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44页


杜正伦曰∶鬼伞有小毒。夏日得雨,聚生粪堆,见日即消黑。
时珍曰∶此亦土菌之类,朝生夕死者。烧灰治疔肿,以针刺破四边,纳灰入内,经宿出 根。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五<篇名>地芩内容:《别录》曰∶味苦,无毒。主小儿痫,除邪养胎,风痹洗洗寒热,目中青翳,女子带下。
生腐木积草处。天雨生盖,如朝生,黄白色。四月采之。
时珍曰∶此即鬼盖之色黄白者,其功亦相近。
鬼笔(《拾遗》)
藏器曰∶鬼笔生粪秽处。头如笔,紫色。朝生暮死,名朝生暮落花。
小儿呼为狗溺苔。主治疮疽 疥痈 。并晒干研末,和油涂之。
凡菌从地出者,皆主疮疥,牛粪上黑菌尤佳。
时珍曰∶此亦鬼盖之类而无伞者。红紫松虚,如花之状,故得花名。研末,敷下疳疮。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五<篇名>竹蓐内容:(《食疗》)
【校正】并入《拾遗》竹肉。
【释名】竹肉(《拾遗》)、竹菰(《纲目》)、竹蕈。
时珍曰∶草更生曰蓐,得溽湿之气而成也。陈藏器《本草》作竹肉,因其味也。
【集解】诜曰∶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
藏器曰∶竹肉生苦竹枝上。如鸡子,似肉脔,有大毒。以灰汁煮三度炼讫,然后依常菜 茹食之。炼不熟者,戟人喉出血,手爪尽脱。应别有功,人未尽识之。
时珍曰∶此即竹菰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淮 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树鸡。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
【气味】甘、咸,寒,无毒。
藏器曰∶苦竹肉∶有大毒。
【主治】一切赤白痢,和姜、酱食之(孟诜)。苦竹肉∶灰汁炼过食,杀三虫毒邪气,
破老血(藏器)。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五<篇名>菌内容:(音桓郡。《本经》下品)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 芦(《本经》)。
时珍曰∶ 当作萑,乃芦苇之属,此菌生于其下,故名也。若 音观,乃鸟名,与萑芦 无关。
【集解】《别录》曰∶ 菌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八月采,阴干。
弘景曰∶出北来,此亦无有。形状似菌,云鹳屎所化生,一名鹳菌。单末之,猪肉 和食,可以遣蛔虫。
恭曰∶ 菌今出渤海芦苇泽中碱卤地,自然有此菌尔,非鹳屎所化生也。其菌色白轻虚,
表里相似,与众菌不同。疗蛔有效。
保升曰∶今出沧州。秋雨以时即有,天旱久霖即稀。晒干者良。
【气味】咸,平,有小毒。
《别录》曰∶甘,微温。
权曰∶苦。得酒良,畏鸡子。
【主治】心痛,温中,去长虫白癣蛲虫,蛇螫毒,症瘕诸虫(《本经》)。疽蜗,去蛔虫、
寸白,恶疮(《别录》)。除腹内冷痛,治白秃(甄权)。
【附方】旧一。
蛔虫攻心如刺,吐清汁者∶萑菌一两杵末,羊肉 和食之,日一顿,大效。(《外台秘 要》)
【附录】蜀格 《别录》曰∶味苦,平,无毒。主寒热痿痹,女子带下痈肿。生山阳,
如萑菌而有刺。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五<篇名>地耳内容:(《别录》)
【校正】自有名未用移入此。
【释名】地踏菰(《纲目》)。
【集解】《别录》曰∶地耳生丘陵,如碧石青也。
时珍曰∶地耳亦石耳之属,生于地者也。状如木耳。春夏生雨中,雨后即早采之,见日 即不堪。俗名地踏菰是也。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明目益气,令人有子(《别录》)。
<目录>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五<篇名>石耳内容:(《日用》)
【释名】灵芝(《灵苑方》)。
【集解】瑞曰∶石耳生天台、四明、河南、宣州、黄山、巴西、边徼诸山石崖上,远望 如烟。
时珍曰∶庐山亦多,状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沙土,作茹胜于木耳,佳品也。
【气味】甘,平,无毒。
颖曰∶冷。段成式曰∶热。
【主治】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大小便少(吴瑞)。
明目益精(时珍)。
【附方】新一。
泻血脱肛∶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米饮 下二十丸。(《普济方》)
互考诸菜香薷 紫苏 紫菀 錾菜 牛膝苗 防风苗 薄荷 荏苏 马兰 蒌蒿 泽兰 根地黄苗 诸葵 菜 酸模 菖蒲 牛蒡苗 青葙苗 龙葵 决明 甘蓝 萝 红花 苗车前苗 萱草 芦笋 茭笋 苹 海苔菜 独帚苗 羊蹄 蒲笋 菜 齐头蒿 昆布苗 昆布 地菘 蓼芽 海藻 王瓜 百部 藕丝 荷 头 芡茎 菱茎 豆藿 豆芽 豆荚 豆腐 罂粟苗 椿芽 槐芽 芜荑 枸杞 皂荚苗 榆芽 槿芽 棕笋 五加 <目录><篇名>果部第二十九卷内容:李时珍曰∶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