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540页

br>恭曰∶其角作八棱者为巨胜,四棱者为胡麻。都以乌者为良,白者为劣。
诜曰∶沃地种者八棱,山田种者四棱。土地有异,功力则同。
曰∶巨胜有七棱,色赤味酸涩者,乃真。其八棱者,两头尖者,色紫黑者,及乌油麻,
并呼胡麻,误矣。
颂曰∶胡麻处处种之,稀复野生。苗梗如麻,而叶圆锐光泽。嫩时可作蔬,道家多食之。
《本经》谓胡麻一名巨胜。陶弘景以茎之方圆分别,苏恭以角棱多少分别,仙方有服胡麻、
巨胜二法,功用小别,是皆以为二物矣。或云即今油麻,本生胡中,形体类麻,故名胡麻。
八谷之中最为大胜,故名巨胜,乃一物二名。如此则是一物而有二种,如天雄、附子之类。
故葛洪云∶胡麻中有一叶两尖者为巨胜。《别录》序例云∶细麻即胡麻也,形扁扁尔。其茎 方者名巨胜,是也。今人所用胡麻之叶,如荏而狭尖。茎高四、五尺。黄花,生子成房,如 胡麻角而小。嫩时可食,甚甘滑,利大肠。皮亦可作布,类大麻,色黄而脆,俗亦谓之黄 麻。其实黑色,如韭子而粒细,味苦如胆,杵末略无膏油。其说各异。此乃服食家要药,乃 尔差误,岂复得效也?
宗 曰∶胡麻诸说参差不一,止是今人脂麻,更无他义。以其种来自大宛,故名胡麻。
今胡地所出者皆肥大,其纹鹊,其色紫黑,取油亦多。《嘉 本草》白油麻与此乃一物,但 以色言之,比胡地之麻差淡,不全白尔。今人通呼脂麻,故二条治疗大同。如川大黄、上党 人参之类,特以其地所宜立名,岂可与他土者为二物乎?
时珍曰∶胡麻即脂麻也。有迟、早二种,黑、白、赤三色,其茎皆方。秋开白花,亦有 带紫艳者。节节结角,长者寸许。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 多,皆随土地肥瘠而然。苏恭以四棱为胡麻,八棱为巨胜,正谓其房胜巨大也。其茎高者三 、四尺,有一茎独上者,角缠而子少;有开枝四散者,角繁而子多,皆因苗之稀稠而然也。
其叶有本团而末锐者。有本团而末分三丫如鸭掌形者,葛洪谓一叶两尖为巨胜者指此。盖不 知乌麻、白麻,皆有二种叶也。
按∶《本经》胡麻一名巨胜,《吴普本草》一名方茎,《抱朴子》及《五符经》并云巨 胜一名胡麻,其说甚明。至陶弘景始分茎之方圆。雷 又以赤麻为巨胜,谓乌麻非胡麻。《
嘉本草》复出白油麻,以别胡麻。并不知巨胜即胡麻中丫叶巨胜而子肥者,故承误启疑如 此。惟孟诜谓四棱、八棱为土地肥瘠。寇宗 据沈存中之说,断然以脂麻为胡麻,足以证诸 家之误矣。又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收胡麻法,即今种收脂麻之法,则其为一物尤为可据。
今市肆间,因茎分方圆之说,遂以茺蔚子伪为巨胜,以黄麻子及大藜子伪为胡麻,误而又误 矣。茺蔚子长一分许,有三棱。黄麻子黑如细韭子,味苦。大藜子状如壁虱及酸枣核仁,味 辛甘,并无脂油,不可不辨。梁简文帝《劝医文》有云∶世误以灰涤菜子为胡麻。则胡麻之 讹,其来久矣。
慎微曰∶俗传胡麻须夫妇同种则茂盛。故《本事诗》云∶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 不归。
\x胡麻\x 【修治】弘景曰∶服食胡麻,取乌色者,当九蒸九曝,熬捣饵之。断谷,长生,充饥。
虽易得,而学人未能常服,况余药耶?蒸不熟,令人发落。其性与茯苓相宜。俗方用之甚少,
时以合汤丸尔。
曰∶凡修事以水淘去浮者,晒干,以酒拌蒸,从巳至亥,出摊晒干。臼中舂去粗皮,
留薄皮。以小豆对拌,同炒,豆熟,去豆用之。
【气味】甘,平,无毒。
士良曰∶初食利大小肠,久食即否,去陈留新。
《镜源》曰∶巨胜可煮丹砂。
【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本经》)。
坚筋骨,明耳目,耐饥渴,延年。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别录》)。
补中益气,润养五脏,补肺气,止心惊,利大小肠,耐寒暑,逐风湿气、游风、头风,治劳 气,产后羸困,催生落胞。细研涂发令长。白蜜蒸饵,治百病(《日华》)。炒食,不生风。
病风人久食,则步履端正,语言不謇(李廷飞)。生嚼涂小儿头疮,煎汤浴恶疮、妇人阴疮,
大效(苏恭)。
<目录>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篇名>白油麻内容:(《嘉 》)
【气味】甘,大寒,无毒。
宗 曰∶白脂麻,世用不可一日阙者,亦不至于大寒也。
原曰∶生者性寒而治疾,炒者性热而发病,蒸者性温而补人。
诜曰∶久食抽人肌肉。其汁停久者,饮之发霍乱。
【主治】治虚劳,滑肠胃,行风气,通血脉,去头上浮风,润肌肉。食后生啖一合,终 身勿辍。又与乳母服之,孩子永不生病。客热,可作饮汁服之。生嚼,敷小儿头上诸疮,良 (孟诜)。仙方蒸以辟谷(苏颂)。
【发明】甄权曰∶巨胜乃《仙经》所重。以白蜜等分合服,名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