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白者、黄者、黑者,壳如芡实,味辛。拾以进呈,寺僧 种之,得二十五株,慈云式公有序记之。张君房宿钱塘月轮寺,亦见桂子纷如烟雾,回旋成 穗,坠如牵牛子,黄白相间,咀之无味。据此,则月中真若有树矣。窃谓月乃阴魄,其中婆 娑者,山河之影尔。月既无桂,则空中所坠者何物耶?泛观群史,有雨尘沙土石,雨金铅钱 汞,雨絮帛谷粟,雨草木花药,雨毛血鱼肉之类甚众。则桂子之雨,亦妖怪所致,非月中有 桂也。桂生南方,故惟南方有之。《宋史》云∶元丰三年六月,饶州雨木子数亩,状类山芋 子,味辛而香,
\x子\x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之(藏器)。
<目录>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篇名>木兰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杜兰(《别录》)、林兰(《本经》)
时珍曰∶其香如兰,其花如莲,故名。其木心黄,故曰黄心。
【集解】《别录》曰∶木兰生零陵山谷及太山。皮似桂而香。十二 弘景曰∶零陵诸处皆有之。状如楠树,皮甚薄而味辛香。今益州者皮浓,状如浓朴,而 气味为胜。今东人皆以山桂皮当之,亦相类。道家用合香亦好。
保升曰∶所在皆有。树高数仞。叶似菌桂叶,有三道纵纹,其叶辛香不及桂也。皮如板 桂,有纵横纹。三月、四月采皮,阴干。
颂曰∶今湖、岭、蜀川诸州皆有之。此与桂全别,而韶州所上,乃云与桂同是一种。取 外皮为木兰,中肉为桂心。盖是桂中之一种尔。十一月、十二月采,阴干。任 《述异记》
云∶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又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舟,至今在洲中。今诗家云木 兰舟,出于此。时珍曰∶木兰枝叶俱疏。其花内白外紫,亦有四季开者。深山生者尤大,可 以为舟。按∶《白乐天集》云∶木莲生巴峡山谷间,民呼为黄心树。大者高五、六丈,涉冬 不凋。身如青杨,有白纹。叶如桂而浓大,无脊。花如莲花,香色艳腻皆同,独房蕊有异。
四月初始开,二十日即谢,不结实。此说乃真木兰也。其花有红、黄、白数色。其木肌细而 心黄,梓人所重。苏颂所言韶州者,是牡桂,非木兰也。或云木兰树虽去皮,亦不死。罗愿 言其冬花、实如小柿甘美者,恐不然也。
\x皮\x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身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 酒渣,恶风癫疾,阴下痒湿,明耳目(《本经》)。
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去臭气 【附方】旧二,新二。
小儿重舌∶木兰皮一尺,广四寸,削去粗皮,入醋一升,渍汁噙之。(《子母秘录》)
面上 ∶用木兰皮一斤细切,以三年酢浆渍之百日,晒干捣末。每浆水服方寸匕,
日三服。《肘后》用酒渍之,栀子仁一斤。(《古今录验》方)
皮一两,黄 二两,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x花\x 【主治】鱼哽骨哽,化铁丹用之(时珍)。
<目录>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篇名>辛夷内容:(《本经》上品)
【释名】辛雉(《本经》)、侯桃(同)、
时珍曰∶夷者荑也。其苞初生如荑而味辛也。扬雄《甘泉赋》云∶列辛雉于林薄。服虔 注云∶即辛夷。雉、夷声相近也。今 藏器曰∶辛夷花未发时,苞如小桃子,有毛,故名侯桃。初发如笔头,北人呼为木笔。
其花最早,南人呼为迎春。
【集解】《别录》曰∶辛夷生汉中、魏兴、梁州川谷。其树似杜仲,高丈余。子似冬桃 而小。九月采实,曝干,去心及外毛。毛射人肺,令人咳。
弘景曰∶今出丹阳近道。形如桃子,小时气味辛香。
恭曰∶此是树,花未开时收之。正月、二月好采。云九月采实者,恐误也。
保升曰∶其树大连合抱,高数仞。叶似柿叶而狭长。正月、二月花,似有毛小桃,色白 而带紫。花落而无子。夏杪复着花,如小笔。又有一种,花、叶皆同,但三月花开,四月花 落,子赤似相思子。二种所在山谷皆有。
禹锡曰∶今苑中有树,高三、四丈,其枝繁茂。正、二月花开,紫白色。花落乃生叶,
夏初复生花。经秋历冬,叶花渐大,如有毛小桃,至来年正、二月始开。初是兴元府进来,
树才三、四尺,有花无子,经二十余年方结实。盖年浅者无子,非有二种也。其花开早晚,
各随方土节气尔。宗 曰∶辛夷,处处有之,人家园亭亦多种植。先花后叶,即木笔花也。
其花未开时,苞上有毛,尖长如笔,故取象而名。花有桃红、紫色二种,入药当用紫者,须 未开时收之,已开者不佳。时珍曰∶辛夷花,初出枝头,苞长半寸,而尖锐俨如笔头,重重 有青黄茸毛顺铺,长半分许。及开则似莲花而小如盏,紫苞红焰,作莲及兰花香。亦有白色 者,人呼为玉兰。又有千叶者。诸家言苞似小桃者,比类欠当。
\x苞\x 【修治】 曰∶凡用辛夷,拭去赤肉毛了,以芭蕉水浸一宿,用浆水煮之,从巳至未,
取出焙干用。若治眼目中患,即一时去皮,用向