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制草石 论》诸书,皆此类也。
《本草集要》 时珍曰∶弘治中,礼部郎中慈溪王纶,取本草常用药品,及洁古、东 垣、丹溪所论序例,略节为八卷,别无增益,斤斤泥古者也。纶,字汝言,号节斋,举进 士,仕至都御史。
《食物本草》 时珍曰∶正德时,九江知府江陵汪颖撰。东阳卢和,字廉夫,尝取本 草之系于食品者编次此书。颖得其稿,厘为二卷,分为水、谷、菜、果、禽、兽、鱼、味 八类云。
《食鉴本草》 时珍曰∶嘉靖时,京口宁原所编。取可食之物,略载数语,无所发明。
《本草会编》 时珍曰∶嘉靖中,祁门医士汪机所编。机,字省之。惩王氏《本草集要》,
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本草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并 诸家序例共二十卷。其书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检阅。冠之以荠,识陋可知;掩去诸家,
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自得可取尔。
《本草蒙筌》 时珍曰∶书凡十二卷,祁门医士陈嘉谟撰。谟,字廷采。嘉靖末,依王 氏《集要》部次集成,每品具气味、产采、治疗、方法,创成对语,以便记诵。间附己意于 后,颇有发明。便于初学,名曰《蒙筌》,诚称其实。
《本草纲目》 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东璧撰。搜罗百氏,
访采四方。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戊寅,稿凡三易。分为五十二卷,列为一十六部,部各 分类,类凡六十。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方八千一百六十。
<目录>序例上<篇名>引据古今医家书目内容:时珍曰∶自陶弘景以下,唐、宋诸本草引用医书,凡八十四家,而唐慎微居多。时珍今 所引,除旧本外,凡二百七十七家。
黄帝《素问》(王冰注)
唐玄宗《开元广济方》
《天宝单方图》
唐德宗《贞元广利方》
《太仓公方》
宋太宗《太平圣惠方》
《扁鹊方》(三卷)
张仲景《金匮玉函方》
《华佗方》(十卷)
张仲景《伤寒论》(成无己注)
《支太医方》
张文仲《随身备急方》
《徐文伯方》
初虞世《古今录验方》
《秦承祖方》
王焘《外台秘要方》
华佗《中藏经》
姚和众《延龄至宝方》
《范汪东阳方》
孙真人《千金备急方》
《孙真人食忌》
孙真人《千金翼方》
《孙真人枕中记》
《席延赏方》
孙真人《千金髓方》
《叶天师枕中记》
《箧中秘宝方》
许孝宗《箧中方》
钱氏《箧中方》
刘禹锡《传信方》
王绍颜《续传信方》
《延年秘录》
柳州《救三死方》
李绛《兵部手集方》
《御药院方》
崔行功《纂要方》
《刘涓子鬼遗方》
《乘闲集效方》
陈延之《短剧方》
葛洪《肘后百一方》
《服气精义方》
谢士泰《删繁方》
胡洽居士《百病方》
《孙兆口诀》
《梅师集验方》
崔元亮《海上集验方》
《深师香港脚论》(即梅师)
姚僧坦《集验方》
孙氏《集验方》
孟诜《必效方》
平尧卿《伤寒类要》
《斗门方》
韦宙《独行方》
王 《伤寒身验方》
《胜金方》
文潞公《药准》
周应《简要济众方》
《塞上方》
王兖《博济方》
沈存中《灵苑方》
《救急方》
《张路大效方》
崔知悌《劳瘵方》
《近效方》
陈 《经验方》
陈氏《经验后方》
《苏沈良方》(东坡、存中)
《十全博救方》
昝殷《食医心镜》
《必用方》
张杰《子母秘录》
杨氏《产乳集验方》
昝殷《产宝》
《谭氏小儿方》
《小儿宫气方》
《万全方》
《太清草木方》
李翱《何首乌传》
《普救方》
《神仙服食方》
嵩阳子《威灵仙传》
《寒食散方》
贾相公《牛经》
贾诚《马经》
\x以上八十四家,系旧本所引。\x 《灵枢经》
王冰《玄密》
张杲《医说》
《黄帝书》
《褚氏遗书》
李濂《医史》
秦越人《难经》
《圣济总录》
刘氏《病机赋》
皇甫谧《甲乙经》
宋徽宗《圣济经》
刘克用《药性赋》
王叔和《脉经》
张仲景《金匮要略》
彭祖《服食经》
巢元方《病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