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微寒,有毒。
大明曰∶冷,无毒。伏雄黄、丹砂、蓬砂及盐。
【主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本经》)。
生食一升,利水(《唐本》)。治 【发明】恭曰∶摩醋,敷痈肿蛇毒,甚有效。
时珍曰∶紫河车,足厥阴经药也。凡本经惊痫、疟疾、瘰 、痈肿者宜之。而道家有服 食法,不知果有益否也?
【附方】新五 服食法∶紫河车根以竹刀刮去皮,切作骰子大块,面裹入瓷瓶中,水煮候浮漉出,凝冷 入新 布袋中,悬风处待干。每服三丸,五更初面东念咒,井水下。连进三服,即能休粮。若要饮 食,先以黑豆煎汤饮之。次以药丸煮稀粥,渐渐食之。咒曰∶天朗气清金鸡鸣,吾今服药欲 长生。吾今不饥复不渴,赖得神仙草有灵。小儿胎风,手足搐搦∶用蚤休(即紫河车)为末。
每服半钱,冷水下。(《卫生易简方》)
慢惊发搐,带有阳证者∶白甘遂末(即蚤休)一钱,栝蒌根末二钱,同于慢火上炒焦黄,
研匀。每服一字,煎麝香薄荷汤调下。(钱乙《小儿》方)
中鼠莽毒∶金线重楼根,磨水服,即愈。(《集简方》)
咽喉谷贼肿痛∶用重台(赤色者)、川大黄(炒)、木鳖子仁、马牙硝各半两,半夏(泡)
一分,
<目录>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篇名>鬼臼内容:(《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图经》琼田草。
【释名】九臼(《本经》)、天臼(《别录》)、鬼药(《纲目》)、解毒(《别录》)、爵犀 (《本经》)、马目毒公(《本经》)、害母草(《图经》)、羞天花(《纲目》)、术律草(《纲 目》)、琼田草(《纲目》)、独脚莲(《土宿本草》)、独荷草(《土宿》)、山荷叶(《纲目》)、
旱荷 弘景曰∶鬼臼,根如射干,白而味甘,九臼相连,有毛者良,故名。
时珍曰∶此物有毒,而臼如马眼,故名马目毒公。杀蛊解毒,故有犀名。其叶如镜、如 盘、如荷,而新苗生则旧苗死,故有镜、盘、荷、莲、害母诸名。《苏东坡诗集》云∶琼田 草俗号唐婆镜,即本草鬼臼也。岁生一臼,如黄精根而坚瘦,
云∶羞天花,蜀地处处有之。依茎缀花,蔽叶自隐,俗名羞天,予改为羞寒花,即本草鬼臼 也。《赞》云∶冒寒而茂,茎修叶广。附茎作花,叶蔽其上。以其自蔽,若有羞状。别有羞 天草与此不同,即海芋也。
【集解】《别录》曰∶鬼臼生九真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
弘景曰∶鬼臼生山谷中。八月采,阴干。似射干、术辈,又似钩吻。有两种∶出钱塘、
近道者,味甘,上有丛毛,最胜;出会稽、吴兴者,大而味苦,无丛毛,力劣。今马目毒公 状如黄精根,其臼处似马眼而柔润。今方家多用鬼臼而少用毒公,不知此那复乖越如此?
恭曰∶鬼臼生深山岩石之阴。叶如蓖麻、重楼辈。生一茎,茎端一叶,亦有两歧者。年 长一 茎,茎枯则为一臼。假令生来二十年,则有二十臼,岂惟九臼耶?根肉皮须并似射干,今俗 用多是射干。而江南别送一物,非真者。今荆州当阳县、硖州远安县、襄州荆山县山中并贡 之,亦极难得。
颂曰∶今江宁府、滁、舒、商、齐、杭、襄、峡州、荆门军亦有之,并如苏恭所说。
花生茎间,赤色,三月开后结实。又一说∶鬼臼生深山阴地,叶六出或五出,如雁掌。茎端 一叶如伞,旦时东向,及暮则西倾,盖随日出没也。花红紫如荔枝,正在叶下,常为叶所蔽 ,未常见日。一年生一茎,既枯则为一臼,及八、九年则八、九臼矣。然一年一臼生而一臼 腐,盖陈新相易也,故俗名害母草。如芋魁、乌头辈亦然,新苗生则旧苗死,前年之魁腐矣。
而《本草注》谓全似射干,今射干体状虽相似,然臼形浅薄,与鬼臼大异。鬼臼如八九个南 星侧比相叠,而色理正如射干。用者当使人求苗采之,市中不复有也。
时珍曰∶鬼臼根如天南星相叠之状,故市人通谓小者为南星,大者为鬼臼,殊为谬误。
按《黄山谷集》云∶唐婆镜叶底开花,俗名羞天花,即鬼臼也。岁生一臼,满十二岁,则可 为药。今方家乃以鬼灯檠为鬼臼,误矣。又郑樵《通志》云∶鬼臼叶如小荷,形如鸟掌,年 长一茎,茎枯则根为一臼,亦名八角盘,以其叶似之也。据此二说,则似是今人所谓独脚莲 者也。又名山荷叶、独荷草、旱荷叶、八角镜。南方处处深山阴密处有之,北方惟龙门山、
王屋山有之。一茎独上,茎生叶心而中空。一茎七叶,圆如初生小荷叶,面青背紫,揉其叶 作瓜李香。开花在叶下,亦有无花者。其根全似苍术、紫河车。丹炉家采根制三黄、砂、汞。
或云其叶八角者更灵。或云其根与紫河车一样,但以白色者为河车,赤色者为鬼臼,恐亦不 然。而《庚辛玉册》谓蚤休阳草,旱荷阴草,亦有分别。陶弘景以马目毒公与鬼臼为二物,
殊不知正是一物而有二种也。又唐独孤滔《丹房镜源》云∶术律草有二种,根皆似南星,赤 茎直上,茎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