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7-本草图经-第26页

,引赤蔓于 高木,其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七月成实,如豌豆许 大,生青熟红紫。《尔雅》云∶ , 。注云∶五味也。蔓生,子丛茎端。疏云∶一名 ,一名 。今有数种,大抵相近,而以味甘者为佳;八月采,阴干用。一说小颗皮皱泡者 ,有白色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千金·月令》∶五月宜服五 味汤。取五味子一大合,以木杵臼细捣之。置小瓷瓶中,以百沸汤投之,入少蜜,即密封头 ,置火边良久,汤成,堪饮。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旋花内容:\r旋(徐愿切)花\ph141.bmp\r,生豫州平泽,今处处皆有之。苏恭云∶此即平泽所 生旋 (音福)是也。其根 似筋,故一名筋根。《别录》云∶根主续筋,故南人皆呼为续筋根。苗作丛蔓,叶似山芋而 狭长;花白,夏秋生遍田野;根无毛节,蒸煮堪啖,甚甘美。五月采花,阴干。二月、八月 采根,日干。花今不见用者,下品有旋(徐元切)复花,与此殊别。人疑其相近,殊无谓也。
《救急方》续断筋法∶取旋 草根,净洗去土,捣,量疮大小敷之,日一、二易之,乃瘥止 。一名肫肠草,俗谓鼓子花也。黔南出一种旋花,粗茎,大叶,无花,不作蔓,恐别是一物 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地不容内容:\r地不容\ph142.bmp\r,生戎州。味苦,大寒,无毒。蔓生,叶青,如杏叶而大,浓 硬,凌冬不凋;无花实 ;根黄白色,外皮微粗褐,累累相连,如药实而圆大。采无时。能解蛊毒,辟瘴气,治咽喉 闭塞。乡人亦呼为解毒子。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当归内容:\r当归\ph143.bmp\r,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 中者为胜。春生苗,绿 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浅紫色;根黑黄色。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然苗有二 种,都类芎 ,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 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 蚕头当归,大抵以肉浓而不枯者为胜。谨按《尔雅》云∶薜(布革切),山蕲(古芹字巨斤 切)
。郭璞注引《广雅》云∶山蕲,当归也。似蕲而粗大。释曰∶《说文》云∶蕲草也。生山中 者名薜,一名山蕲。然则当归芹类也。在平地者名芹,生山中而粗大者,名当归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秦艽内容:\r秦艽\ph144.bmp\r,生飞乌山谷,今河陕州军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交纠,长一 尺以来,粗细不等;枝 秆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色,如莴苣叶;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当月结子。
每于春秋采根,阴干。《正元广利方》∶疗黄,心烦热,口干,皮肉皆黄。以秦艽十二分,
牛乳一大升,同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瘥。此方出于许仁则。又崔元亮《集验方》
;凡发背疑似者,须便服秦艽牛乳煎,当得快利三五行,即瘥。法并同此。又治黄方,用秦 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
或利便止就中,好酒人易治。凡黄有数种∶伤酒曰酒黄;夜食,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 多痰涕,目有赤脉,日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元亮用之,及治人皆得力,极效。秦艽 须用新好罗文者。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黄芩内容:\r黄芩\ph145.bmp\r,生秭归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 余、茎秆粗如箸;叶从 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月开紫花;根 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之。《吴普本草》云∶黄芩又名印 头,一名内虚。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其茎空中,或方圆,高三、四尺;花紫红 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九月采,与今所有小异。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 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 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今医家尝用有效者因着之。又《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减三黄丸 ,疗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者。春三月,黄芩四两,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夏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一两,黄连七两;秋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二两,黄 连三两;冬三月,黄芩三两,大黄五两,黄连二两。三物随时合捣,下筛,蜜丸,大如乌豆 ,米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七丸,服一月,病愈。久服,走及奔马近频有验。食禁猪肉 。又陶隐居云∶黄芩圆者,名子芩。仲景治杂病方多用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芍药内容:\r芍药\ph146.bmp\r,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
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 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 、白二色。崔豹《古今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