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槽风。 齿。解火毒面毒金石毒。牛马急黄黑汗。(研二三两灌之) 胡 桐泪散。胡桐泪细辛川芎白芷各一钱五分。寒水石二钱。生地一钱。青盐二分。研末。干擦 患处。少选漱去。再擦。治牙龈腐臭。时流白脓。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黄柏属性:主治。滋阴。降火。清热。杀虫。壮骨髓。利下焦。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肌 肤 赤热。气逆脉波黄胆。骨蒸。时行赤目。目昏耳鸣。鼻衄。喉肿。喉痹。心热。心痛。五脏 结热肠风。痔血。血痢下血。阴痿消渴。尿多。小便不通。妇人妊娠下痢。阴蚀。小儿囟肿。
脐疮。诸疮作痛。痈疽。乳发。冻疮。火毒疮。热泡疮。头疮虫疮。口疮。阴茎疮。黄柏丸。
黄柏五钱。赤芍四钱。研末。米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治小儿热痢下 血。 又方。黄柏(微炒锉)当归(微炒锉)各一两。研末。煨大蒜和丸绿豆大。每服七丸。
日 三四次。治小儿久白痢。腹胀 痛。 黄柏散。黄柏一两。五倍子二钱。密陀僧甘草各一钱。
除柏外余均研末。清水调敷柏上。火炙三五次。将柏切片。临卧贴之。天明即愈。治茧唇。 又 方。黄柏(蜜涂炙干)白僵蚕(炒去丝)各等分。研末掺患处治湿疮。 又方。黄柏大黄朴 硝鸡 子壳寒水石各等分。研末水调涂。治汤火伤。 又方。黄柏黄连防风各四钱。胡椒五钱大枫 肉枯矾各二钱。大茴香花椒各三钱。雄黄硫黄各五分。槟榔二枚。斑蝥十个。潮脑一钱五分。
研末腊猪油调涂。麻木者亦可擦。痒而搔破者擦破处。治手足皮枯。破则如水窠。或痒如疥 癞。并治雁来风。 黄柏汤。黄柏黄连白头翁升麻当归牡蛎石榴皮黄芩寄生炙草各二分。犀 角艾叶各一分。 咀。水煎服。治小儿下赤白痢如鱼脑。头痛身热。或心烦壮热及温病热盛。
下血如鱼脑者。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浓朴属性:主治。温中。健脾益气消痰。暖胃。化食。调关节补肠胃。祛积水。破宿血。伤寒。中 风惊悸。冷痛霍乱转筋。气血麻痹反胃呕逆。痰壅气滞。胸闷气胀。口吐酸水。腹鸣洞泻。
尿白五脏。一切气病。妇人经闭。产前后脏腑不安。 浓朴丸。浓朴蜀椒(去目微炒)川乌 (炮 去皮)各一两五钱。紫菀菖蒲吴萸柴胡桔梗茯苓官桂皂角(去皮弦炙)干姜(炮)人参各二 两。
黄连二两五钱。巴豆霜五钱。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丸。渐加四七丸。以利为度。食后生 姜汤下。治反胃吐逆。气上冲心。及秋冬间下痢。此方春夏加黄连二两。秋冬再加浓朴二两。
浓朴三物汤。浓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个。水一斗二升。先煎朴枳至五升。下大黄煮取 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治腹满痛。大便秘。 浓朴七物汤。浓朴八两。炙草大黄(姜 制)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 次。治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呕加半夏。利去大黄。寒多加生姜至八两。 浓 朴麻黄汤。浓朴五两。麻黄(去节)四两。石膏(如鸡子大一块。槌碎)杏仁半夏五味子各 五合。
干姜细辛各二两。小麦一升。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次。治咳逆脉浮。喉中不利。如水鸡声。 浓朴散。浓朴(姜汁炙)人参诃黎勒(煨去 皮)
白术黄连(微炒)地榆(微炙)各一分。炙草干姜(炮)各五厘。肉豆蔻一枚。为散。每 服五分。
粥饮调下。日三四次。治小儿脾胃不和。洞泄下利。羸瘦少食。 浓朴汤。浓朴干姜阿胶各 四钱。黄连六钱。石榴皮艾叶各五钱。水煎。日服二次。治久痢二三年不止。 又方。浓朴 (姜汁炙)枳壳高良姜槟榔朴硝各七钱五分。大黄(炒)二两。研末。每服三钱。水煎温服。
治 干霍乱。 又方。浓朴陈皮各二两。炙草干姜各五钱。茯苓一两。 咀。每服一两。水煎服。
治脾胃虚寒作胀。时痛时止。 浓朴煎丸。浓朴锉片。生姜二斤切片。水五升。煮朴汁干焙 朴。干姜四两。甘草二两。水五升。再煮朴干。去草。焙姜朴为末。又用枣肉生姜同煮熟。
去芦。捣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中降气。化痰进食。去冷冻饮料泄泻呕吐等症。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杜仲属性:主治。润肝。补肾。益精气。坚筋骨。健腰膝。肾劳。肾冷。腰脊。拘挛。妇人胎漏胎 堕。 杜仲丸。杜仲(姜制炒去丝)续断(酒浸)各二两。研末。水煮枣肉和丸。每服七十 丸。
梧子大。米饮下。治妊娠二三月胎动腰痛欲堕。(按此药二钱。佐以桑寄生二钱。夏枯草炒 淡苓各三钱。为治高血压良方。)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椿属性:主治涩肠。燥湿。杀蛔虫。口鼻疳虫。疳 。疥 。肺胃积痰。肠滑肠风。精滑。梦遗。
下血泄痢。妇人血崩。赤白带下。产后恶露不尽。 椿皮丸。椿根白皮诃黎勒各五钱。母丁 香三十个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治休息痢。日夜无度。腥臭难近。脐腹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