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206页

>滑石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画石(《衍义》)、液石(《别录》)、 石(音辽)、脱石(音夺)、冷石(弘景)、
番石(《别录》)、共石。
宗 曰∶滑石,今谓之画石,因其软滑可写画也。
时珍曰∶滑石性滑利窍,其质又滑腻,故以名之。表画家用刷纸代粉,最白腻。
,乃脂膏也,因以名县。脱乃肉无骨也。此物最滑腻,无硬者为良,故有诸名。
【集解】《别录》曰∶滑石生赭阳山谷,及泰山之阴,或掖北白山,或卷山,采无时。
弘景曰∶滑石色正白,《仙经》用之为泥。今出湘州、始安郡诸处,初取软如泥,久渐 坚强,人多以作冢中明器物。赭阳属南阳,掖县属青州东莱,卷县属司州荥阳。又有冷石,
小青黄,并冷利,能熨油污衣物。恭曰∶此石所在皆有。岭南始安出者,白如凝脂,极软滑。
出掖县者,理粗质青有黑点;惟可为器,不可入药。齐州南山神通寺南谷亦大有,色青白不 佳,而滑腻则胜。
藏器曰∶始安、掖县所出二石,形质既异,所用又殊。始安者软滑而白,宜入药;东莱 者,硬涩而青,乃作器石也。
曰∶凡使有多般∶其白滑石如方解石,色似冰白,画石上有白腻纹者,真也。乌滑石 似,画石上有青白腻纹,入用亦妙。绿滑石性寒有毒,不入药用。黄滑石似金颗颗圆,画 石上有青黑色者,勿用,杀人。冷滑石青苍色,画石上作白腻纹,亦勿用之。
颂曰∶今道、永、莱、濠州皆有之。凡二种。道、永州出者白滑如凝脂。《南越志》云 ∶城县出 石,即滑石也。土人以为烧器,烹鱼食,是也。莱、濠州出者理粗质青,有黑 点,亦谓之斑石。二种皆可作器,甚精好。初出软柔,彼人就穴中制作,用力殊少也。本草 所载土地皆是北方,而今医家所用白色者,自南方来。或云沂州所出甚白佳,与本草所云泰 山之阴相合,而彼土不取为药。今濠州所供青滑石,云性寒无毒,主心气涩滞,与《本经》
大同小异。
又《张勃吴录地理志》及《大康地记》云∶郁林州布山县马湖马岭山皆有虺,甚毒杀人,
有冷石可以解之。石色赤黑,味苦,屑之着疮中,并以切齿立苏,一名切齿石。今人多用冷 石作粉,治痱疮,或云即滑石也,但味之甘苦不同尔。
时珍曰∶滑石,广之桂林各邑及瑶峒中皆出之,即古之始安也。白、黑二种,功皆相似 。山东蓬莱县桂府村所出者亦佳,故医方有桂府滑石,与桂林者同称也。今人亦以刻图书,
不甚坚牢。滑石之根,为不灰木。滑石中有光明黄子,为石脑芝。
【修治】 曰∶凡用白滑石,先以刀刮净研粉,以牡丹皮同煮一伏时。去牡丹皮,取滑 石,以东流水淘过,晒干用。
【气味】甘,寒,无毒。《别录》曰∶大寒。
之才曰∶石苇为之使,恶曾青,制雄黄。
【主治】身热泄 ,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饥 长年(《本经》)。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别录》)。燥湿,分水道,
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偏主石淋为要药(震亨)。
疗黄胆水肿香港脚,吐血衄血,金疮血出,诸疮肿毒(时珍)。
【发明】颂曰∶古方治淋沥,多单使滑石。又与石苇同捣末,饮服刀圭,更快。又主石 淋,发烦闷,取十二分研粉,分作两服,水调下。烦热定,即停后服。
权曰∶滑石疗五淋,主产难,服其末。又末与丹参、蜜、猪脂为膏,入其月即空心酒下 弹丸大,临产倍服,令胎滑易生,除烦热心躁。
元素曰∶滑石气温味甘,治前阴窍涩不利,性沉重,能泄上气令下行,故曰滑则利窍,
不与诸淡渗药同。
好古曰∶入足太阳经。滑能利窍,以通水道,为至燥之剂。猪苓汤用滑石、阿胶,同为 滑剂以利水道;葱、豉、生姜同煎,去滓澄清以解利。淡味渗泄为阳,故解表利小便也。若 小便自利者,不宜用。
时珍曰∶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盖甘淡之味,先 入于胃渗走经络,游溢津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
气化则能出。故滑石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发表是荡上中之热,利水道是 荡中下之热;发表是燥上中之湿,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湿。热散则三焦宁而表里和,湿去则阑 门通而阴阳利。刘河间之用益元散,通治表里上下诸病,盖是此意,但未发出尔。
【附方】旧六,新一十三。
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解中暑伤寒疫疠,饥饱劳损,忧愁思虑,惊恐 悲怒,传染并汗后遗热劳复诸疾。兼解两感伤寒,百药酒食邪热毒。治五劳七伤,一切虚损,
内伤阴痿,惊悸健忘,痫螈烦满,短气痰嗽,肌肉疼痛,腹胀闷痛,淋 涩痛,服石石淋。
疗身热呕吐泄泻,肠 下痢赤白。除烦热,胸中积聚,寒热。止渴,消畜水。
妇人产后损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