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麻黄。恶牡 蛎(生用解毒, 用生肌)。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胆矾内容:\x一名石胆\x 宣,吐风痰,涩,敛咳逆 酸涩辛寒。入少阳胆经。性敛而能上行,涌吐风、热痰诞,发散风木相火。治喉痹(醋 调咽,吐痰诞立效)咳逆,痉痫崩淋。能杀虫,治牙虫、疮毒、阴蚀。产铜坑中,乃铜之精 液(故能入肝、胆治风木)。磨铁作铜色者真,形似空青鸭嘴色为上(市人多以醋揉青矾伪 之)。畏桂、芫花、辛夷、白薇。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皂矾内容:\x一名绿矾\x 涩,燥湿,化痰 酸涌涩收。燥湿化痰、解毒杀虫之功与石矾同,而力差缓。主治略同白矾,利小便,消 食积(同健脾消食药为丸),散喉痹(醋调咽汁。时珍曰∶胀满、黄肿、疟痢、疳疾方往往 用之。其源则自仲景用矾石硝石治女劳黄胆方中变化而来)。深青莹净者良。 赤用( 赤 名绛矾,能入血分,伐肝木,燥脾湿。张三丰治肿满,有伐木丸。苍术二斤,米泔浸,黄酒,
面曲四两炒,绛矾一斤,醋拌晒干,入瓶。火 为末,醋糊丸,酒下。或去皂矾乃铜之精液,
用醋制以平肝,胜于针铁。不必忌盐,后亦不发。多服令人泻)。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青盐内容:\x即戎盐\x 补肾,泻血热 甘咸而寒。入肾经,助水脏,平血热。治目痛赤涩,吐血溺血,齿舌出血,坚骨固齿(
擦牙良),明目乌须。余同食盐,出西羌。不假煎炼,方棱明莹色青者良。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食盐内容:泻热,润燥,补心,通二便,宣,引吐 咸甘辛寒。咸润下,故通大、小便;咸走血而寒胜热,故治目赤痈肿,血热热疾;咸补 心,故治心虚(以水制火,取既济之义,故补心药用盐炒。一人病笑不休,用盐 赤煎沸,
饮之而瘳。经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心火也。用盐,水制火也。一妇病此半年,张子和 亦用此法而愈);咸入肾而主骨(故补肾药用盐汤下),故坚肌骨,治骨病齿痛(擦牙亦佳,
清火固齿。齿缝出血,夜以盐浓敷龈上,沥涎尽乃卧。或问咸能软坚,何以坚肌骨,不知骨 消筋缓,皆因湿热,热淫于内,治以咸寒,譬如生肉易溃,得盐性咸寒,则能坚久不坏也);
咸润燥而辛泄肺(煎盐用皂角收,故味微辛)故治痰饮喘逆(《本经》∶治喘逆。惟哮症忌之)
;咸软坚,故治结核积聚。又能涌吐醒酒(水胜火),解毒(火热即毒也,能散火凉血)杀 虫(浙西将军蚓毒,每夕蚓鸣于体,一僧教以盐汤浸身,数次而愈),定痛止痒(体如虫行,
风热也,盐汤浴三四次佳。亦治一切风气。凡汤火伤,急以盐生掺之,护肉不坏,再用药敷)。
多食伤肺、走血、渗津发渴(《经曰》∶咸走血,血病毋多食咸。食咸则口干者,为能渗胃 中津液也),凡血病哮喘、水肿、消渴人为大忌(盐品颇多,江淮南北盐生于海;山西解州 盐生于池;四川、云南盐生于井;戎盐生于土;光明盐或生于阶州山崖,或产于五原盐池。
状若水晶,不假煎炼,一名水晶盐;石盐生于石;木盐生于树;蓬盐生于草,造化之妙,诚 难穷矣)。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急流水内容:通 性速而趋,下通二便,风痹药宜之(昔有病小便闭者,众不能瘥。张子和易以急流之 水,煎 前药一饮而溲。时珍曰∶天下之水,灭火濡枯则同。至于性从地变,质与物迁者,未尝同也)。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逆流回澜水内容:宣 性逆而倒上,中风、卒厥宣痰饮之药宜之。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甘澜水内容:补 用流水以瓢扬万遍,亦曰劳水。水性咸而重,劳之则甘而轻。仲景用煎伤寒劳伤等药,
取其不助肾气而益脾胃也。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井泉水内容:补 将旦首汲,曰井华水;出瓮未放,曰无根水,无时初出,曰新汲水。解热闷烦渴(凡热 病不可解者,新汲水浸青色衣服互熨之炒。心闷汗出,新汲水蜜和饮炒),煎补阴之药宜之 (井以有地脉山泉者为上;从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秽者,咸而有碱。煮粥煎茶,
味各有异,以之入药,其可无择乎?)。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百沸汤内容:宣,助阳气 助阳气,行经络(汪颖曰∶汤须百沸者佳。寇宗 曰∶患风冷气痹,人以汤淋脚至膝,
浓复取汗,然别有药,特假阳气而行耳。四时暴泻痢,四肢、脐、腹冷,坐深汤中,浸至腹 上,生阳之药,无速于此。张从正曰∶凡伤风寒、酒食,初起无病,便饮太和汤。或酸荠水 揉肚探吐,汗出即已。昂按∶感冒风寒,而以热汤澡浴,亦发散之一法。故《内经》亦有可 汤熨、可浴及摩之、浴之之文。《备急方》治心腹卒胀痛,欲死,煮热汤以渍手足,冷即易 之)。
<目录>金石水土部<篇名>阴阳水内容:\x一名生熟水\x 宣、和阴阳 治霍乱吐泻有神功(阴阳不和而交争,故上吐下泻。而霍乱饮此辄定者,分其阴阳,使 和平也。按∶霍乱有寒、热二证,药中能治此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