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8-本草简要方-第26页

两五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腹盐汤下。治肾风疮。
外用木香槟榔防风白芷各二钱。白芨一钱。龙骨五分。( 另研)麝香一字。(另研)蛇蜕 条。
(烧灰)腻粉十五筒。研细末和匀。另用鳝鱼一条槌碎。加百部一两。(切碎)南椒三铢。
油一 两。煎令得所。去滓只用油涂疮口。再敷药末。油纸裹之。三日一换。换时先以柳枝甘草煎 汤洗疮拭净。补肝散。蒺藜子七月七日采。阴干捣末。食后水服方寸匕。日二次。治久年失 明。
<目录>卷之三\草部二<篇名>大黄属性:主治。攻坚涤秽推陈致新。泻一切实火。安五脏。赤白痢里结腹痛壮热谵语。黄胆。
瘕。
当忌。大黄丸大黄(碎如豆熬黑)柴胡芒硝各一斤。川芎五两。干姜蜀椒各一升。茯苓鸡子 大 一 血。二十日下长虫及青黄汁。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而能成孕。又方。大黄(微炒)七钱 五 分 丸绿豆 大。每服五丸。不拘时温化 大黄(蒸)朴硝生草各一两。锉碎。每服二钱。水半盏入蜜少许。煎至三分服。治小儿惊热 涎 风二便不通。又方。大黄牛膝各五两。代赭石二两。朴硝丹皮甘草紫菀各三两。虻虫水蛭桃 仁干姜细辛芒硝各二两。麻黄五合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内硝。分五服。五更首次服。
隔一炊顷再服。治经水日久不行。胞中有风冷者。下后将息忌风。大黄牡丹汤。大黄四两。
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研)冬瓜仁五合。芒硝三合。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硝。再煎 数 沸顿服。有脓当下脓。无脓当下血。治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 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脓未成者。大黄散。大黄(锉微炒)防风各五钱。升麻黄芩麻黄秦 艽 各一分。朴硝二分。 咀 方。大黄三棱(炮)各一两。研末醋熬成膏。每服一匙。空腹时姜橘皮汤调下。治胁如石。
以 利为度。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二服。
治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按之濡。表已解其脉关上浮紧者。滚痰丸。大黄(酒浸蒸熟切 片)生黄芩各八两。
上各取末。水和丸梧子大。常服一二十丸。小病五六十丸。缓病七八十丸。急病一百二十丸。
温水下。即卧勿动 已。孕妇忌服。
<目录>卷之三\草部二<篇名>大戟属性:主治泻脏腑水湿发汗。利大小便。下恶血痞块。除蛊毒通月经堕胎。控涎丸。紫大戟 甘遂白芥子(微炒)各一两。研末。姜汁打面糊丸梧子大。每服七丸至二十丸。若取利可 服五 六十丸。治痰涎留胸膈上下。变为诸病。或颈项胸背腰胁手足胯髀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钓 痛走易及皮肤麻痹。似乎瘫痪。又治头痛不可举。或咳唾喘息。或痰迷心窍。大戟散。大戟 当归橘皮各一两。水二升煎取七合服。治不问年月浅深水肿。服后下水二三斗。勿惊怪。至 重不过再服。忌毒食一年。大戟膏。红芽大戟整枝。温茶洗净。去心嚼融敷。嚼时药汁不可 吞下。治一切恶疮疔毒阴疽。
<目录>卷之三\草部二<篇名>甘遂属性:主治。泻肾经隧道水湿。下五水。去痰。大腹疝瘕面目浮肿痰迷颠痫。十枣丸。甘 戟芫花等分研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侵晨服。治水肿喘急。大小便不通。以下 利去黄水为度。否则次午再服。甘遂散。泰山赤皮甘遂一两。炼蜜和匀。分四服。一服 治二便不通。若小便转脬。可用甘遂末一钱。猪苓汤调下。立通。又方。甘遂(炒)二钱二 分。
黑牵牛一两半为末。水煎。时时呷饮。治水肿满腹。
<目录>卷之三\草部二<篇名>蓖麻属性:主治通窍。拔毒消肿。追脓。止痛催生。治头风通大小便瘰 结核毒肿。蓖麻子丸 麻 (火 醋淬七次研细水飞)乳香各二钱。研末。黄蜡熔丸。每用一丸塞入耳中。治久聋。蓖麻子油 取子捣烂水煮取沫。沫尽去水。以沫熬之。至点灯不炸。入水不散为度。能去肠中积垢。拔 毒外出。故外科诸膏中多用之。
<目录>卷之三\草部二<篇名>常山属性:主治诸种疟疾。吐痰涎。胸中邪结。常山饮。常山(醋炒)槟榔青皮(炒)甘草当归各 穿山甲( )八分。黑豆四十粒。生姜七片。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侵晨热服。治疟发 至 夜热不止。脉实邪盛者。按此为治疟主药。内含吐剂。与甘草同服。尤属必吐。向有疟生于 痰之谬说。故使之吐。其实当与半夏乌梅浓朴诸药同用。则可不吐而疟愈矣。各种疟皆可治。
故截疟诸汤诸酒诸丸均用之。黄者为佳。叶之功效与根同。
<目录>卷之三\草部二<篇名>藜芦属性:主治引吐疯痫上脑。风涎。黄胆肿疾。蛊毒杀头虱。及误吞水蛭。(为末服)此为吐药 主。凡病在上焦属风痰须吐者宜用。藜芦甘草汤。藜芦甘草等分。水煎服。治痰入经络 指臂肿动。身体 不定。甘草之用。专在和胃。藜芦膏。藜芦松脂(细研)苦参雄黄 研)
白矾( 枯)各二两。先捣藜芦苦参为粗末。入猪脂一斤相和。煎十余沸。绵滤去滓。次入 他 末搅匀。待冷瓷盒收贮。治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