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7-本草求真-第99页

故特拈出。以为妄食兔肉者戒。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凉血内容:(鱼)凉肝血开目翳 鱼胆(专入肝胆)。本属苦寒。可以点目去障。以胆入胆故也。至于青鱼之胆。气味亦 同。且 色青入肝。开窍于目。故胆有点目治鲠之功。目睛生汁注眼。能黑夜视物。以其好啖螺蚬。
螺蚬能明目也。又味苦气寒。能凉血热。故又主涂痔疮。擦火疮。吹喉痹。功与熊胆相同。
腊月收。阴干。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凉血内容:(鼠)入肝活血明目 夜明沙(专入肝)。即名天鼠屎也。其屎因食蚊虫而化。蚊虫善食人血。是即蚊虫之眼。
故能 入肝经血分活血。为治目盲障翳之圣药。(肝之窍在目。)凡人目生障翳。多缘肝有血积。以 致上攻于目。其或见为惊疳疟 。血气腹痛。得此辛以散邪。寒以胜热。则血自活。而病 无 不可愈。(本草称下死胎。)以其蚊善食血。(吴鹤皋曰。古人每用虻虫水蛭治血积。以其善 吃人血故耳。)故即可以食血者。治其血耳。(加石决明猪肝煎。名决明夜灵散。治鸡盲眼。
)并能烧烟辟蚊。(同鳖甲烧。)是即以蚊治蚊之意。淘净焙用。恶白薇白蔹。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凉血内容:(人)凉血逐瘀 血余(专入肝心。兼入肾)。味苦微温。据书载能补肾壮气。然总不如地茱参耆为补精 补气之 最耳。(素问曰。肾之华在发。王冰注云。肾主髓。脑者髓之海。发者脑之华。脑减则发素 。滑寿注云。水出高源。故肾华在发。发者血之余。血者水之类也。今方家叫发为血余。盖 本此也。叶世杰草木子云。精之荣以须。气之荣以眉。血之荣以发。类苑云。发属心。禀火 气而上生。须属肾。禀水气而下生。眉属肝。禀木气而侧生。故男子肾气外行而有须。女子 宦人则无须。而眉发不异也。)又载功能疗惊痫。理咳嗽。固崩带。止血晕血痢血淋。舌血 鼻血。暨转胞不通。及涂疮疥。入膏敷毒。治皆有效。(时珍曰。发者血之余。埋之土中。
千年不朽。煎之至枯。复有液出。误食入腹。变为瘕虫。 治服饵。令发不白。此正神化之 应验也。)然总皆属通关开窍。凉血散瘀生新之品。(子母秘录治小儿斑疹。用发灰饮。服二 钱。治小儿两角生疮。用发灰三钱。饮汁服。)若胃虚用之。多有吐泻之弊。皂荚洗。 用 。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血为人身之宝。安可言下。然有血瘀之极。积而为块。温之徒以增热。凉之或以增滞。
惟取 疏动走泄。苦咸烈毒之品。以为驱逐。则血自尔不凝。按书所载破血下血。药类甚众。要在 审症明确。则于治方不谬。如症兼寒兼热。内结不解。则宜用以莪术桃仁郁金母草以为之破 。取其辛以散热。苦以降结之意也。瘀气结甚。则宜用以斑蝥干漆以为之降。取其气味猛烈 。得以骤解之意也。寒气既除。内结滋甚。则宜用以丹参郁李没药姜黄三七紫菀柴参贯众以 为之下。取其苦以善降。不令内滞之意也!寒气既除。瘀滞不化。则宜用以蒲黄苏木以为之 疏。取其气味宣泄。不令郁滞之意也至有借食人血以治血。则有虻虫水蛭可用。借其咸味引 血下走。则有茜草血竭瓦楞紫贝 虫鳖甲可取。借其质轻灵活不滞。则有莲藕花蕊石可投。
借其阴气偏布可解。则有螃蟹蚯蚓可啖。借其酸涩咸臭以解。则有皂矾五灵脂可入。惟有苦 温而 破。则又更有刘寄奴等味。但刘寄奴自然铜古文钱三七血竭没药 虫。则于跌仆损伤而用。
蚯蚓则于解毒而用。丹参则于血瘀神志不安而用。水蛭虻虫桃仁。则于蓄血而用。花蕊石则 于金疮血出而用。五灵脂益母草蒲黄。则于妇人血滞而用。茜草则于妇人经闭不解而用。瓦 楞子则为妇人块积而用。斑蝥则为恶疮恶毒而用。郁金则为血瘀胞络痰气积聚而用。莪术则 为 血瘀积痛不解而用。郁李仁则为下气行水破血而用。干漆则为铲除老血蛊积而用。紫贝则为 血蛊水积而用。贯众则为时行不正而用。鳖甲则为劳热骨蒸而用。紫参则为血痢痈肿而用。
姜黄则为脾中血滞而用。苏木则为表里风起而用。皂矾则为收痰杀虫除湿而用。生藕则为通 调津液而用也。至于斑蝥干漆三七水蛭虻虫 虫螃蟹瓦楞子花蕊石。尤为诸剂中下血败血之 最。用之须当审顾。不可稍有忽略。以致损人元气于不测中也!
<目录>上编\卷五血剂<篇名>下血内容:(山草)入肠明厥阴血分化而为水 三七(专入肝胃。兼入心大肠。又名山漆。时珍曰。或云能合金疮。如漆粘物也。)甘 苦微寒 而温。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
能于血分化其血瘀。试以诸血之中入以三七。则血旋化为水矣。此非红花紫草类也。故凡金 刃刀剪所作。及跌仆杖疮血出不止。嚼烂涂之。或为末渗其血。即止。(时珍曰。受杖时。
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杖后尤宜服之。)且以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经水不止。产后 恶露不下。俱宜自嚼。或为末。米饮送下即愈。并虎咬蛇伤血出可治。(与血竭同。)此为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