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毒。
时珍曰∶大热大毒,甚于烧酒。北人习而不觉,南人切不可轻生饮之。
【主治】益气调中,耐饥强志(《正要》)。消痰破 <目录>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篇名>糟内容:(《纲目》)
【释名】粕(《纲目》)。
【集解】时珍曰∶糯、秫、黍、麦,皆可蒸酿酒、醋,熬煎饧、饴,化成糟粕。酒糟须 用腊月及清明、重阳造者,沥干,入少盐收之。藏物不败,揉物能软。若榨干者,无味矣。
醋糟用三伏造者良。
\x酒糟\x 【气味】甘、辛,无毒。
【主治】温中消食,除冷气,杀腥,去草、菜毒,润皮肤,调脏腑(藏器)。 扑损瘀 血,浸水洗冻疮,捣敷蛇咬、蜂叮毒(《日华》)
【发明】时珍曰∶酒糟有曲 之性,能活血行经止痛,故治伤损有功。按∶许叔微《本 事方》云∶治 折,伤筋骨,痛不可忍者。用生 热,布裹罨伤处,冷即易之。曾有人伤折,医令捕一生龟,将杀用之。夜梦龟传此方,用之 而愈也。又《类编》所载,只用藏瓜姜糟一物,入赤小豆末和匀,罨于断伤处,以杉片或白 桐片夹之,云不过三日即痊可也。
【附方】新四。
手足皲裂∶红糟、腊猪脂、姜汁、盐等分,研烂,炒热擦之,裂内甚痛,少顷即合,再 擦数次即安。(《袖珍方》)。
鹤膝风病∶酒醅糟四两,肥皂一个(去子),芒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汁 半瓯。研匀,日日涂之。加入烧酒尤妙也。
暴发红肿,痛不可忍者∶腊糟糟之。(谈野翁《试验方》)。
杖疮青肿∶用湿绵纸铺伤处,以烧过酒糟捣烂,浓铺纸上。良久,
升即散。(《简便方》)。
\x大麦醋糟\x 【气味】酸,微寒,无毒。
【主治】气滞风壅,手臂脚膝痛,炒热布裹慰之,三两换当愈(孟诜)。
\x干饧糟\x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反胃吐食,暖脾胃,化饮食,益气缓中(时珍)。
【发明】时珍曰∶饧以 成,暖而消导,故其糟能化滞缓中,养脾止吐也。按∶继洪《澹 寮方》云∶甘露汤∶治反胃呕吐不止,服此利胸膈,养脾胃,进饮食。用干饧糟六两,生姜 四两,二味同捣作饼,或焙或晒,入炙甘草末二两,盐少许,点汤服之。常熟一富人病反胃,
往京口甘露寺设水陆,泊舟岸下。梦一僧持汤一杯与之,饮罢,便觉胸快。次早入寺,供汤 者乃梦中所见僧,常以此汤待宾,故易名曰甘露汤。予在临汀疗一小吏旋愈,切勿忽之。
【附方】新一。
脾胃虚弱∶平胃散(等分)末一斤,入干糖糟(炒)二斤半,生姜一斤半,红枣三百个 (煮取肉焙干),通为末。逐日点汤服。(《摘玄》)。
<目录>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篇名>米秕内容:(《食物》)
【释名】米皮糠。
时珍曰∶秕,亦纰薄之义也。
【集解】颖曰∶米 秕,即精米上细糠也。昔陈平食糠核而肥也。
时珍曰∶糠,诸粟谷之壳也。其近米之细者为米秕,味极甜。俭年人多以豆屑或草木花 实可食者,和剂蒸煮,以救饥云。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通肠开胃,下气,磨积块。作糗食不饥,充滑肤体,可以颐养(汪颖 <目录>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篇名>舂杵头细糠内容:(《别录》中品)
【校正】禹锡曰∶自草部移入此。
【集解】
时珍曰∶凡谷皆有糠,此当用粳、稻、粟、秫之糠也。北方多用杵,南方多用碓,入药 并同。丹家言糠火炼物,力倍于常也。
【气味】辛、甘,热。
震亨曰∶谷壳属金,糠之性则热也。
【主治】卒噎,刮取含之(《别录》。亦可煎汤呷之)。
烧研,水服方寸匕,令妇人易产(时珍。出《子母秘录》)。
【发明】弘景曰∶治噎用此,亦是舂捣义尔。天下事理,多相影 【附方】旧一,新一。
膈气噎塞,饮食不下∶用碓觜上细糠,蜜丸弹子大,时时含咽津液 咽喉妨碍,如有物吞吐不利∶杵头糠、人参各一钱,石莲肉(炒)一钱,水煎服,日三 次。《圣济总录》)
<目录><篇名>菜部第二十六卷内容:李时珍曰∶凡草木之可茹者谓之菜。韭、薤、葵、葱、藿,五菜也。《素问》云∶五谷 为养,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古者三农生九谷,场圃艺草木,以备饥馑,
菜固不止于五而已。我国初周定王图草木之可济生者四百余种,为《救荒本草》,厥有旨哉 。夫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谨和五味,脏腑以通,气血以流,骨正筋 柔,腠理以密,可以长久。是以内则有训,食医有方,菜之于人,补非小也。但五气之良毒 各不同,五味之所入有偏胜,民生日用而不知。乃搜可茹之草,凡一百五种为菜部。分为五 类∶曰薰辛,曰柔滑,曰 ,曰水,曰芝 。旧本菜部三品,共六十五种。今并入五种,移 十三种入草部,六种入果部。自草部移入及并二十三种,自谷部移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