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85页

繁。
中原虽有,小而不及塞上者佳好也。
瑞曰∶松子有南松、北松。华阴松形小壳薄,有斑极香;新罗者肉甚香美。
时珍曰∶海松子出辽东及云南,其树与中国松树同,惟五叶一丛者,球内结子,大如 巴豆而有三棱,一头尖尔,久收亦油。马志谓似小栗,殊失本体。中国松子大如柏子,亦可 入药,不堪果食,详见木部松下。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予种五鬣松二株,根大如碗,
结实与新罗、南诏者无别。其三鬣者,俗呼孔雀松。亦有七鬣者。或云∶三针者为栝子松,
五针者为松子松。
\x仁\x 【气味】甘,小温,无毒。
曰∶新罗松子甘美大温,去皮食之甚香,与云南松子不同(云南松子似巴豆,其味不 及),与卑占国偏桃仁相似。多食发热毒。
时珍曰∶按∶《医说》云∶食胡羊肉不可食松子;而《物类相感志》云∶凡杂色羊肉入 松子则无毒。其说不同,何哉?
【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不饥(《开宝》)。逐风痹寒 气,虚羸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大明》)。主诸风,温肠胃。久服,轻身延年不 老(李 【发明】时珍曰∶服食家用松子皆海松子。曰∶中国松子,肌细力薄,只可入药耳。按∶ 《列仙传》云∶ 好食松实,体毛数寸,走及奔马。又犊子少在黑山食松子、茯苓,寿数 百岁。又赤松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发落更出,莫知所终。皆指此松子也。
【附方】旧一,新三。
服松子法∶七月取松实(过时即落难收也),去木皮,捣如膏收之。每服鸡子大,酒调 下,
日三服。百日身轻,三百日行五百里,绝谷,久服神仙。渴即饮水。亦可以炼过松脂同服之。
(《圣惠方》)
肺燥咳嗽∶苏游凤髓汤∶用松子仁一两,胡桃仁二两,研膏,和熟蜜半两收之。每服 二钱,食后沸汤点服。(《外台秘要》)
小儿寒嗽或作壅喘∶用松子仁五个,百部(炒)、麻黄各三分,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以少水略煮三、五沸,化白砂糖丸芡子大。每食后含化十丸,大妙。(钱乙《小儿方》)
大便虚秘∶松子仁、柏子仁、麻子仁等分,研泥,溶白蜡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黄汤下。(寇宗 )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槟榔内容:(《别录》中品)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宾门(李当之《药对》)、仁频 时珍曰∶宾与郎皆贵客之称。稽含《南方草木状》言∶交广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
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槟榔名义,盖取于此。雷 《炮炙论》谓尖者为槟,圆者为榔,
亦似强说。又颜师古注《上林赋》云∶仁频即槟榔也。
诜曰∶闽中呼为橄榄子。
【集解】《别录》曰∶槟榔生南海。
弘景曰∶此有三、四种∶出交州者,形小味甘。广州以南者,形大味涩;又有大者名猪 槟榔。皆可作药。小者名 子,俗呼为槟榔孙,亦可食。
恭曰∶生交州、爱州及昆仑。
颂曰∶今岭外州郡皆有之。木大如桄榔,而高五、七丈,正直无枝,皮似青桐,节似桂 枝。叶生木颠,大如盾头,又似芭蕉叶。其实作房,从叶中出,旁有刺若棘针,重叠其下。
一房数百实,如鸡子状,皆有皮壳。其实春生,至夏乃熟,肉满壳中,色正白。苏恭言其肉 极易烂,不经数日。今入北者,皆先以灰煮熟,焙熏令干,始可留久也。小而味甘者,名山 槟榔。大而味涩核亦大者,名猪槟榔;最小者名 子。雷氏言尖长而有紫纹者名槟,圆大而 矮者名榔,榔力大而槟力小。今医家亦不细分,但以作鸡心状、正稳心不虚、破之作锦纹者 为佳尔。岭南人啖之以当果食,言南方地湿,不食此无以祛瘴疠也。生食其味苦涩,得扶留 藤与瓦屋子灰同咀嚼之,则柔滑甘美也。刘恂《岭表录异》云∶真槟榔来自舶上,今交广生 者皆大腹子也,彼中悉呼为槟榔。或云∶槟榔难得真者,今贾人所货者,皆是大腹槟榔也,
与槟榔相似,但茎、叶、干小异尔,连皮收之。
时珍曰∶槟榔树初生若笋竿积硬,引茎直上。茎干颇似桄榔、椰子而有节,旁无枝柯,
条从心生。端顶有叶如甘蕉,条派开破,风至则如羽扇扫天之状。三月叶中肿起一房,因自 拆裂,出穗凡数百颗,大如桃李。又生刺重累于下,以护卫其实。五月成熟,剥去其皮,煮 其肉而干之。皮皆筋丝,与大腹皮同也。按∶汉喻益期与韩康伯笺云∶槟榔,子既非常,木 亦特异。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叶聚树端,房构叶下。华秀房中,子结房外。其擢穗似禾,
其缀实似谷。其皮似桐而浓,其节似竹而概。其内空,其外劲。其屈如伏虹,其申如缒绳;
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斜。调直亭亭,千百如一。步其林则寥朗,庇其阴则萧条。
信可长吟远想。但性不耐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辽然万里。弗遇长者之目,令人恨 深也。又《竺法真罗山疏》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