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8-本草简要方-第65页

热。发汗。泻膀胱热。水肿。淋病。香港脚。
腹满。妇人带下。胎肿。妊娠肿渴。 猪苓丸。猪苓(去黑皮切片。以米糊浆晒干)二两。
生 半夏(破如豆大。矾水浸三宿晒干)一两。先以猪苓末一两同半夏炒黄。勿令焦。研半夏为 末 打糊同炒过。同猪苓末为丸梧子大。更以猪苓末一两同炒微裂。砂瓶内养之。每服三四十丸 。空腹盐汤下。未申时温酒再服一次。治肥人湿热伤气遗精便浊涩痛。及痰迷。 猪苓散。
猪苓木通 蓄苍术(泔水制)黑狗脊大黄(炮)栀子仁滑石(飞过)各一两。车前子(酒蒸)
五钱。
研末。每服三钱。食前青盐汤调下。治云雾移睛。 猪苓汤。猪苓茯苓阿胶(炒)滑石(碎)
泽 泻各一两。水四升。先煎四味取二升。去滓。纳阿胶烊化。温服七合。日三次治阳明病脉浮 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呕且渴。心烦不得眠。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雷丸属性:主治。消积。杀虫。祛风。解毒。治癫痫狂走。杀寸白虫。小儿百病。久服阴痿。 雷 丸丸。雷丸(炮)橘皮桃仁(麸炒)各一两二钱五分。贯众五钱。白芜荑(炒)青葙子(炒)
干漆(炒 令烟尽)各一两。野狼牙一两五钱。乱发(如鸡子大烧为灰)研末。蜜丸梧子大。每空腹早晚 各 以温酒下十五丸。治心脏劳热生蛊。贯心作痛。 又方。生雷丸生鹤虱生使君子胡黄连(微 炒)芦荟各五钱。麝香五分。蟾一枚(陈酒浸一宿。慢火炙熟去皮足骨焙干)木香肉豆蔻各 一 分。芜荑一两。朱砂二钱。(留少许为衣)研末 猪胆四个取汁。入瓷盏中重汤煮过。和杵 为 丸。黍米大。每服五至七丸。麦冬汤下。日三次。治小儿疳。
<目录>卷之六\木部二<篇名>竹淡竹根属性:主治。消痰。去风热。烦热。惊悸。解丹石热渴。 沥泻火降痰润燥。养血清胃。咳嗽。
肺痿。壮热。反胃风痹。风痉。 茹凉血。除热。寒热。伤寒劳复。惊痫。鼻衄。吐血。肺 痿。胃热。呕逆。上焦烦热。五痔妇人崩中胎动。小儿热痫。叶凉心经。治壮热。利小便。
狂热烦闷。喉痹痰呕。 黄(系竹液结成。以生天竺及南海大竹中者为良。现多杂采诸竹。
或煎竹沥代用之。)主治。小儿惊痫。天吊。去风热。养五脏。中风。痰壅。制药毒发热。 竹 皮大丸。生竹茹石膏各二分。桂枝白薇各一分。甘草七分。研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
米饮下。日三夜二。治乳子过多。中虚烦乱。有热倍白薇。烦喘加柏实一分。 竹茹丸。黄 连一两。(锉作块)茱萸一两。滴蜜炒黄赤色。去茱萸研末。薄糊和丸萝卜子大。每服十丸。
竹茹汤下。治小儿渴泻。 竹茹石膏汤。竹茹石膏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水煎服。治壮热吐呕。
去后四味。亦治白喉壮热。 竹茹汤。青竹茹二合。好酒一升煮三五沸。分作三服。治妊娠 失堕。胎损。腹痛下血。 又方。竹茹橘红干葛甘竹麦冬生姜水煎服。治热吐。口渴烦躁。
热甚加黄连。 又方。淡竹茹麦冬小麦炙草人参半夏茯苓水煎服。治内热。 又方。淡竹茹 指大一块。麦冬小麦各二两五钱。炙草一两。人参白茯苓各一两五钱。半夏二两。锉散。每 服四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及妇人心虚惊悸。 天竺黄丹。
天竺黄一两。晚蚕蛾(微炒)白僵蚕(微炒)黄连各五钱。朱砂青黛麝香各五分。研末。粳 米和 丸黍米大。每服七至十丸。人参汤下。治小儿痰闭。 天竺黄散。天竺黄五钱。牛黄雄黄朱 砂芦荟麝香蟾头(炙令焦黄)黄连犀角屑木香炙草钩藤各一分。龙脑一钱。研细。每服五分。
汤调下。日三次。治小儿干疳。 又方。天竺黄郁金茯神甘草各五钱。硼砂牙硝白芷川芎僵 蚕(炒去丝)枳壳(麸炒)各二钱五分。朱砂(水飞)二钱。麝香一字。蝉蜕十五枚。研末。
每服 五分至一钱。薄荷或麦冬煎汤调下。治上焦风热口鼻生疮。两目赤肿。咽膈不利。痰涎壅滞。
惊搐烦闷。
<目录>卷之七\虫部<篇名>蜂属性:蜜主治。润肠。养脾。益气。补中。和营卫。通三焦。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
治心腹血刺痛。 蜜蜡主治补中。续绝。益气。下痢脓血。孕妇胎动下血。 露蜂房主治。
惊痫。 。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疔肿。止风虫牙痛。洗乳痈。 蜜挺。蜜二 合。铜器中微火煎。候如饴状。搅入皂角细辛末少许。至可丸。乘热捻作挺。头锐大如指。
约长半寸。纳肛门内。少顷即通大便。凡伤寒便秘不可药下者。此法最良。 蜜柏散。黄 不拘多少。蜜炙灰色。研细末。临卧干掺。治口疮久不愈。忌酒醋酱。 蜜髓煎蜜一碗。猪 骨髓五两。煮熟分十服。日三次。治中蛊毒腹内坚痛。面目青黄。病变无常。 蜂房膏。露 蜂房(炙)蛇蜕(炙)玄参蛇床子黄 各三分。杏仁一两五钱。乱发(鸡子许大)铅丹蜡各 二两。
先以蜂房蛇蜕玄参蛇床黄 锉碎。绵裹酒浸一宿。勿令酒多。用油八两。纳杏仁乱发煎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