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入锅内炒存性,研末。
每服五钱,好酒热服。仍饮酒一瓯,浓盖取微汗。其痛即止,一宿如初,极效。(《摘 玄方》)。
损伤腰痛∶冬瓜皮烧研,酒服一钱。(《生生编》)
\x叶\x 【主治】治肿毒,杀蜂,疗蜂叮(大明)。
主消渴,疟疾寒热。又焙研,敷多年恶疮(时珍)。
【附方】新一。
积热泻痢∶冬瓜叶嫩心,拖面煎饼食之。(《海上名方》)
\x藤\x 【主治】烧灰,可出绣黥。煎汤,洗黑 并疮疥(大明)。捣汁服,解木耳毒。煎水,
洗脱肛。烧灰,可淬铜、铁,伏砒石(时珍)。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篇名>南瓜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三月下种,宜沙 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节节有根,近地即着。其茎中空。其叶状如 蜀葵而大如荷叶。八、九月开黄花,如西瓜花。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一 本可结数十颗,其色或绿或黄或红。经霜收置暖处,可留至春。其子如冬瓜子。其肉浓色黄,
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食,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按∶王祯《农书》云∶ 浙中一种阴瓜,宜阴地种之。秋熟色黄如金,皮肤稍浓,可藏至春,食之如新。疑此即南瓜 也。
【气味】甘,温,无毒。
时珍曰∶多食发香港脚、黄胆。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气壅。
【主治】补中益气(时珍)。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篇名>越瓜内容:(宋《开宝》)
【释名】梢瓜(《食物》)、菜瓜。
时珍曰∶越瓜以地名也,俗名梢瓜,南人呼为菜瓜。
【集解】藏器曰∶越瓜生越中。大者色正白。越人当果食之,亦可糟藏。
时珍曰∶越瓜南北皆有。二、三月下种生苗,就地引蔓,青叶黄花,并如冬瓜花叶而小。
夏秋之间结瓜,有青、白二色,大如瓠子。一种长者至二尺许,俗呼羊角瓜。其子状如 胡瓜子,大如麦粒。其瓜生食,可充果、蔬,酱、豉、糖、醋藏浸皆宜,亦可作菹。
【气味】甘,寒,无毒。
诜曰∶生食多冷中动气,令人心痛,脐下症结,发诸疮。又令人虚弱不能行,不益小儿。
天行病后不可食。又不得与牛乳酪及 同食。
时珍曰∶按∶萧子真云∶菜瓜能暗人耳目。观驴马食之即眼烂,可知矣。
【主治】利肠胃,止烦渴(《开宝》)。利小便,去烦热,解酒毒,宣泄热气。烧灰,敷 口吻疮及阴茎热疮(藏器)。和饭作 ,久食益肠胃(《心镜》)。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篇名>胡瓜内容:(宋《嘉 》)
【释名】黄瓜。
藏器曰∶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至今因之。
时珍曰∶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按∶杜宝《拾遗录》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 瓜为黄瓜。与陈氏之说微异。今俗以《月令》王瓜生即此,误矣。王瓜,土瓜也。见草部。
【集解】时珍曰∶胡瓜处处有之。正、二月下种,三月生苗引蔓。
叶如冬瓜叶,亦有毛。四五月开黄花,结瓜围二、三寸,长者至尺许,青色,皮上有 如疣子,至老则黄赤色。其子与菜瓜子同。一种五月种者,霜时结瓜,白色而短,并生 熟可食,兼蔬 之用,糟酱不及菜瓜也。
【气味】甘,寒,有小毒。
诜曰∶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热上逆少气,损阴 血,发疮疥香港脚,虚肿百病。天行病后,不可食之。小儿切忌,滑中生疳虫。不可多用醋。
【主治】清热解渴,利水道(宁原)。
【附方】旧一,新六。
小儿热痢∶嫩黄瓜同蜜食十余枚,良。(《海上名方》)。
水病肚胀,四肢浮肿∶用胡瓜一个破开,连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至烂,空心俱食之,
须臾下水也。(《千金髓》)。
小儿出汗∶香瓜丸∶用黄连、胡黄连、黄柏、川大黄(煨熟)、鳖甲(醋炙)、柴胡、芦 荟、青皮等分为末。用大黄瓜黄色者一个,割下头,填药至满,盖定签住,慢火煨熟,同捣 烂,入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三丸,大者五、七丸至十丸,食后新水下。(钱乙《小儿方》)。
咽喉肿痛∶老黄瓜一枚去子,入消填满,阴干为末。每以少许吹之。(《医林集要》)。
杖疮 肿∶六月六日,取黄瓜入瓷瓶中,水浸之。每以水扫于疮上,立效。(《医林集 要》)。
火眼赤痛∶五月取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入芒硝令满,悬阴处,待消透出刮下,
留点眼甚效。(《寿域神方》)。
汤火伤灼∶五月五日,掐黄瓜入瓶内封,挂檐下,取水刷之,良。(《医方摘要》)。
\x叶\x 【气味】苦,平,有小毒。
【主治】小儿闪癖,一岁用一叶,生 搅汁服,得吐、下良(藏器)。
\x根\x 【主治】捣敷狐刺毒肿(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