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8-本草简要方-第62页

治 皮痹不仁。 蔓荆子散。生蔓荆子菊花苦参各四两。枸杞子天麻各二两。天南星(姜制)胡 麻 (炒熟)各一两。研末。每服二钱。荆芥煎汤调下。日二次。治肺脏壅热。风毒如癞。变成 恶 风者。 又方。蔓荆子甘菊花半夏羚羊角屑枳壳(麸炒)茯神川芎黄芩防风各七钱五分。麦 冬 (去心焙)石膏各一两。地骨皮赤箭细辛炙草各五钱。 咀。每服三钱。加生姜五厘。水煎 服 。治风邪头晕。起则欲倒。忌食热面饴糖羊肉。 又方。蔓荆子赤芍生地桑白皮甘菊花赤茯 苓升麻麦冬木通前胡炙草各一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前服。治内热耳内出脓 。又方。蔓荆子荆叶(无则以荆芥代之)白芷细辛防风川芎桂皮丁香皮羌活各一两。 咀。
每服一两。加盐一匙。葱白五茎。水煎淋洗痛处。冷则易之。治打跌损伤瘀血结痛。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芙蓉属性:叶花主治。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
根专疗疮痈发背。妇人乳痈。 芙蓉散。芙蓉叶不论生干。研末蜜调敷疮痈周遭。留头不敷。
干即换。未成即消。已成即溃。惟疮色白者不用。 芙蓉菊叶散。芙蓉叶菊叶赤小豆香附白 芨各四两。研末。加麝香五分。米醋调涂。围住痈疽根脚。 又方。芙蓉叶二两。紫金皮南 星各一两。独活白芷赤芍各五钱。研末。生姜汁茶清调敷贴缚。治扑打伤损肿痛。如有紫黑 色不退。加肉桂五钱。 又方。芙蓉叶黄荆子等分。研末。鸡子清调搽四围。治发背痈疽。 按 乳痈发背诸疮。红肿 痛者。皆可用此药。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鸡血藤胶属性:出云南。以鸡血藤熬成之胶也。取少许入滚汤中。有一线如鸡血走散者真。 主治益气。
助血。祛风冷。壮筋骨。治老人手足麻痹瘫痪。男子虚损胃病。妇女经水不调。及干血劳。
子宫虚冷。不孕等症。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藤黄属性:产广东。黄藤熬汁即成。 主治。止血。杀虫。化毒。敛金疮。疗刀斧木石及汤火诸伤。
中藤黄毒者食海蜇即解。 一笔消。大黄二两。藤黄一两。明矾蟾酥各五钱。麝香乳香没药 各二钱。研末。用蜗牛捣和作锭。遇小疖毒未出头。醋磨浓敷四围。数次即愈。又一方。藤 黄雄黄胆矾硼砂铜绿皮硝草乌各一两。麝香二钱。研末。和蟾酥为条。笔管大。遇一切痈肿。
醋浓磨涂调四围。数次即愈凡一切无名肿毒。及对口发背初起无上药时。亦可用滴花烧酒藤 黄敷。须不住手。半日即消。 又方。白芨白蔹三七五倍子皂角山慈菇藤黄各等分除藤黄外。
锉薄片入砂锅内浸一日。煎汁倾出。入水再煎数次。滤净熬膏。将藤黄用水蒸化加入搅匀。
再熬入碗晒干。用时鸡蛋清磨浓汁调涂。此药可以移毒。毒生肢节穴道险要处。恐成漏症废 人者。用此药涂半圈。即能移过一边。或专用藤黄银朱等分和醋敷。亦可赶毒至他处若用 树汁调。可治一切顽癣。无回丹。藤黄雄黄大黄碱各一两。蟾酥麝香各二钱。血竭甲片(炒)
各五钱。醋磨。涂治一切疔痈脑疽。 黄提药藤黄雄黄郁金各二钱。牛黄蟾酥 砂冰麝各五 分。巴豆肉八钱。蓖麻肉一两。共捣烂瓷瓶贮。遇用放膏药上贴之。治一切恶毒。未成可消。
已成化腐。疔肿尤妙。 五黄散藤黄雄黄姜黄硫黄鸡脚大黄各等分。研末。菜油调涂患处。
七日勿洗。痊愈。治一切顽癣。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茯苓属性:主治。行水。逐湿。平火。滋阴。补脾胃。调中益气。安神止渴。除虚热。通关节。暖 腰膝。利小便。泻膀胱热治五劳七伤。消咳逆。呕吐。惊悸膈中痰水。心下结痛。肺痿痰壅。
大腹水肿。淋沥奔豚。肾积泄泻。妇人热淋。小儿惊痫。补益心脾。白者为宜。清利湿热。
赤者为宜。安定神志。宜用带皮茯神。开腠理。去水肿。宜用皮。 茯苓丸。茯苓人参桂心 (熬)干姜半夏橘皮各一两。白术葛根(煨)炙草枳实各二两。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 三十 丸。日三次。治妊娠恶阻。心烦痰眩。 又方。茯苓一两。半夏二两。枳壳(麸炒)五钱。
风 化硝二钱五分。研末。生姜汁煮神曲糊丸梧子大。空腹姜汤下三五十丸。治中脘痰饮脾弱。
致手臂牵掣。或战掉不能举动。或四肢不能移转。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 又方。赤 茯苓防风细辛白术泽泻官桂各五钱。栝蒌根紫菀茸附子(炮)黄 芍药炙草各七钱五分。生 地 牛膝(酒浸)山药独活半夏山茱萸肉各二钱五分。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食前米饮 下。
临卧温酒下。治胞痹。 白茯苓丸。白茯苓覆盆子栝蒌根黄连萆 人参熟地玄参各一两。石 斛蛇床子各七钱五分。鸡 三十具。(微炒)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磁石 汤 下。治消肾。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又方。白茯苓熟地各一两。人参桂心远志石菖蒲柏子 仁琥珀各五钱。研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治产后心虚惊悸。 茯苓川芎汤。赤茯苓 一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