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4-本草撮要-第15页

。所云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如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亦妙。经 水不止。以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米饮下二钱效。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山茶花】
内容:味甘辛寒。入足厥阴手阳明经。功专凉血。治吐衄肠风下血。汤火伤。麻油调涂 。鼻衄以之烧灰塞鼻效。用红者良。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杉木】
内容:味辛温。入手太阴经。功专去恶气。散风毒。治香港脚肿痛。心腹胀满。洗毒疮。郑 洵美以柳子浓得香港脚。半夜痞绝。胁块如石。昏困欲死。传用杉木节一升。橘叶一升。无叶 以皮代。大腹槟榔七枚。连子捶碎。童便三升。煮分二服。服一服。少顷大下。块散气通。
名杉木汤。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木槿】
内容:味苦凉。入手足太阴厥阴经。功专活血润燥。治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饮服。令 人得睡。以肥皂水浸。或浸汁磨拌雄黄擦顽癣及虫疮良。以槿皮二两。酒碗半。煎一碗。空 心服。治带下。赤带用白酒。白带用红酒最妙。川产者佳。不宜多服。汤剂不入为是。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乌臼木】
内容:味苦凉。性沉降。入手阳明经。功专利水通肠。功胜大戟。疗疔肿。解砒毒。凡 患肿毒中砒毒者。不拘根皮花叶。捣汁多饮。得大利即愈。虫疮以油涂之良。虚者忌服。子 可作烛。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水杨柳】
内容:味苦平。入手太阴经。功专起痘疮顶陷。用枝煎汤浴之神效。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西河柳】
内容:味甘咸平。入手太阴经。功专消痞解酒。利小便。疗诸风。解诸毒。痧疹不出。
嗽喘闷乱。以叶为末。服四钱。疹后痢。以沙糖调服最效。一名观音柳。一名柽柳。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皂角】
内容:味辛咸。性燥。气浮而散。入手太阴阳明足厥阴经。功专搜风泄热。通关窍而吐痰 涎。搐鼻立作喷嚏。治中风口噤。胸痹喉痹。除湿去垢。消痰破坚。杀虫下胎。并治风湿风 癞。喘肿痰壅。坚症囊结。得白矾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噤。单服炙灰。治老人风秘。误吞铁 物。研末服之神效。以皂角烧铁锅。锅遂碎如粉。其化铁可知。去皮子弦。或蜜炙酥炙。绞 汁烧灰。柏实为使。恶麦冬。畏人参、苦参。皂刺味辛温。功同皂角。治肿毒妒乳。乳痈。
汁不出。内结成肿名妒乳。已溃勿服。肥皂荚。味辛温微毒。除风湿。去垢腻不拘奇疡恶毒 。用生者子弦筋。捣烂醋和敷立愈。不愈再敷。奇验。忌铁。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棕榈】
内容:味苦。入足厥阴经。功专泄热收脱。得侧柏卷柏炙灰存性服之。止远年下血。以及 吐衄下痢崩带。肠风下血。凡九窍流溢及金疮跌打诸血。烧灰涂之即止。惟用年久败棕良。
与发灰同用尤佳。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茶叶】
内容:味苦甘。入手足少阴太阴厥阴经。功专清心肺。涤肠胃。得甘菊治头痛。得生姜水 滞下。酒后饮之。引入膀胱肾经。患瘕疝水肿空心亦忌之。陈细者良。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吴茱萸】
内容:味辛苦。入足太阴阳明厥阴经。功专温中下气。得干姜治吞酸。得黄连、白芍治 赤白下利。得茯苓治痰饮。惟损气动火。昏目发疮。病非寒滞有湿者勿用。即有寒湿者亦宜 少用。开口陈久者良。滚汤泡去苦汁。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恶丹参、硝 石。畏紫石英。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蜀椒】
内容:味辛。入足太阴阳明经。功专疗心腹冷痛。传尸劳疰。得地黄汁调养真元。得白茯 苓补益心肾。得乌梅治蛔。阴虚火旺之人忌服。闭口者杀人宜去之。微炒去汗。捣去里面黄 壳。取红用。名椒红。得盐良。杏仁为使。畏雄黄、附子、防风、款冬、凉水麻仁。中其毒 者用凉水麻仁浆解之。一名川椒。秦产俗名花椒。实稍大。子名椒目。味辛有小毒。专行水 道。不行谷道。消水蛊。除胀定喘。及肾虚耳鸣。根辛热。杀虫煎汤。洗香港脚及湿疮。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毕澄茄】
内容:味辛大热有毒。入足太阴阳明经。功专治膀胱冷气。得白豆蔻治噎食不纳。得高 良 姜治寒呃。得薄荷、荆芥治鼻塞不通。得荜茇为末。擦牙治齿浮热痛。若蜈蚣咬伤。毕澄茄 嚼敷即愈。毕澄茄即胡椒之大者。一 类二种。胡椒杀鱼肉鳖蕈毒。食料宜之。多食损肺发疮。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苏木】
内容:味甘咸辛平。入手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功专行血去瘀。宣表里之风。得乳香酒服治 产后败血上冲。得人参治败血乘虚入肺。挟虚气喘垂危。若刀斧断指。以末敷之。外以蚕茧 缚好即接。虚甚无瘀滞者忌服。
<目录>卷二木部<篇名>【沉香】
内容:味辛苦性温。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少阴经。功专治气淋精寒。得木香治胞转不通。得 肉苁蓉治大肠虚闭。得紫苏、白蔻仁为末。以柿蒂汤服。治胃冷久呃。色黑沉水者良。入汤 剂磨汁。入丸散纸裹置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