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548页

古方鲜用。按∶ 万表《积善堂方》云∶乌龙膏∶治一切痈肿发背,无名肿毒,初发 热未破者,取效如神。
用隔年小粉,愈久者愈佳,以锅炒之。初炒如饧,久炒则干,成黄黑色,冷定研末。陈米醋 调成糊,熬如黑漆,瓷罐收之。用时摊纸上,剪孔贴之,即如冰冷,疼痛即止。少顷觉痒,
干亦不能动。久则肿毒自消,药力亦尽而脱落,甚妙。此方苏州杜水庵所传,屡用有验。药 易而功大,济生者宜收藏之。
\x面筋\x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解热和中,劳热人宜煮食之(时珍)。宽中益气(宁原)。
【发明】时珍曰∶面筋,以麸与面水中揉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为素食要物,煮食甚 良。今人多以油炒,则性热矣。
宗 曰∶生嚼白面成筋,可粘禽、虫。
麦 (即糗也。以麦蒸,磨成屑)
【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消渴,止烦(《蜀本》)。
<目录>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篇名>麦苗内容:(《拾遗》)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消酒毒暴热,酒疸目黄,并捣烂绞汁日饮之。又解蛊毒,煮汁滤服(藏器)。
除 \x麦奴\x 藏器曰∶麦穗将熟时,上有黑霉者也。
【主治】热烦,天行热毒。解丹石毒(藏器)。治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疟(时 珍)。
【发明】时珍曰∶朱肱《南阳活人书》∶治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发斑大渴倍常者,用黑奴 丸,水化服一丸,汗出或微利即愈。其方用小麦奴、梁上尘、釜底煤、灶突墨,同黄芩、麻 黄、硝、黄等分为末,蜜丸弹子大。盖取火化者从治之义也。麦乃心之谷,属火,而奴则麦 实将成,为湿热所蒸,上黑霉者,与釜煤、灶墨同一理也。其方出陈延之《短剧方》,名麦 奴丸,初虞世《古今录验》名高堂丸、水解丸,诚救急良药也。
\x秆\x 【主治】烧灰,入去疣痣、蚀恶肉膏中用(时珍)。
<目录>谷部第二十二卷\谷之一<篇名>大麦内容:(《别录》中品)
【释名】牟麦。
时珍曰∶麦之苗粒皆大于来,故得大名。牟亦大也。通作 。
【集解】弘景曰∶今稞麦一名牟麦,似 麦,惟皮薄尔。
恭曰∶大麦出关中,即青稞麦,形似小麦而大,皮浓,故谓大麦,不似 麦也。
颂曰∶大麦今南北皆能种莳。 麦有二种∶一种类小麦而大,一种类大麦而大。
藏器曰∶大、 二麦,前后两出。盖 麦是连皮者,大麦是麦米,但分有壳、无壳也。
苏以青稞为大麦,非矣。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巴西种之。今人将当大麦米 之,不能分也。
陈承曰∶小麦,今人以磨面日用者为之。大麦,今人以粒皮似稻者为之,作饭滑,饲马 良。 麦,今人以似小麦而大粒,色青黄,作面脆硬,食多胀人,汴洛、河北之间又呼为黄 稞。关中一种青稞,比近道者粒微小,色微青,专以饲马,未见入药用。然大、 二麦,其 名差互。今之 麦似小麦而大者,当谓之大麦;今之大麦不似小麦而矿脆者,当谓之 麦。
不可不审。
时珍曰∶大、 二麦,注者不一。按∶《吴普本草》∶大麦一名 麦,五谷之长也。
王祯《农书》云∶青稞有大、小二种,似大、小麦,而粒大皮薄,多面无麸,西人种之,
不过与大、小麦异名而已。郭义恭《广志》云∶大麦有黑 麦。有KT 麦(出凉州,似大 麦)。
有赤麦(赤色而肥)。据此则 麦是大麦中一种皮浓而青色者也。大抵是一类异种,如粟、
粳 之种近百,总是一类,但方土有不同尔。故二麦主治不甚相远。大麦亦有粘者,名糯麦,可 以酿酒。
【气味】咸,温、微寒,无毒。为五谷长,令人多热。
诜曰∶暴食似脚弱,为下气故也。久服宜人。熟则有益,带生则冷而损人。石蜜为之使。
【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别录》)。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 ,止泄,不动风气。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胜于小麦,无躁热(士良)。面∶平 胃止渴,消食疗胀满(苏恭)。久食,头发不白。和针砂、没石子等,染发黑色(孟诜)。宽 胸下 【发明】宗 曰∶大麦性平凉滑腻。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用此面作稀糊,令咽以 助胃气而平。三伏中,朝廷作 ,以赐臣下。
震亨曰∶大麦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热病,人不知也。
时珍曰∶大麦作饭食,响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面作酱甚甘美。
【附方】旧三,新六。
食饱烦胀,但欲卧者∶大麦面熬微香,每白汤服方寸匕,佳。(《肘后方》)。
膜外水气∶大麦面、甘遂末各半两,水和作饼,炙熟食,取利。(《总录》)。
小儿伤乳,腹胀烦闷欲睡∶大麦面生用,水调一钱服。白面微炒亦可。(《保幼大全》)。
蠼 尿疮∶大麦嚼敷之,日三上。(《伤寒类要》)。
肿毒已破∶青大麦(去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