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丸以猪胆,服如前法,以饮下之。其说云∶劳疸者,因劳为名;谷疸者,因食而劳也 。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菟丝子内容:\r菟丝子\ph111.bmp\r,生朝鲜川泽田野,今近京亦有之,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
如丝综蔓延草木之上,
或云无根,假气而生;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土黄色。九月收采,曝干。得酒良。其 实有二种∶色黄而细者,名赤网。色浅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并同。谨按《尔雅》云∶唐 、蒙,女萝。女萝,菟丝。释曰∶唐也,蒙也,女萝也,菟丝也,一物四名。而《本经》并 以唐蒙为一名。又《诗》云∶茑与女萝。《毛传》云∶女萝,菟丝也。陆机云∶今合药菟丝 也。而《本经》菟丝,无女萝之名。别有松萝条,一名女萝,自是木类寄生松上者,亦如菟 丝寄生草上,岂二物同名,《本经》脱漏乎?又书传多云∶菟丝无根,其根不属地。今观其 苗,初生才若丝,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则缠绕随而上生。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信 书传之说不谬矣。然云∶上有菟丝,下有茯苓。茯苓抽,则菟丝死。又云∶菟丝初生之根,
其形似菟,掘取剖其血,以和丹服之。今人未见其如此者,岂自一类乎?仙方多单服者,取 实酒浸,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筛末,酒服。久而弥佳,兼明目。其苗生研汁,涂面斑 ,神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巴戟天内容:\r巴戟天\ph112.bmp\r,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东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川 者佳。叶似茗,经冬不 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竹林内。内地生者,叶似麦门冬而浓大,至秋结实。二 月、八月采根,阴干。今多焙之。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连珠肉浓者胜 。今方家多以紫色者为良。蜀人云∶都无紫色者。彼方人采得,或用黑豆同煮,欲其色紫,
此 殊失气味,尤宜辨之。一说蜀中又有一种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采得,以醋水煮 之乃紫,以杂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干时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 两种市中皆是,但击破视之,其中紫而鲜洁也,伪也。真者击破,其中虽紫,又有微白糁如 粉,色理小暗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白蒿内容:\r白蒿\ph113.bmp\r,蓬蒿也。生中山川泽,今所在有之。春初最先诸草而生,似青 蒿而叶粗,上有白毛错 涩,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颇似细艾。二月采。此《尔雅》所谓蘩(音烦)皤(音婆)蒿 是 也。疏云∶蓬蒿,可以为菹。故《诗笺》云∶以豆荐蘩菹。陆机云∶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 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故《大戴礼夏小正》
云 ∶繁,游胡。游胡,旁勃也。此草古人以为菹。唐·孟诜亦云∶生 醋食。今人但食蒌蒿,
不复食此。或疑此蒿即蒌蒿。而孟诜又别着蒌蒿条,所说不同,明是二物,乃知古今食品之 异也。又今阶州以白蒿为茵陈蒿,苗叶亦相似,然以入药,恐不可用也。按蒿类亦多。《尔 雅》云∶蘩之丑,秋蒿。言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为蒿也。中品有马先蒿,云生 南阳川泽,叶如益母草,花红白。八、九月有实,俗谓之虎麻,亦名马新蒿。《诗·小雅》
所谓匪莪伊芳蔚是也。陆机云∶蔚,牡蒿。牡蒿,牡 (愆刃切)也。三月始生,七月华,似 胡麻花而 谓无子 者。而陆云有子,二说小异。今当用有子者为正。下品又有角蒿,云叶似白蒿,花如瞿麦,
红赤可爱,子似王不留行,黑色作角。七、八月采。又有茵陈蒿、草蒿,下自有条。白蒿、
马新蒿,古方治癞疾多用之。《深师方》云∶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 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但是恶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皆可饮之。又取马新蒿捣末,服方寸 匕,日三。如更赤起,服之一年,都差平复。角蒿医方鲜有用者。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马先蒿内容:马先蒿,文具第六卷中白蒿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角蒿内容:角蒿,文具白蒿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肉苁蓉内容:\r肉苁蓉\ph114.bmp\r,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今陕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 中来者,肉浓而力紧。
旧说是野马遗沥落地所生。今西人云大木间及土堑垣中多生,此非游牝之所而乃有,则知自 有 种类耳。或疑其初生于马沥,后乃滋殖,如茜根生于人血之类是也。皮如松子有鳞甲,苗下 有一细扁根,长尺余。三月采根,采时掘取中央好者,以绳穿,阴干。至八月乃堪用。《本 经》云∶五月五日采。五月恐已老不堪,故多三月采之。西人多用作食品啖之。刮去鳞甲,
以酒净洗去黑汁,薄切,合山芋、羊肉作羹,极美好,益人,食之胜服补药。又有一种草苁 蓉,极相类,但根短,茎圆,紫色。比来人多取,刮去花,压令扁,以代肉者,功力殊劣耳 。又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