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8-本草备要-第43页

苍术同用,
则除湿满,所谓温中益气是也。与解利药同用,则治伤寒头痛;与泻利药同用,则浓肠胃。
大抵味苦性温,用苦则泻,用温则补也。同大黄、枳实,即承气汤。同橘皮、苍术,即平胃 散。按∶胀满症多不同,清、补贵得其宜。气虚宜补气,血虚宜补血,食积宜消导,瘀滞宜 行痰,挟热宜清热,湿盛宜利湿,寒郁者散寒,怒郁者行气,蓄血者消瘀,不宜专用行散药。
亦有服参、 而胀反甚者,以挟食、挟血、挟热、挟寒,不可概作脾虚气弱治也)。入足太 阴、阳明(脾、胃)。平胃调中(佐苍术为平胃散。平湿土之太过,以致于中和),消痰化食,
浓肠胃,行结水,破宿血,杀脏虫。
治反胃呕逆,喘咳泻痢,冷痛霍乱。误服脱人元气,孕妇忌之。
榛树皮也,肉浓、紫润者良。去粗皮,姜汁炙,或醋炒用。干姜为使。恶泽泻、硝石。
忌豆,犯之动气。
<目录>木部<篇名>槟榔内容:泻气,行水,破胀,攻坚 苦温破滞,辛温散邪。泻胸中至高之气,使之下行。性如铁石,能坠诸药至于极下。攻 坚去胀,消食行痰,下水除风,杀虫醒酒。
治痰癖症结,瘴疠疟痢,水肿香港脚(香港脚冲心,尤须用之,童便、姜汁温酒调服)。治 大、小便气秘,里急后重(同木香用,木香能利气)。过服则损真气(岭南多瘴,以槟榔代 茶,其功有四∶醒能使醉,醉能使醒,饥能使饱,饱能使饥。然泄脏气,无瘴之地忌用)。
鸡心尖长,破之作锦纹者良(程星海曰∶阴毛生虱,也鲜良方,以槟榔煎水洗,即除。
又方,以心红擦之亦好)。
<目录>木部<篇名>大腹皮内容:泻,下气,通,行水 辛泄肺、温和脾。下气行水,通大、小肠。
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霍乱。气虚者忌用。
子,似槟榔,腹大形扁(故与槟榔同功)。取皮,酒洗,黑豆汤再洗。煨用(鸠鸟多栖 其树,故宜洗净)。
<目录>木部<篇名>槐实内容:\x即槐角\x 泻风热,凉大肠 苦寒纯阴。入肝经气分。疏风热,润肝燥,凉大肠。
治烦闷风眩,痔血肠风(粪前有血名外痔,粪后有血名内痔,谷道 肉名举痔,头上有 孔名痔 ,疮内有虫名虫痔。大法用槐角、地榆、生地以凉血,芩、连、栀、柏以清热。防 风、秦艽以祛风湿,芎、归、人参以和血生血,枳壳以宽肠,升麻以升提。治肠风略同,不 宜专用寒凉,须兼补剂收功),阴疮湿痒,明目止泪(清肝,泪为肝热),固齿乌髭(十月上 已采,渍牛胆中,阴干百日。食后吞一枚,明目补脑,发白还黑,肠风痔血,尤宜服之),
杀虫(根、皮皆能洗痔)堕胎。
去单子及五子者,铜槌槌碎,牛乳拌蒸(槐乃虚星之精)。
槐花苦凉,入肝、大肠血分而凉血(血凉则阴自足)。治风热目赤,赤白泄痢,五痔肠 风,吐崩诸血(舌上无故出血如线者,名血衄,炒研掺之)。陈者良。
<目录>木部<篇名>苦楝子内容:\x一名金铃子\x 泻湿热,治疝,杀虫 苦寒有小毒。能入肝舒筋,能导小肠、膀胱之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通利小便。
为疝气要药。亦治伤寒热狂、热厥,腹痛心痛。杀三虫,疗疡疥(《夷坚志》∶消渴症 有虫、耗其津液者,取根、皮浓煎,加少麝服,下其虫而渴自止)。脾胃虚寒忌之。
川产良。酒蒸(寒因热用)。去皮取肉、去核用。用核则槌碎,浆水煮一伏时去肉用。
茴香为使。
<目录>木部<篇名>蔓荆子内容:轻宣,散上部风热 辛苦微寒、轻浮升散。入足太阳、阳明、厥阴(膀胱、胃、肝)经。搜风凉血,通利九 窍。
治湿痹拘挛,头痛脑鸣(太阳脉络于脑),目赤齿痛(齿虽属肾,为骨之余。而上龈属 足阳明,下龈属手阳明。阳明风热上攻,则动摇肿痛),头面风虚之证。明目固齿,长 发泽肌。
去膜,打碎用,亦有酒蒸、炒用者。恶石膏、乌头。
<目录>木部<篇名>石南叶内容:宣,去风,补肾 辛散风、苦坚肾。补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为治肾虚、脚弱、风痹要药。妇人不可久 服,令思男(时珍曰∶今人绝不知用,盖为《药性论》有令人阴痿之说也。不知此药能令肾 强,人或借此纵欲,以致痿弱,归咎于药,良可慨也。昂按∶石南补阴祛风则有之,然味辛 不热,不助相火,亦未闻淫邪方中用石南者,《别录》思男之说,殆不可信)。
关中者佳。炙用。
<目录>木部<篇名>辛夷内容:\x即木笔花\x 宣散上焦风热 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利关节 。
主治鼻渊鼻塞(肺主鼻。胆移热于脑,则鼻多浊涕而渊,风寒客于脑则鼻塞。经曰∶脑 渗为涕。王冰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如泉不已,故曰鼻渊),及头痛面 (音旱,黑斑。
可作面脂),目眩齿痛,九窍风热之病。然性走窜,气虚火盛者忌服(时珍曰∶肺 开窍于鼻,阳明胃脉环鼻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