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29-本草纲目-第690页

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藏器)。
炙黄入药,治热病,下痰,通经络,疗小儿疳气(李 )。
【附录】罗望子 时珍曰∶按∶《桂海志》云∶出广西。壳长数寸,如肥皂及刀豆,色 正丹,内有二、三子,煨食甘美。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沙棠果内容:(《纲目》)
【集解】时珍曰∶按∶《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沙棠之实。今岭外宁乡、泷水、罗 浮山中皆有之。木状如棠,黄花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
\x实\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食之,却水病(时珍。《山海经》)。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子内容:(音蟾。《拾遗》)
【集解】藏器曰∶ 子似梨,生江南,左思《
时珍曰∶ 、留,二果名。按薛莹《荆阳以南异物志》云∶ 子树,南越、丹阳诸郡 山中皆有之。其实如梨,冬熟味酢。刘子树生交广、武平、兴古诸郡山中。三月着花,结实 如梨,七、八月熟 \x实\x 【气味】甘,涩,平,无毒。
【主治】生食之,止水痢。熟和蜜食之,去嗽(藏器)。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麂目内容:(《拾遗》)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释名】鬼目。藏器曰∶此出岭南,状如麂目,故名。陶氏注豆蔻引麂目小冷,即此也。
后人讹为鬼目。
【集解】时珍曰∶鬼目有草木三种∶此乃木生者,其草鬼目别见草部白英下,又羊蹄菜 亦名鬼目,并物异名同。按∶刘欣期《交州记》云∶鬼目出交趾、九真、武平、兴古诸处。
树高硕似棠梨,叶似楮而皮白,二月生花,仍连着子,大者如木瓜,小者如梅李,而小斜不 周正。七、八月熟,色黄味酸,以蜜浸食之佳。
【气味】酸、甘,小冷,无毒。多食,发冷痰(藏器)。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都桷子内容:(《拾遗》)
【释名】构子。
时珍曰∶桷音角。《太平御览》作桶子(音同上声),盖传写之讹也。亦与楮构之构,名 同实异。陈祈畅《异物志赞》云∶构子之树,枝叶四布。名同种异,实味甜酢。果而无核,
里面如素。析酒止酲,更为遗赂。
【解集】 曰∶按徐表《南州记》云∶都桷子生广南山谷。树高丈余,二月开花,连着 实,大如鸡卵,七月熟。
时珍曰∶按∶魏王《花木志》云∶都桷树出九真、交趾,野生。二、三月开花,赤色。
子似木瓜,八、九月熟,俚民取食之,味酢,以盐、酸沤食,或蜜藏皆可。一云状如青梅。
\x实\x 【气味】酸、涩,平,无毒。
【主治】久食,益气止泄(藏器)。安神温肠,治痔。久服无损(李 )。解酒,止烦渴 (时珍)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都念子内容:(《拾遗》)
【释名】倒捻子(详下文)。
【集解】藏器曰∶杜宝《拾遗录》云∶都念子生岭南。隋炀帝时 高丈余,叶如白杨,枝柯长细。花心金色,花赤如蜀葵而大。子如小枣,蜜渍食之,甘美益 人。
时珍曰∶按∶刘恂《岭表录异》云∶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 ,南中妇女多用染色。子如软柿,外紫内赤,无核,头上有四叶如柿蒂。食之必捻其蒂。故 谓之倒捻子,讹而为都念子也。味甚甘软。
\x实\x 【气味】甘、酸,小温,无毒。
【主治】痰嗽哕气(藏器)。暖腹脏,益肌肉(时珍。《岭表录异》)。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都咸子内容:(《拾遗》)
【校正】自木部移入此。
【集解】藏器曰∶都咸子生广南山谷。按∶徐表《南州记》云∶其树如李,子大如指。
取子及皮、叶曝干,作饮极香美也。
时珍曰∶按∶嵇含《南方草木状》云∶都咸树出日南。三月生花,仍连着实,大如指,
长三寸,七、八月熟,其色正黑。
\x子及皮、叶\x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火干作饮,止渴润肺,去烦除痰(藏器)。
去伤 <目录>果部第三十一卷\果之三<篇名>摩厨子内容:(《拾遗》)
【集解】藏器曰∶摩厨子生西域及南海并斯调国。子如瓜,可为茹。其汁香美,如中国 用油。陈祈畅《异物志赞》云∶木有摩厨,生自斯调。厥汁肥润,其泽如膏。馨香馥郁,可 以煎熬。彼州之人,以为嘉肴。
曰∶摩厨二月开花,四、五月结实,如瓜状。
时珍曰∶又有齐墩果、德庆果,亦其类也。今附于下。
【附录】齐墩果 《酉阳杂俎》云∶齐墩树生波斯及拂林国。
高二、三丈,皮青白,花似柚极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煎饼果,如中 国之 \x德庆果\x 《一统志》云∶广之德庆州出之。其树冬荣,子大如杯,炙而食之,味如猪肉也。
\x实\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