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6-本草易读-第111页

小,包根而生。此说为胜。盖假松气而生也,千年者有 神。近世所用,皆自云南来者。又曰下有茯苓,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山人亦时见之,非 菟丝子之丝也。
山间独汗,茯苓末,水下。(验方第一。)
胸胁气逆腹满,茯苓同参煎服。(第二。)
梦泄成白浊,茯苓末,米汤下。(第三。)
\x五苓散\x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桂枝 治微热而渴,小便不利,脉浮数,此水停也。又治渴饮水,水入即吐,此水逆也。(诸 方第一。)
\x半夏加茯苓汤\x 半夏 生姜 茯苓 治呕而不渴者。(第二。)
\x茯苓甘草汤\x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治汗出不渴者。(第三。)
\x茯苓饮\x 茯苓 人参 白术 枳实 陈皮 生姜 治吐水后,胸满不食者。(第四。)
\x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x 桂枝汤原方,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治头痛发热,无汗,心下满,小便不利者。(第五。)
\x茯苓泽泻汤\x 茯苓 泽泻 甘草 桂枝 生姜 治呕而饮水者。(第六。)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琥珀三百三十六内容:\x以布拭热,或手心磨热,吸得芥草者,方为真也。\x 甘,平,无毒。安神散瘀,通淋破瘕,壮心明目,清肺利尿。治金疮止血生肌,定魄魂 辟邪 去蛊毒而平癫痫。
枫脂入地,千年变为琥珀,不独松脂变也。南海林邑多出之。松脂沦入地所化,有琥珀 则旁 而出茯苓处并无琥珀,不知出琥珀处复有茯苓否耶。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琥珀三百三十六<篇名>猪苓内容:\x生用忌铁\x 甘,平,无毒。入足太阴、太阳经。治肿胀腹痛,除湿热心烦,解淋肿香港脚,退妊娠子 淋。
疟而解毒蛊;止浊带之遗沥,解寒温之大热。
生衡山、济阴、冤句、蜀州、习州等渚。是木之余气所结,如松之余气结茯苓之义。他 木皆 肉白而实者佳。
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猪苓五两为末,白水下三钱,日三服。(验方第一。)
妊娠肿渴,从脚至腹,小便不利。同上。(第二。)
妊娠子淋。同上。(第三。)
身肿如软绵,木通二钱、猪苓三钱、茯苓二钱、槟榔二钱、灯心少许、白术三钱,水煎 服。(第四。)
\x猪苓汤\x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治热渴便癃脉浮,又治呕渴心烦不眠。(诸方第一。)
\x猪苓散\x 猪苓 泽泻 白术 为末。治呕后思水饮。(第二。)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雷丸三百三十七内容:(甘草水浸,酒蒸用。荔实、浓朴、蓄根、芫花为使,惟 苦,寒,有小毒。杀诸虫蛊毒,逐癫狂风邪。久服令人阴痿。
出石城山谷及汉中土中。八月采。乃竹之苓也。大小如栗,状如猪苓而圆,皮黑肉白,
并无苗蔓。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淡竹叶三百三十八内容:甘,寒,无毒。除新旧风邪之烦热,止喘促气胜之逆冲。止渴消痰,凉心益脾。治热狂 烦闷 出血,洗肛脱不收。失音不语之风,惊痫鬼疰之邪,头痛壮热之表,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淡竹叶三百三十八<篇名>淡竹茹内容:甘,微寒,无毒。除呕哕气逆,止吐衄血崩。妇人胎产,小儿痫热,伤寒劳复,肺痿唾 血。
上气发热,竹叶同陈皮煎服,三日一剂。(验方第一。)
天行发黄,竹叶、小麦、石膏,水煎频服。(第二。)
女劳复病,腹痛,卵肿股肿,竹茹水煎。(第三。)
产后烦热短气,竹茹同参、苓、甘草煎服。(第四。)
月水不断,竹茹炒末,水下。(第五。)
牙根宣露,竹茹、归尾为末。煎,入盐合漱。(第六。)
头痛,竹茹煎水,煎鸡子三枚食之。(第七。)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淡竹叶三百三十八<篇名>淡竹沥内容:甘,寒,无毒。清热除烦,消痰止渴。治中风失音,解风痹胸热。
中风口噤,同姜汁服。(验方第一。)
子烦,频服。(第二。)
小儿重舌,同黄柏时时点之。(第三。)
小儿目赤,点之。(第四。)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天竹黄三百三十九内容:甘,寒,无毒。治小儿惊风天吊,客忤癫痫,疗中风风热痰壅,失音不语。制药毒热发,
息 明目亦良。
今天竺国,诸竹内往往有之。人多烧诸骨及葛粉伪之,不可不知。或曰是南海边竹内尘 沙结 镛竹中,此竹极大,又名天竹,其内有黄,可以疗疾,此说得之。小儿惊热,同雄黄、黑丑 丸服,
薄荷汤下。(验方第一。)
<目录>本草易读卷七<篇名>黄绢三百四十内容:\x乃蚕吐黄丝所织,非染丝也。\x 煎水洗痘疮溃烂,烧灰止血痢吐崩。解病患消渴,疗产妇脬损。
产妇脬损,不小便而淋涩不断,黄绢一尺,丹皮、白芨为末各一钱,煎至绢烂,服之,
不宜作声。(验方第一。)
血崩,黄绢灰、棕子灰、京墨灰、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