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4-本草撮要-第6页

神效。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三七】
内容:味甘苦。入足阳明厥阴经。功专治上下血症。得生地、阿胶治吐血捷效。金疮要药 。又名山漆。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地榆】
内容:味苦酸微寒。性沉涩。入足厥阴经。功专除血热。治吐衄崩中。肠风血痢。若虚寒 泻痢初起并血虚者均忌。得发良。恶麦冬。炒黑用。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蒲黄】
内容:味甘。入足厥阴经。功专治血症。生破血。熟止血。得五灵脂治心腹诸痛。得青黛 治重舌胀满。以干姜同蒲黄为末。搽舌胀尤效。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卷柏】
内容:味辛平。入足厥阴经。功专破血通经。治症瘕淋结。炙用辛温止血。治肠风脱肛。
俗名万年松。盐水煮半日。井水煮半日焙用。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茹】
内容:味辛寒。有小毒。入足厥阴经。功专蚀恶肉。排脓血。杀疥虫。除热痹。破症瘕。
内经云。同乌 鱼骨治妇人血枯。甘草为使。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郁金】
内容:味辛。入手少阴厥阴经。功专去恶血。破结聚。得明矾治失心癫狂。得甘草、片脑 治痘毒入心经不下行。上为吐衄。及下为尿血。用郁金末、韭汁、姜汁、童便服。痰中带血 加入竹沥。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姜黄】
内容:味苦辛。性寒。入足厥阴经。功专下气破血。得肉桂治寒厥胃痛。产后症瘕。血虚 臂痛者忌。堕胎。川广产者佳。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蓬莪术】
内容:味苦辛。入足厥阴经。功专破气中之血。得木香疗冷气攻心。得阿魏治小儿盘肠 痛。灰火煨透。乘热捣之。入气分。或醋磨酒磨或熟用入血分。堕胎。虚者忌服。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京三棱】
内容:味苦甘平。入足厥阴太阴经。功专疗症瘕。破血结。得蓬术治浑身燎泡。得大黄 治癖。得丁香治反胃药食不下。堕胎。面裹煨用。按用棱 均须佐以补气健脾之品为要。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茅根】
内容:味甘气寒。入手少阴足太阴阳明经。功专除热止血。得猪肉治黄汗。得枇杷叶治呕 逆。花治鼻衄。产淋。解酒毒。肺热喘急。茅针酒煮。一根服溃痈疖。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芦根】
内容:味甘寒。入手太阴足阳明经。功专消渴去呕逆。得麦冬治霍乱烦闷。得麦冬、骨皮 、茯苓、陈皮、生姜治骨蒸肺痿。如独用止小便。并解鱼蟹河豚毒。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苎根】
内容:味甘。入手足太阴经。功专凉血。止漏胎。得建莲、糯米能固胎元。汁能化血为 水。皮与产妇作枕止血晕。安腹上止产后腹痛。捣根贴赤游丹毒痈疽发背金疮折伤。加龙胆 同捣治鸡骨鲠。鸡汤下。鱼鲠鱼汤下。同蛤粉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治小便不通。或但用 根研末。摊绢上。贴少腹连阴际。须臾即通。脱肛以之熏洗亦佳。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蔷薇根】
内容:味苦涩而冷。入手足阳明经。功专除风热湿热。生肌杀虫。治泄痢消渴。遗溺好 眠。痈疽疮癣。牙痛口糜。煎汁含咽。子名营实。酸温。主治略同。用根烧灰。白汤送下。
治金疮肿痛。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芭蕉根】
内容:味甘大寒。入足太阴厥阴经。功专治一切肿毒发背欲死。赤游风 热头痛。捣烂 涂之。产后血胀。捣汁温服二三合。渴热发狂。生捣汁。时饮一二合。得旱莲草治血淋涩痛 。又方以汁涂疮口即结疤。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大黄】
内容:味苦。入手足阳明足太阴手足厥阴经。功专下瘀。得紫石英、桃仁疗女子血闭。得 黄连治伤寒痞满。得杏仁疗伤损瘀血。若病在气分。胃虚弱者忌。生用更力峻。黄芩为使。
汤火伤。捣生者醋调敷。立即止痛无瘢。服大黄而泻。饮粥半盏即止。男患偏坠。以大黄末 醋调涂亦效。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黄芩】
内容:味苦气寒。入手太阴少阴少阳太阳阳明经。功专泻火。得白术安胎。得柴胡退寒热 。得芍药治痢。得浓朴、黄连止腹痛身热如火燎。
烦燥引饮而昼盛者。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
黄芩一两煎服。本事方治崩中暴下。惟血虚中寒者禁用。泻大肠火用子芩。泻肺火用片芩。
上行酒炒。泻肝胆火猪胆汁炒。山茱、龙骨为使。畏丹皮、丹砂。
<目录>卷一草部<篇名>【黄连】
内容:味苦大寒。入手少阴经。性燥。功专胜热。得枳实泻痞满。得乌梅、川椒安蛔。得 木香治滞下。得吴茱名左金丸。
治肝胆郁火左胁作痛。得猪藏名藏连丸。治便血血痢。得羊肝名羊肝丸。
治目疾。得大蒜治下血。得肉桂能交心肾于片刻。腹大四肢 瘦细如柴无力。大小便闭。名火鼓。得之烧火。为火所逼而成。以黄连、大黄、黄芩加木通 、车前子神效。治心火生用。虚火醋炒。肝胆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