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7-本草图经-第29页

,阴干用。古方治伤寒 黄汗、黄胆等,有大青汤。又治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汤,亦用大青。大抵时疾药多用 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玄参内容:\r玄参\ph158.bmp\r,生河间及冤句,今处处有之。二月生苗,叶似脂麻,又如槐柳,
细茎青紫色;七月开 花青碧色;八月结子黑色。亦有白花,茎方大紫赤色而有细毛;有节若竹者,高五、六尺;
叶如掌大而尖长如锯齿;其根尖长,生青白,干即紫黑,新者润腻,一根可生五、七枚。三 月、八月、九月采,曝干,或云蒸过日干。陶隐居云∶道家时用合香。今人有传其法∶以玄 参、甘松香各杵末,均秤分两,盛以大酒瓶中,投白蜜渍,令瓶七、八分,紧封系头,安釜 中煮,不住火,一伏时止火,候冷,破瓶取出,再捣熟。如干,更用熟蜜和,瓷器盛,荫埋 地中,旋取,使入龙脑搜。亦可以熏衣。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苦参内容:\r苦参\ph159.bmp\r,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今近道处处皆有之。其根黄色,长五、七 寸许,两指粗细;三、
五 茎并生,苗高三、二尺以来;叶碎青色,极似槐叶,故有水槐名,春生冬凋;其花黄白,七 月结实如小豆子。河北生者无花子。五月、六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用。古今方用治疮 疹最多,亦可治癞疾。其法∶用苦参五斤,切,以好酒三斗,渍三十日,每饮一合,日三。
常服不绝,若觉痹,即瘥。取根皮末服之,亦良。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石龙芮内容:\r石龙芮\ph160.bmp\r,生泰山川泽石边。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之,今惟出兖州。
一丛数茎,茎青紫色;
每茎三叶,其叶芮芮,短小多刻缺;子如葶苈而色黄。五月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用 。能逐诸风,除心热燥。苏恭云∶俗名水堇,苗如附子,实如桑椹,生下湿地,此乃水堇,
非石龙芮也。今兖州所生者,正与本经、陶说相合,为得其真矣。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石韦内容:\r石韦\ph161.bmp\r,生华阴山谷石上,今晋、绛、滁、海、福州、江宁府皆有之。
丛生石上,叶如柳,背 有毛,而斑点如皮,故以名之,以不闻水声者良。二月、七月采叶,阴干用。南中医人炒末 ,冷酒调服,疗发背甚效。石韦一名石皮。而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浴 汤,主风。又有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韦,用治淋亦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瓦韦内容:瓦韦,文具石韦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狗脊内容:\r狗脊\ph162.bmp\r,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温、眉州亦有。根黑色,长三、
四寸,两指许大;苗尖 细碎青色,高一尺以来,无花;其茎叶似贯众而细;其根长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名之。
其肉青绿。春秋采根,曝干用。今方亦用金毛者。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萆内容:\r萆 \ph163.bmp\r,生真定山谷,今河、陕京东、荆、蜀诸郡有之。根黄白色,多 节,三指许大;苗叶俱 青,作蔓生,叶作三义,似山芋,又似绿豆叶;花有黄、红、白数种,亦有无花结白子者。
春秋采根,曝干。旧说此药有二种∶茎有刺者,根白实;无刺者,根虚软,以软者为胜。今 成德军所产者,根亦如山芋体硬,其苗引蔓,叶似荞麦,子三棱;不拘时月采其根,用利刀 切作片子,曝干用之。《正元广利方》疗丈夫腰脚痹缓急,行履不稳者。以萆 二十四分,
合杜仲八分,捣筛,每旦温酒和服三钱匕,增至五匕。禁食牛肉。又有萆 丸大方,功用亦 同。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菝内容:\r菝 \ph164.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山野,今近京及江、浙州郡多有之。
苗茎成蔓,长二、三尺 ,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樱桃许大;其根作块,
赤黄色。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江浙间人呼为金刚根。浸赤汁以煮粉,食云∶啖之可以 辟瘴。其叶以盐捣,傅风肿恶疮等,俗用有效。田舍贫家,亦取以酿酒,治风毒脚弱,痹满 上气,殊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通草内容:\r通草\ph166.bmp\r,生石城山谷及山阴,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
生作藤蔓,大如指;
其茎秆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出五叶,颇类石韦;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 开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谓之燕 ,亦云乌 。
正月、二月采枝,阴干用。或以为葡萄苗,非也。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 木也。此木生山侧,叶如萆麻,心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云∶离 南,活 (音脱)。释云∶离南,草也,一名活 。《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