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曰∶无毒。
思邈曰∶多食,发黄胆,令人虚羸多忘,解药力。病后食多,或反胃。香港脚人食之,患 永不除也。
诜曰∶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症癖病,破腹,发虚热,令人 气弱,脚手 无力。少食则可。《龙鱼河图》云∶凡瓜有两鼻、两蒂者,杀人。五月瓜沉水者,食之得冷 病,终身不瘥。九月被霜者,食之冬病寒热。与油饼同食,发病。多食瓜作胀者,食盐花即 化。
弘景曰∶食瓜多,即入水自渍,便消。
时珍曰∶张华《博物志》言∶人以冷水渍至膝,可顿啖瓜至数十枚;渍至项,其啖转多,
水皆作瓜气也。则水浸消瓜,亦物性也。瓜最忌麝与酒,凡食瓜过多,但饮酒及水服麝香,
尤胜于食盐、渍水也。
【主治】止渴,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间壅塞气,治口鼻疮(《嘉 》)。暑月食之,
永不中 【发明】宗 曰∶甜瓜虽解暑气,而性冷,消损阳气,多食未有不下利者。贫下多食,
深秋作痢,最为难治。惟以皮蜜浸收之良,皮亦可作羹食。
弘景曰∶凡瓜皆冷利,早青者尤甚。熟瓜除瓤食之,不害人。
时珍曰∶瓜性最寒,曝而食之尤冷。故《稽圣赋》云∶瓜寒于曝,油冷于煎,此物性之 异也。王冀《洛都赋》云∶瓜则消暑荡 ,解渴疗饥。又《奇效良方》云∶昔有男子病脓血 恶痢,痛不可忍。以水浸甜瓜食数枚,即愈。此亦消暑之验也。
\x瓜子仁\x 【修治】 曰∶凡收得曝干杵细,马尾筛筛过成粉,以纸三重裹压去油用。不去油,其 力短也。西瓜子仁同。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最为肠胃脾内壅要药(《别录》)。止月经太过,研末去 油,水调服(藏器。《炮炙论序》曰∶血泛经过,饮调瓜子)。炒食,补中宜人(孟诜)。清 肺润肠,和中止渴(时珍)。
【附方】旧一,新二。
口臭∶用甜瓜子杵末,蜜和为丸。每旦漱口后含一丸。亦可贴齿。(《千金》)
腰腿疼痛∶甜瓜子三两,酒浸十日,为末。每服三钱,空心酒下,日三。(《寿域神方》)
肠痈已成∶小腹肿痛,小便似淋,或大便难涩下脓。用甜瓜子一合,当归(炒)一两,
蛇蜕皮一条,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一盏,食前服,利下恶物为 <目录>果部第三十三卷\果之五<篇名>瓜蒂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瓜丁(《千金》)、苦丁香(象形)。
【修治】 曰∶凡使勿用白瓜蒂,要取青绿色瓜,气足时,其蒂自然落在蔓上。采得,
系屋东有风处,吹干用。
宗 曰∶此甜瓜蒂也。去瓜皮用蒂,约半寸许,曝极干,临时研用。
时珍曰∶按唐瑶云∶甜瓜蒂以团而短瓜、团瓜者良。若香甜瓜及长如瓠子者,皆供菜之 瓜,其蒂不可用也。
【气味】苦,寒,有毒。大明曰∶无毒。
【主治】大水,身面四肢浮肿,下水杀蛊毒,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 下之(《本经》)。去鼻中息肉,疗黄胆(《别录》)。治脑塞热 ,眼昏吐痰(《大明》)。吐 风热痰涎,治风眩头痛,癫痫喉痹,头目有湿气(时珍)。得麝香、细辛,治鼻不闻香臭(好 古)。
【发明】张机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
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夏月伤冷水,水行 皮中也,宜吐之;少阳病,头痛发寒热,脉紧不大,是膈上有痰也,宜吐之;病胸上诸实,
郁郁而痛,不能食,欲人按之,而反有浊唾,下利日十余行,寸口脉微弦者,当吐之;懊 烦躁不得眠,未经汗下者,谓之实烦,当吐之;宿食在上管者,当吐之,并宜以瓜蒂散主之。
惟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也。
成无己曰∶高者越之,在上者涌之。故越以瓜蒂、香豉之苦,涌以赤小豆之酸,酸苦涌 泄为阴也。
杲曰∶《难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此饮食内伤,填塞胸 中,食伤太阴,风木生发之气伏于下,宜瓜蒂散吐之,《素问》所谓木郁则达之也。吐去上 焦有形之物,则木得舒畅,天地交而万物通矣。若尺脉绝者,不宜用此,恐损真元,令人胃 气不复也。
宗 曰∶此物吐涎,甚不损人,全胜石绿、 砂辈也。
震亨曰∶瓜蒂性急,能损胃气,胃弱者宜以他药代之。病后、产后,尤宜深戒。
时珍曰∶瓜蒂乃阳明经除湿热之药,故能引去胸脘痰涎,头目湿气,皮肤水气,黄胆湿 热诸证,凡胃弱人及病后、产后用吐药,皆宜加慎,何独瓜蒂为然。
【附方】旧七,新十五。
瓜蒂散∶治证见上。其方用瓜蒂二钱半(熬黄),赤小豆二钱半,为末。每用一钱,以 香 豉一合,热汤七合,煮糜去滓,和服。稍稍加之,快吐乃止。(仲景《伤寒论》)
太阳中 ∶身热头痛而脉微弱,此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瓜蒂二七个,水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