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76页

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神效。(余居士 方)
小便频数∶白果十四枚,七生七煨,食之,取效,止。
小便白浊∶生白果仁十枚,擂水饮,日一服,取效,止。
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为末。用乌骨鸡一只,
去 肠风下血∶银杏煨熟,出火气,食之,米饮下。
肠风脏毒∶银杏四十九枚,去壳生研,入百药煎末和丸弹子大。每服二、三丸,空心细 嚼,米饮送下。(戴原礼《证治要诀》)
牙齿虫 ∶生银杏,每食后嚼一、二个,良。(《永类钤方》)
手足皴裂∶生白果嚼烂,夜夜涂之。
鼻面酒 ∶银杏、酒浮糟,同嚼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
头面癣疮∶生白果仁切断,频擦取效。(邵氏《经验方》)
下部疳疮,生白果杵,涂之。(赵原阳)
阴虱作痒∶阴毛际肉中生虫如虱,或红或白,痒不可忍者。白果仁,嚼细,频擦之,取 效 狗咬成疮∶白果仁,嚼细涂之。
乳痈溃烂∶银杏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之,以四两研敷之。(《救急易方》)
水疔暗疔∶水疔色黄,麻木不痛;暗疔疮凸色红,使人昏狂。并先刺四畔,后用银杏去 壳 <目录>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篇名>胡桃内容:(宋《开宝》)
【释名】羌桃(《名物志》)、核桃。
颂曰∶此果本出羌胡,汉时张骞使西域始得种还,植之秦中,渐及东土,故名之。
时珍曰∶此果外有青皮肉包之,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音呼核如胡,名或以此。
或作核桃。《梵书》名播罗师。
【集解】颂曰∶胡桃生北土,今陕、洛间甚多。大株浓叶多阴,实亦有房,秋冬熟时采 之。出陈仓者,薄皮多肌;出阴平者,大而皮脆,急捉则碎。汴州虽有而实不佳,江表亦时 有之,南方则无。
时珍曰∶胡桃树高丈许,春初生叶,长四、五寸,微似大青叶,两两相对,颇作恶气。
三月开花如栗花,穗苍黄色。结实至秋如青桃状,熟时沤烂皮肉,取核为果。
人多以榉柳接之。案刘恂《岭表录异》云∶南方有山胡桃,底平如槟榔,皮浓而大坚,
多肉少穣。其壳甚浓,须椎之方破。然则南方亦有,但不佳耳。
\x核仁\x 【气味】甘,平、温,无毒。
颂曰∶性热,不可多食。
思邈曰∶甘冷滑。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物。
志曰∶多食动风,脱人眉。同酒食,多令人咯血。
颖曰∶多食生痰、动肾火。
【发明】震亨曰∶胡桃属土而有火,性热。本草云甘平,是无热矣。然又云动风、脱人 眉,非热何以伤肺耶?
时珍曰∶胡桃仁味甘气热,皮涩肉润。孙真人言其冷滑,误矣。近世医方用治痰气喘嗽 、醋心及疠风诸病,而酒家往往醉后嗜之。则食多吐水、吐食、脱眉,及酒同食咯血之说,
亦未必尽然也。但胡桃性热,能入肾肺,惟虚寒者宜之。而痰火积热者,不宜多食耳。
【主治】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便、去五痔。捣和胡粉,拔白须发,
内孔中,则生黑毛。烧存性,和松脂研,敷瘰 疮(《开宝》)。食之令人能食,通润血脉,
骨肉细腻(诜,方见下)。治损伤、石淋。同破故纸蜜丸服,补下焦(颂)。补气养血,润燥 化 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
发痘疮,制铜毒(时珍)。
\x油胡桃\x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杀虫攻毒,治痈肿、疠风、疥癣、杨梅、白秃诸疮,润须发(时珍)。
【发明】韩 曰∶破故纸属火,能使心包与命门之火相通。胡桃属木,主润血养血。血 属阴,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破故纸,有木火相生之妙。故古有云∶黄柏无知母,破故纸 无胡桃,犹水母之无虾也。
时珍曰∶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命门者,三焦之本原。盖一原一委也。命门指所居之腑 而名,为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为出纳腐熟之司。盖一以体名,一以用名。
其体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七节之旁,两肾之间。二系着脊,下通二肾,上通心肺,贯属 于脑。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气之腑。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灵枢·本 脏论》已着其浓薄缓急直结之状。而扁鹊《难经》不知原委体用之分,以右肾为命门,谓三 焦有名无状。而高阳生伪撰《脉诀》,承其谬说,以误后人。至朱肱《南阳活人书》、陈言 因方论》、戴起宗《脉诀刊误》,始着说辟之,而知之者尚鲜。胡桃仁颇类其状,而外皮水 汁皆青黑。故能入北方,通命门,利三焦,益气养血,与破故纸同为补下焦肾命之药。夫命 门气与肾通,藏精血而恶燥。若肾、命不燥,精气内充,则饮食自健,肌肤光泽,肠腑润而 血脉通。此胡桃佐补药,有令人肥健能食,润肌黑发固精,治燥调血之功也。命门既通则三 焦利,故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