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590页

能出汗(《本经》)。伤寒骨肉碎痛,喉痹 不通,安胎,归目益目睛,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根∶治伤寒头痛(《别录 》)。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霍乱转筋,及奔豚气、香港脚,心腹痛,目眩,止心迷闷(大明 )。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孟诜)。治阳明下痢、下血(李杲)。达表和里,止血(宁 原)
。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
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涂 犬伤,制蚯蚓毒(时珍)。
杀一切鱼、肉毒(士良)。
【发明】元素曰∶葱茎白,味辛而甘平,气浓味薄,升也,阳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故《活人书》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张仲景治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主之,内用葱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汤 加葱白。腹中痛者,去葱白。成无己解之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辛温以通阳气也。
时珍曰∶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 主气,外应皮毛,其合阳明。故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 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 《百一选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 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极有捷效。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附方】旧十二,新三十六。
感冒风寒初起∶即用葱白一握,淡豆豉半合,泡汤服之,取汗。(《濒湖集简方》)
伤寒头痛如破者∶连须葱白半斤,生姜二两,水煮温服。(《活人书》)。
时疾头痛,发热者∶以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济 生秘览》)。
数种伤寒,初起一、二日,不能分别者∶用上法取汗。
伤寒劳复,因交接者,腹痛卵肿∶用葱白捣烂,苦酒一盏,和服之。(《千金方》)。
风湿身痛∶生葱擂烂,入香油数点,水煎,调川芎 、郁金末一钱服,取吐。(《丹溪 心法》)。
妊娠伤寒,赤斑变为黑斑,尿血者∶以葱白一把,水三升,煮热服汁,食葱令尽,取汗 。(《伤寒类要》)。
六月孕动,困笃难救者∶葱白一大握,水三升,煎一升,去滓顿服。(杨氏《产乳》)。
胎动下血,腰痛抢心∶杨氏产乳方∶用葱白煮浓汁饮之。未死即安,已死即出。未效再 服。一方∶加川芎。一方∶用银器同米煮粥及羹食。(《梅师方》)。
卒中恶死或先病,或平居寝卧,奄忽而死,皆是中恶(《肘后方》)∶急取葱心黄刺入鼻 孔中,男左女右,入七、八寸,鼻、目血出即苏。又法∶用葱刺入耳中五寸,以鼻中血出即 活也。如无血出,即不可治矣。相传此扁鹊秘方也。(崔氏《纂要》)。
小儿卒死无故者∶取葱白纳入下部,及两鼻孔中,气通或嚏即活。(《陈氏经验方》)。
小儿盘肠,内钓腹痛∶用葱汤洗儿腹,仍以炒葱捣贴脐上。良久,尿出痛止。(汤氏《婴 孩宝书》)。
阴毒腹痛,厥逆唇青卵缩,六脉欲绝者∶用葱一束,去根及青,留白二寸,烘热安脐上,
以熨斗火熨之,葱坏则易。良久热气透入,手足温有汗即瘥,乃服四逆汤。若熨而手足不温,
不可治。(朱肱《南阳活人书》)。
脱阳危症∶凡人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与女子交后,小腹肾痛,外肾 搐缩,冷汗出厥逆,须臾不救∶先以葱白炒热熨脐,后以葱白三七茎擂烂,用酒煮灌之,阳 气即回。(此华佗救卒病方也)。
卒心急痛,牙关紧闭欲绝∶以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咽中,灌以麻油四两,
但得下咽即苏。少顷,虫积皆化黄水而下,永不再发。累得救人。(《瑞竹堂方》)。
霍乱烦躁,坐卧不安∶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二升,分服。(《梅师方》)。
蛔虫心痛∶用葱茎白二寸,铅粉二钱,捣丸服之,即止。葱能通气,
粉能杀虫也。(杨氏《经验方》)。
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葱白食之,即自愈。(危氏方)。
小便闭胀,不治杀人∶葱白三斤,锉炒,帕盛,二个更互熨小腹,气透即通也。(许学 士《本事方》)。
大小便闭∶捣葱白和酢,封小腹上。仍灸七壮。(《外台秘要》)。
大肠虚闭匀气散∶用连须葱一根,姜一块,盐一捻,淡豉三七粒,捣作饼,烘掩脐中,
扎定。良久,气通即通。不通再作。(杨氏《直指方》)。
小儿虚闭∶葱白三根煎汤,调生蜜、阿胶末服。仍以葱头染蜜,插入肛门,少顷即通。
(《全幼心鉴》)。
急淋阴肿∶泥葱半斤,煨热杵烂,贴脐上。(《外台》)。
小便淋涩或有血者∶以赤根楼葱近根截一寸许,安脐中,以艾灸七壮。(《经验方》)。
小儿不尿,乃胎热也∶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