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483页

正】并入《图经》天花粉。
【释名】果 (音裸)、栝蒌(《纲目》)、天瓜(《别录》)、黄瓜(《别录》)、地蒌(《本 经》)、泽姑(《别 时珍曰∶ ,与 同。
许慎云∶木上曰果,地下曰 。此物蔓生附木,故得兼名。《诗》云∶果 之实,亦施 于宇,是矣。栝蒌,即果 二字音转也,亦作 KT ,后人又转为栝蒌,愈转愈失其真矣。
古者瓜姑同音,故有泽姑之名。齐人谓之天瓜,象形也。雷 《炮炙论》,以圆者为栝,长 者为蒌,亦出牵强,但分雌雄可也。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苏颂《图经》重 出天花粉,谬 【集解】《别录》曰∶栝蒌,生弘农川谷及山阴地。根入土深者,良;生卤地者,有毒。
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弘景曰∶出近道。藤生,状如土瓜而叶有叉。入土六、七尺,大二、三围者,服食亦用 之。实入摩膏用。
恭曰∶出陕州者,白实最佳。
颂曰∶所在有之。三、四月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而窄,作叉,有细毛。七月开花 ,似壶卢花,浅黄色。结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其形有正圆者,有 锐而长者,功用皆同。根亦名白药,皮黄肉白。
时珍曰∶其根直下生,年久者长数尺。秋后掘者结实有粉。夏月掘者有筋无粉,不堪用。
其实圆长,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家小儿亦食之。内有扁子,大如丝瓜子,壳色褐,仁 色绿,多脂,作青气。炒干捣烂,水熬取油,可点灯。
\x实\x 【修治】 曰∶凡使皮子茎根,其效各别。其栝,圆黄皮浓蒂小;蒌则形长赤皮蒂粗。
阴人服蒌,阳人服栝。并去壳皮革膜及油。用根亦取大二、三围者,去皮捣烂,以水澄粉用。
时珍曰∶栝蒌,古方全用,后世乃分子、瓤各用。
【气味】苦,寒,无毒。时珍曰∶味甘,不苦。
【主治】胸痹,悦泽人面(《别录》)。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利咽喉,止消 渴,利大肠,消痈肿疮毒(时珍)。子∶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
赤白痢,手面皱(大明)。
【发明】震亨曰∶栝蒌实治胸痹者,以其味甘性润。甘能补肺,润能降气。胸中有痰者,
乃肺受火逼,失其降下之令。今得甘缓润下之助,则痰自降,宜其为治嗽之要药也。且又能 洗涤胸膈中垢腻郁热,为治消渴之神药。
时珍曰∶张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结胸满痛,皆用栝蒌实。乃取其甘寒不 犯胃气,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也。成无己不知此意,乃云苦寒以泻热。盖不尝其味原 不苦,而随文傅会尔。
【附方】旧十二,新二十八。
痰咳不止∶栝蒌仁一两,文蛤七分,为末,以姜汁澄浓脚,丸弹子大。噙之。(《摘玄 方》)
干咳无痰∶熟栝蒌捣烂绞汁,入蜜等分,加白矾一钱,熬膏。频含咽汁。(杨起《简便 方》)
咳嗽有痰∶熟栝蒌十个,明矾二两,捣和饼阴干,研末,糊丸梧子大。每姜汤下五、七 十丸。(《医方摘要》)
痰喘气急∶ KT 二个,明矾一枣大。同烧存性,研末。以熟萝卜蘸食,药尽病除。(《普 济 热咳不止∶用浓茶汤一钟,蜜一钟,大熟栝蒌一个去皮,将瓤入茶蜜汤洗去子,以碗盛,
于饭上蒸,至饭熟取出。时时挑三四匙咽之。(《摘玄方》)
肺热痰咳,胸膈塞满∶用栝蒌仁、半夏(汤泡七次,焙研)各一两。姜汁打面糊丸梧子 大。每服五十丸,食后姜汤下。(严用和《济生方》)
肺痿咳血不止∶用栝蒌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杏仁(去皮尖炒)二 十一个,为末。每用一捻,以猪肺一片切薄,掺末入内炙熟,冷嚼咽之,日二服。(《圣济录》)
酒痰咳嗽,用此救肺∶栝蒌仁、青黛等分,研末,姜汁蜜丸芡子大。每噙一丸。(《丹溪心 法》)
饮酒发热∶即上方研膏,日食数匙。一男子年二十病此,服之而愈。(《摘玄方》)
饮酒痰 ,两胁胀满,时复呕吐,腹中如水声∶栝蒌实(去壳,焙)一两,神曲(炒)半两,
为 小儿痰喘,咳嗽,膈热久不瘥∶瓜蒌实一枚(去子)。为末,以寒食面和作饼子,炙黄 再研末。每服一钱,温水化下,日三服,效乃止。
妇人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者∶用栝蒌仁一两,青黛、香附(童尿浸晒)一两五钱,
为末。蜜调,噙化之。(《丹溪心法》) 胸痹痰嗽,胸痛彻背,心腹痞满,气不得通,及 治痰嗽∶大栝蒌去瓤,取子炒熟,和壳研末,面糊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三十丸,日二服。
(《杜壬方》)胸中痹痛引背,喘息咳唾,短气,寸脉沉迟,关上紧数。用大栝蒌实一枚 (切),薤白半斤。以白酒七斤,煮二升,分再服。加半夏四两更善。(仲景《金匮》方) 清 痰利膈,治咳嗽∶用肥大栝蒌(洗取子,切焙)、半夏四十九个(汤洗十次,捶焙)等分。
为末,用洗栝蒌水并瓤同熬成膏,和丸 中风 斜∶用栝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