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6-本草品汇精要-第40页

成瘴两山夹水中气疟一冷一热相激成病症此三疾俱是湿为能与人作寒热 消铄骨肉南土尤甚若欲医疗须细分析其大略皆瘴类也人多一概医之则不瘥也○冢井中水有毒 人中之者立死欲入冢井者当先试之法以鸡毛投井中毛直而下者无毒毛回旋而舞似不下者有毒 以热醋数斗投井穴中则可入矣凡冢井及灶中从夏至秋毒瓦斯害人从冬至春则无毒瓦斯凡秋露春水 着草木亦能害人冬夏则无人素为物所伤并有诸疮触犯毒露及毒水觉疮顽不痒痛当中风水所为 身必反张似角弓主之法以盐豉和面作碗子盖疮上作大艾炷灸一百壮令抽恶水数升举身觉痒疮 处知痛瘥也○阴地流泉二月八月行途之间勿饮之令人夏发疟瘴又损脚令软五月六月勿饮泽中 停水食着鱼鳖精令人鳖瘕病也○铜器盖食器上汗滴食中令人发恶疮内疽食性忌之也○炊汤经 宿洗面令人无颜色洗体令人成癣未经宿者洗面令人亦然○诸水有毒水府龙宫不可触犯水中亦 有赤脉不可断之井水沸不可食之以上并害人东晋温峤以物照水为神所怒楚词云鳞房贝阙言河 伯所居国语云季桓子穿井获土缶仲尼曰水之怪魍魉土之怪 羊水有脉及沸并见白泽图 <目录>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植生\x 黄精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名医所录)【名】重楼 菟竹 鸡格 救 穷鹿竹 葳蕤 垂珠 马箭 白芨 黄芝 仙人余粮 太阳之草【苗】(图经曰)苗高一 二 尺叶如竹叶而短两两相对茎梗柔脆颇似桃枝本黄末赤四月开细青白花如小豆花子白如黍亦有 无子者根如嫩生姜黄色肥地生者大如拳薄地生者如拇指山人蒸曝作果食之甚甘美【地】(图 经曰)生山谷今处处有之(永嘉记云)出崧阳永宁县(道地)嵩山茅山【时】(生)三月生 苗(采)
二月取根【收】曝干【用】根肥而脂润者佳【质】类嫩生姜【色】生黄熟黑【味】甘【性】
平缓【气】气之薄者阳中之阴【臭】腥【主】补中益气【制】(日华子云)九蒸九曝(雷公 云)
以溪水洗净后蒸从已至子薄切曝干【治】(补)(日华子云)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 胃 润心肺驻颜【赝】钩吻为伪 <目录>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丛生\x 菖蒲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 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久服轻身聪耳目不忘不迷惑延年益心智高志 不老(名医所录)【名】昌阳尧韭【苗】(图经曰)春生青叶长一二尺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 花 实其根盘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佳有一寸十二节者采之初则 虚软干则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砂石土中腊月移之尤易活(陶隐居 云)生碛上概(音既)节者为好在下湿地大根者名昌阳(雷公云)石上生者根条嫩黄紧硬节 稠长 一寸九节者是真也【地】(图经曰)出上洛梁州池泽及蜀郡严道今处处有之(道地)池州戎 州者 佳【时】(生)春生叶(采)五月五日及十二月取根【收】曝干【用】根一寸九节坚实者为 好 【质】
类知母细而盘屈有节【色】微赤【味】辛【性】温散【气】气之浓者阳也【臭】香【主】聪 耳目通心气【助】秦皮 秦艽为之使【反】恶地胆 麻黄【制】(雷公云)铜刀刮去上黄黑 硬 节皮一重用嫩桑条拌蒸去桑条曝干锉用【治】(疗)(药性论云)风湿 痹耳鸣头风泪下鬼气 杀 诸虫恶疮疥瘙(日华子云)除风下气丈夫水脏女人血海冷败多忘长智除烦闷止心腹痛霍乱转 筋 客风疮疥涩小便杀腹脏虫及瘙虱耳痛【合治】菖蒲一二寸合吴茱萸煎汤饮之治心腹冷气逆痛 ○合酒煎服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禁】露根不可用【忌】饴糖羊肉铁器【解】大戟巴豆毒【赝 】溪荪为伪 <目录>卷之七\草部上品之上<篇名>草之草内容:\x无毒 丛生\x 菊花(出神农本经)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 年 (以上朱字神农本经)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以上黑字名医所录)
【名】节花 日精 女节 傅延年 更生 周盈 女华 回蜂菊 阴成 玉英 女茎 蔡苦 蒿容成 金精 长生 地薇蒿 羊欢草【苗】(图经曰)初春布地生苗夏繁茂至深秋着花 然 菊有两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叶细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 非真也叶正相似惟以甘苦别之尔南阳亦有两种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 茼蒿花蕊都黄然今服饵家多用白者南京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有小珠子如实谓之珠子菊十一 月采实入药亦佳(衍义曰)菊种不啻数十惟单叶花小而黄叶深绿小薄应候而开者宜入药用月 令 所谓菊有黄花者是也【地】(图经曰)生雍州川泽及南阳山谷田野中南京 川汝南上党建安 顺 政郡河内今处处有之(道地)南阳菊潭者佳【时】(生)春生苗(采)正月根三月叶五月茎 九月花 【收】阴干【用】花蕊甘美者为好【质】类旋复花【色】黄白【味】甘【性】平缓【气】气 之薄者阳中之阴【臭】香【主】除风明目【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