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猪肉一斤,合作羹食。(《肘后》)
解中酒毒,恐烂五脏。茅根汁,饮一升。(《千金方》)
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
劳伤溺血∶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
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
吐血不止∶《千金翼》∶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妇人良方》∶用根洗捣汁,日饮一 合。
竹木入肉∶白茅根烧末,猪脂和涂之。风入成肿者,亦良。(《肘后方》)
茅针(即初生苗也。《拾遗》)
【气味】甘,平,无毒。大明曰∶凉。
【主治】下水(《别录》)。治消渴,能破血(甄权)。通小肠,治鼻衄及暴下血,水煮服 之。恶疮痈肿、软疖未溃 \x花\x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煎饮,止吐血衄血,并塞鼻。又敷灸疮不合, 刀箭金疮,止血并痛(大明)。
\x屋上败茅\x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猝吐血,锉三升,酒浸煮一升服。和酱汁研,敷斑疮及蚕啮疮(藏器)。屋四 角 【发明】时珍曰∶按《陈文中小儿方》∶治痘疮溃烂,难靥不干。多年墙屋上烂茅,择 洗焙干,为末掺之。此盖取其性寒而解毒,又多受雨露霜雪之气,兼能燥湿也。
【附方】新三。
妇人阴痒∶墙头烂茅、荆芥、牙皂等分。煎水频熏洗之。(《摘玄方》)大便闭塞,服药 不通者。沧盐三钱,屋檐烂草节七个。为末。每用一钱,竹筒吹入肛内一寸即通,名提金散。
(《圣济录》)卒中五尸∶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胸,旁攻两胁,或 涌起,或 牵引腰脊,此乃身中尸鬼接引为害。取屋上四角茅,入铜器中,以三赤布覆腹,着器布上,
烧茅令热,随痛追逐,跖下痒即瘥也。(《肘后方》)
<目录>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篇名>地筋内容:(《别录》有名未用)
【释名】菅根(《别录》)、土筋(同)。
【集解】《别录》曰∶地筋生泽中,根有毛。三月生,四月实白,三月三日采根。弘景 曰∶疑此即是白茅而小异也。藏器曰∶地筋如地黄,根叶并相似,而细多毛,生平泽,功用 亦同地黄,李邕方中用之。时珍曰∶此乃黄菅茅之根也,功与白茅根相同,详见白茅下。陈 藏器所说,别是一物,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别录》)。根、苗、花,功与白茅同(时珍)。
<目录>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篇名>芒内容:(《拾遗》)
【校正】并入《拾遗》石芒、败芒箔。
【释名】杜荣(《尔雅》)、笆芒(《寰宇志》)、笆茅。
时珍曰∶芒,《尔雅》作 。今俗谓之笆茅,可以为篱笆故也。
【集解】藏器曰∶《尔雅》∶ ,杜荣。郭璞注云∶草似茅,皮可为绳索履 也。今东人 多以为箔。又曰∶石芒生高山,如芒而节短,江西呼为折草,六、七月生穗如荻。时珍曰∶ 芒有二种,皆丛生,叶皆如茅而大,长四、五尺,甚快利,伤人如锋刃。七月抽长茎,开白 花成穗,如芦苇花者,芒也;五月抽短茎,开花如芒者,石芒也。并于花将放时剥其箨皮,
可为绳箔草履诸物,其茎穗可为扫帚也。
\x茎\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人畜为虎野狼等伤,恐毒入内,取茎杂葛根浓煮汁服,亦生取汁服。(藏器)。煮 汁服,散血(时珍)。
\x败芒箔\x 【主治】产妇血满腹胀痛,血渴,恶露不尽,月闭,止好血,下恶血,去鬼气疰痛症结,
酒煮服之。亦烧末,酒下。弥久着烟者佳(藏器)。
<目录>草部第十三卷\草之二<篇名>龙胆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陵游(《本经》)。志曰∶叶如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
【集解】《别录》曰∶龙胆生齐朐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弘景曰∶今出近道,以吴兴者为胜。根状似牛膝,其味甚苦。
颂曰∶宿根黄白色,下抽根十余条,类牛膝而短。直上生苗,高尺余。四月生叶如嫩蒜 ,细茎如小竹枝。七月开花,如牵牛花,作铃铎状,青碧色。冬后结子,苗便枯。俗呼草龙 胆。又有山龙胆,味苦涩,其叶经霜雪不凋。山人用治四肢疼痛,与此同类而别种也。采无 时。
\x根\x 【修治】 曰∶采得阴干。用时,铜刀切去须,土,头了,锉细,甘草汤浸一宿,
漉出,曝干用。
【气味】苦、涩,大寒,无毒。
曰∶空腹饵之,令人溺不禁。
之才曰∶贯众、小豆为之使,恶地黄、防葵。
【主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本经》)。除胃中伏热,时 气温热,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