干者谓之勒鲞【治】(摘元方)用勒鱼鳃治疟疾以一寸入七宝饮 酒 水各半煎露一夜服 <目录>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篇名>鳞虫内容:\x无毒 卵生\x 鲨鱼肉主暖中益气(草纲目)【名】 鱼(尔雅)吹沙(郭璞)沙沟鱼(俗名)沙 (音 问) (李 时珍云)此非海中沙鱼乃南方溪涧中小鱼也居沙沟中吹沙而游咂沙而食 者肉多形圆陀陀然 也【地】出南方溪涧中【用】肉【质】大者长四五寸其头尾一般大头状似鳟体圆似 浓肉重 唇细鳞背有 刺甚硬其尾不岐小时即有子俗呼为阿浪鱼【色】身黄白色有黑斑点纹【味】甘 颇美【性】温平 <目录>续集卷之七上\虫鱼部<篇名>鳞虫内容:\x子及肠有毒 卵生\x 石斑鱼(本草纲目)【名】石矾鱼(延寿书)高鱼【地】生南方溪涧水石处【质】长数 寸浮 游水面闻人声则划然深入(临海水土记云)长者尺余其性淫春月与蛇医交牝故其子有毒(南 方 异物志云)高鱼似鳟有雌无雄二三月与蜥蜴合于水上其胎毒人(酉阳杂俎云)石斑与蛇交南 方 有土蜂土人杀此鱼标树上引鸟食之蜂窠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