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飞廉单服可轻身延寿。又言服飞廉煎,可远涉 疾行,力数倍于常。《本经》、《别录》所列亦是良药,而后人不知用,何哉?
【附方】旧一。
若不痛,非疳也。下部虫如马尾大,相缠出无数。十日瘥,二十日平复。(《千金翼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篇名>苎麻内容:(《别录》下品)。
【释名】时珍曰∶苎麻作 ,可以绩 ,故谓之 。凡麻丝之细者,为 ;粗者为 。
陶弘景云∶苎即今绩苎麻是也。麻字从广,从林(音派),象屋下林麻之形。广音掩。
【集解】颂曰∶苎麻旧不着所出州土,今闽、蜀、江、浙多有之。剥其皮可以绩布。苗 高七八尺。叶如楮叶而无叉,面青背白,有短毛。夏秋间着细穗青花。其 月、八月采。按陆玑《草木疏》云∶苎一科数十茎,宿根在土中,至春自生,不须栽种。荆 扬间岁三刈,诸园种之岁再刈,便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浓处自脱,得里如筋者煮之,用 缉布。今江、浙、闽中尚复如此。
数十穗,青白色。
时珍曰∶苎,家苎也。又有山苎,野苎也。有紫苎,叶面紫;白苎,叶面青,其背皆白。
可刮洗煮食救荒,味甘美。其子茶褐色,九月收之,二月可种。宿根亦自生。
\x根\x 【气味】甘,寒,无毒。权曰∶甘,平。大明曰∶甘、滑,冷,无毒。
【主治】安胎,贴热丹毒(《别录》)。治心膈热,漏胎下血,产前后心烦,天行热疾,
大渴大狂,服金石药人心热, 毒箭蛇虫咬(大明)。沤苎汁 【发明】震亨曰∶苎根大能补阴而行滞血,方药或恶其贱,似未曾用也。
藏器曰∶苎性破血,将苎麻 与产妇枕之,止血晕。产后腹痛,以苎安腹上即止也。又蚕咬人毒入肉,取苎汁饮之。今人 以苎近蚕种,则蚕不生是矣。
【附方】旧四,新八。
痰哮咳嗽∶苎根( 存性),为末,生豆腐蘸三五钱,食即效。未全,可以肥猪肉二、
三片蘸食,甚妙。(《医学正传》)
小便不通∶《圣惠方》∶用麻根、蛤粉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新汲水下。《摘玄 方》∶用苎根洗研,摊绢上,贴少腹连阴际,须臾即通。
妙。亦治诸淋。(《圣惠方》)
五种淋疾∶苎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斗门方》)
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苎根(去黑皮,切)二升,银一 斤,水九升,煎四升。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一方∶不用银。(《梅 师方》)
肛门肿痛∶生苎根捣烂,坐之良。(《濒湖集简方》)
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熏洗之。(《圣惠方》)
痈疽发背,初起未成者。苎根(熟)捣敷上,日夜数易,肿消则瘥。(《图经本草》)
五色丹毒∶苎根煮浓汁,日三浴之。(《外台秘要》)
鸡鱼骨哽∶《谈野翁试验方》∶用苎麻根捣汁,以匙挑灌之,立效。《医方大成》∶用野苎 麻根捣碎,丸如龙眼大,鱼骨鱼汤 \x叶\x 【气味】同根。
【主治】金疮伤折血出,瘀血(时珍)。
【发明】时珍曰∶苎麻叶甚散血,五月五日收取,和锻石捣作团,晒干收贮。遇有金疮 折损者,研末敷之,即时 六月收野苎叶、苏叶,
生猪血试之,可验也。秋冬用干叶亦可。
【附方】新三。
五日采麻叶,阴干为末。每服二钱,冷水调下。勿吃热物,令人闷倒。只吃冷物。小 儿半钱。(《杨子建护命方》)
冷痢白冻∶方同上。
蛇虺咬伤∶青麻嫩头捣汁,和酒等分,服三盏。以渣敷之,毒从窍中出 ,以渣弃水中即不发。看伤处 有窍是雄蛇,无窍是雌蛇,以针挑破伤处成窍,敷药。(《摘玄方》)
<目录>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篇名>麻内容:( ,音顷。《唐本草》)
【释名】白麻。
时珍曰∶ 一作KT ,又作KT ,种必连顷,故谓之KT 也。
【集解】恭曰∶ ,即KT 麻也。今人取皮作布及索者。实似大麻子,九月、十月采,
阴干。
颂曰∶处处有之。北人种以绩布,及打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七尺,叶似苎而薄,
花黄,实壳如蜀葵,其中子黑色。
时珍曰∶ 麻今之白麻也。多生卑湿处,人亦种之。叶大似桐叶,团而有尖。六七月开 黄花。结实如半磨形,有齿,嫩青老黑。中子扁黑,状如黄葵子。其茎轻虚洁白。北人取皮 作麻。以茎蘸硫黄作淬灯,引火甚速。其嫩子,小 \x实\x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赤白冷热痢,炒研为末,每蜜汤服一钱。痈肿无头者,吞一枚(苏恭)。
生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时珍)。
\x根\x 【主治】亦治痢,古方用之(苏颂)。
【附方】新三。
一切眼疾∶ 麻子一升。为末。以 猪肝批片,蘸末炙 服一字,陈米饮下 ,磨去壳,马尾筛取黄肉去焦壳,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