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仲景大陷胸汤、大承气汤、调胃 承气汤,皆用芒硝以软坚、去实热。结不至坚者,不可用也。佐之以苦,故用大黄相须为使。
许誉卿曰∶芒硝消散,破结软坚。大黄推荡,走而不守,故二药相须,同为峻下之剂。王好 古曰∶本草言芒硝堕胎,然妊娠伤寒可下者,兼用大黄以润燥,软坚泻热,而母子相安。经 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谓药自病当之,故母与胎俱无患也)。硝能柔五金,
化七十二种石为水。生于卤地,刮取煎炼。在底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有牙者 ,为马牙硝;置风日中,消尽水气,轻白如粉,为风化硝。大黄为使(《本经》、《别录》
∶朴硝、硝石虽分二种,而气味、主治略同。后人辨论纷然,究无定指。李时珍曰∶朴硝下 降,属水性寒;硝石为造炮,焰硝上升,属火性温。昂按∶世人用硝,从未有取其上升而温 者,李氏之说,恐非确论)。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元明粉内容:泻热,润燥,软坚 辛甘而冷。去胃中之实热,荡肠中之宿垢。润燥破结,消肿明目(血热去,则肿消而目 明。昂按∶泻痢不止,用大黄元明粉以推荡之,而泻痢反止。盖宿垢不净,疾终不除,经所 谓通因通用也)。朴硝煎化用莱菔煮,再用甘草煎,入罐火 ,以去其咸寒之性,阴中有阳 ,性稍和缓。大抵用代朴硝,若胃虚无实热者禁用。俱忌苦参。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太阴玄精石内容:泻热,补阴 太阴之精,咸寒而降。治上盛下虚,救阴助阳,有扶危拯逆之功(正阳丹,用治伤寒壮 热。来复丹,用治伏暑热泻)。出解池、通泰积盐处,咸卤所结,青白莹彻,片皆六棱者良 。今世用者,多是绛石。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赤石脂内容:重,涩,固大小肠 甘而温,故益气生肌而调中。酸而涩,故收湿(《独行方》∶ 末,治小儿脐中汁出、
赤肿)止血而固下(《经疏》云∶大、小肠下后虚脱,非涩剂无以固之。其他涩药轻浮,不 能达下,惟赤石脂体重而涩,直入下焦阴分,故为久痢、泄癖要药。仲景桃花汤用之,加干 姜、粳米)。疗肠癖泄痢,崩带遗精,痈痔溃疡,收口长肉,催生下胞(《经疏》云∶能去恶 血,恶血化,则胞胎无阻。东垣云∶胞胎不出,涩剂可以下之。又云∶固肠、胃有收敛之能,
下胎衣无推荡之峻)。细腻粘舌者良。赤入血分,白入气分(五色石脂入五脏)。研粉,水飞 用。恶芫花。畏大黄。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禹余粮内容:重,涩固下 甘平性涩。手、足阳明(大肠、胃)血分重剂。治咳逆下痢,血闭(症瘕)血崩,能固 下(李先知云∶下焦有病患难会,须用余粮、赤石脂),又能催生。石中黄粉,生于池泽。
无砂者良。牡丹为使。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浮石内容:\x一名海石\x 泻火,软坚 咸润下,寒降火。色白体轻,入肺清其上源(肺为水之上源)。止渴止嗽,通淋软坚,
除上焦痰热,消瘿瘤结核(顽痰所结,咸能软坚。俞琰《席上腐谈》云∶肝属木,当浮而反 沉;肺属金,当沉而反浮何也?以肝实而肺虚也。故石入水则沉,而南海有沉水之香,虚实 之反如此)。水沫日久结成,海中者味咸更良。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硼砂内容:润,生津,去痰热 甘微咸凉。色白质轻,故除上焦胸膈之痰热,生津止嗽。治喉痹、口齿诸病(初觉喉中 肿痛,含化咽津,则不成痹)。能金而去垢腻,故治噎膈积块,结核 肉,目翳骨哽(碱 能软坚,含之咽汁)。出西番者,白如明矾,出南番者,黄如桃胶。能制汞、哑铜(硼砂、
砂,并可作金银焊)。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砂内容:泻,消肉积 咸苦辛热,有毒。消食破瘀。治噎膈症瘕,去目翳 肉,暖子宫,助阳道(性大热,能 烂五金。《本草》称其能化人心为血,亦甚言不可多服耳。凡煮硬肉,投少许即易烂,故治 噎膈、症瘕、肉积有殊功。《鸡峰方》云∶人之脏腑,多因触冒成病,而脾胃最易受触。饮 食过多,则停滞难化。冷热不调,则呕吐泻痢,而膏梁者为尤甚。口腹不节,须用消化药。
或言饮食既伤于前,难以毒药反攻其后,不使 砂、巴豆等,只用曲、柏之类。不知古今立 方用药,各有主对。曲、柏只能消化米谷,如伤肉食,则非 砂、阿魏不能治也;如伤鱼、
蟹,须用橘叶、紫苏、生姜;伤菜果,须用丁香、桂心;伤水饮,须用牵牛、芫花,必审所 伤之因,对用其药,则无不愈。其间多少,则随患人气血以增损之而已。又有虚人沉积,不 可直取,当以蜡匮其药,盖蜡能久留肠胃,又不伤气,能消磨至尽也。又有脾虚饮食迟化者 ,正宜助养脾胃,自能消磨,更不须用消导药耳。病久积而成症瘕者,须用三棱、鳖甲之类 。寒冷成积者,轻则附子、浓朴;重则矾石、硫黄。瘀血结块者,则用大黄、桃仁之类,用 者详之)。出西戎。乃卤液结成,状如盐块,置冷湿处即化。白净者良。水飞过,醋煮,干 如霜用(畏醋)。忌羊血。
<目录>金石水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